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访谈

专家解读丨本次沙尘过程12日晚趋于结束 今年首次沙尘较常年偏晚23天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从3月10日开始,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沙尘天气。本轮沙尘天气主要影响哪些区域,将持续多久?与常年相比,今年沙尘天气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饶晓琴。

  此次沙尘过程从3月10日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西部先后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段在10日至11日,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新疆若羌、内蒙古海力素和吉兰太出现强沙尘暴,东北、华北等下游地区影响程度较轻,以弱扬沙或浮尘天气为主。12日夜间,沙尘天气将逐渐趋于结束。

  饶晓琴表示,进入3月以来,蒙古国和我国北方沙源区气温快速回升,积雪融化,地表大范围裸露,地表土质疏松,具备一定的起沙物质条件。从动力条件来看,近期沙尘天气过程与蒙古气旋较为活跃有关。本次过程蒙古气旋生成位置偏西,导致新疆东部、内蒙古等地出现强风,局地阵风风力超过11级,为起沙提供了较强的动力条件。值得注意的是,11日下午,蒙古气旋东移至内蒙古中部附近,虽然出现了11级的强风,但由于蒙古国东南部和内蒙古中部出现了分散性降水天气,对沙尘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次沙尘天气是今年的第二次沙尘过程。第一次则发生在3月9日,主要影响我国东北部,以扬沙天气为主,这较常年平均(2月14日)偏晚了23天。” 饶晓琴解释,今年沙尘出现偏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蒙古国和我国北方沙源地去年夏季植被长势较好。二是今年2月以来我国冷空气虽然较为频繁,但总体势力偏弱,起沙动力条件不足,尤其是导致起沙的强风天气较少。

气象灾害防御微科普之沙尘暴

  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进入3月,沙尘天气将逐渐增多,公众更需做好防范。饶晓琴建议有关部门如遇沙尘天气,应做好交通安全疏导和管理,公众关注低能见度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同时关注高浓度沙尘颗粒物给人体呼吸系统带来的健康风险,尤其呼吸道敏感人群应加强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佩戴口罩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尽快清洗面部和鼻腔。

  (作者:刘佳 责任编辑:闫泓)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