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访谈

专家解读丨南方强降水持续 需警惕列车效应带来叠加影响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近期,我国南方出现新一轮强降水天气,虽然对高温有所缓解,但也带来了不利影响。5月27日,记者就此轮强降水过程的特点、影响及防范措施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马学款介绍,本轮过程受西南涡东移和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共同影响,5月25日夜间至27日上午,西南地区东部、汉水上游地区、江淮西部、江南、华南北部和南部沿海等地出现了大到暴雨,其中湖南中北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安徽中部、湖北西北部和东南部、河南西南部、广东南部沿海、四川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广东江门沿海局地累计降水量达300至370毫米。另外,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中东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出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受强降雨影响,湖南境内有两条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两条超保证水位;新疆融雪性洪水导致两条河流超警戒水位。

  大气环流形势将如何进一步变化?后续降水情况如何?

  马学款介绍,随着低涡和切变线东移南压,5月28日至29日,主要降雨区将移到华南至西南地区东部一带,广东南部、广西中南部、贵州中西部、云南东部、四川东部、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本轮强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广、局地雨强大。由于水汽条件异常充沛、不稳定能量高、对流发展旺盛,湖北西北部、安徽中部、广东沿海等多地小时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短时强降雨具有一定极端性。

  虽然上述系统移速较快,大部分地区降水“来去匆匆”,但由于低涡移向与切变线(雨带)走向一致,易形成中尺度对流的列车效应,导致多地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因此,马学款提醒,需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风险。

  眼下正值“三夏”,本次降水对河南、安徽、江苏等地的麦收不利,但27日至30日,上述地区大部天气转好,对小麦收晒有利,建议麦收区做好农机调度,及时收晒小麦。此外,江南东部、江淮、华南以及西南等地低洼农田渍涝风险较高,作物蔬菜易受淹倒伏,荔枝等果树落果可能加重,建议上述地区及时清沟理墒、排涝降渍,并及时采收已成熟蔬果。此外,农事作业也应注意关注天气变化,避开雷雨时段。

  今年第1号台风“艾云尼”已于昨日加强为台风级,27日下午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近海海面转向东北方向移动,不会对我国造成直接影响。此外,孟加拉湾强气旋风暴“雷马尔”在孟加拉国境内向中北部内陆移动,强度逐渐减弱。预计未来48小时内,其外围将给我国云南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局部地区带来分散型的中到大雨,需加以防范。

(作者:张艺博 责任编辑:张明禄)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