8月27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于25日形成于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涡东移,发展成江淮气旋,其影响将持续到29日,继续对我国黄淮、黄渤海以及东北地区东部带来风雨影响。未来,它的移动路径是什么?各地降水持续多久?需重点防范哪些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一一进行解读。
此次天气系统源起西南低涡,一种在大气中低层逆时针旋转的环流系统,从四川盆地移出后向偏东方向移动并发展加强,在淮河上游发展成为江淮气旋并继续东移,在其北侧冷空气、南侧季风气流的互旋以及降水作用下,在黄淮南部得到明显加强。
从25日开始,四川东部、江汉、黄淮西部、湖南西北部及贵州等都出现了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陕西东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西部和北部、湖北中西部、湖南西北部、安徽西部、河南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100至200毫米,湖北宜昌、湖南张家界和常德等局地超过300毫米。
孙军介绍,西南低涡移出四川盆地后,不同地区降水性质也不尽相同,主要呈现三种情况:低涡北侧降水稳定,小时雨量偏小,但累计雨量较大;低涡西南侧,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出现冷暖切变,湖南、贵州、广西一带将会出现短时强降水;低涡南侧江南、华南一带地区,受季风西南气流影响,出现季风云团,形成分散性强降水。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外围环流及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江淮气旋在28日进入黄海地区后,将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届时,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全国强降雨落区预报图(8月27日14时-28日14时)
孙军补充道,气旋东移速度较快,各区域影响时间约为一天。27日,影响黄淮中南部、江淮、江南西部、华南西部等地;28日,影响山东半岛东部、辽宁东部、吉林中东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等地;29日,将进一步向北影响吉林北部、黑龙江等地。
针对目前降水情况,孙军提醒,各地需重点关注短时强降水及持续降水带来的次生灾害。淮河流域将出现明显涨水,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辽宁东南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需关注局地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气象风险;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河南中西部、辽宁南部、云南南部等地需关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湖南西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辽宁东南部等地需关注山洪灾害气象风险。
此外,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公众需关注持续强降水天气对交通出行、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警惕次生灾害的同时,需注意防范气旋大风的不利影响。另外,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多强对流天气,需密切关注临近时段天气预报,出行注意携带雨具。
(作者:史光浩 责任编辑:蒋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