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2年9月新闻发布会于9月6日(周二)14时30分举行。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副主任、副社长侯彦斌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国家气象中心四级职员杨瑞林、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赵志强。发布会的内容包括: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9月气候趋势预测(中秋节假期天气)及气象服务提示;中国气象局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侯彦斌:尊敬的各位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9月的例行新闻发布会。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副主任侯彦斌。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国家气象中心四级职员杨瑞林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先生、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赵志强先生。

发布会主要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情况发布,二是记者提问。

首先请肖潺先生介绍8月全国天气气候情况,9月气候趋势预测,以及中秋节假期天气和服务提示。

肖潺: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下面我对8月的天气气候特征和9月的气候趋势预测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过去的8月的天气气候特征。8月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高温少雨。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平均降水量8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3.1%,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3少。全国共有50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8月历史极值,有267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8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高温日数异常偏多,区域高温过程持续影响我国。6月13日至8月30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影响大等特点,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8月,全国平均高温数有5.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南东北部、华中中南部、华东中南部及陕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20~30天,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多15~20天。这是第一个方面,今年8月份的高温特征是非常显著的。

二是长江流域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受持续高温雨少影响,长江流域发生大范围夏伏旱。截至8月31日,长江中下游以及重庆中南部、四川西部和东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地区特旱。持续高温干旱造成重庆、四川等地山林火灾多发,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水资源及电力保供影响较大。

三是区域性暴雨过程多。8月,我国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影响北方和南方各有4次。

四是台风生成及登陆均偏少。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5个台风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0.7个;其中2个登陆我国,比常年同期偏少0.3个。

五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内蒙古云南等地受灾较重。8月,全国共发生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遭受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受灾较重。

8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5万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预警信号中的高温成为主要预警事件类型,其中,高温红色预警信息发布数量占月红色预警信息发布总量的87.8%。

肖潺:我再来介绍一下中秋节假期天气趋势预测。

预计未来十天(9月7日-9月1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少;主要降雨区位于西藏东部、四川中西部、云南中西部、华南中南部、台湾岛等地,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部分地区有90~15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中秋节假期(9月10日-9月12日)期间,中东部地区无大范围强降雨和高温天气、气温起伏较小,总体适宜出行。

10-12日,甘肃南部、宁夏、陕西中南部、山西、京津冀、山东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降雨过程,量级以小雨为主,陕西中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区有中雨。

11-12日新疆北部多阴雨天气,量级以小到中雨为主,12日开始还将有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地区,带来4-6℃降温,部分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

10-12日,浙江东南部及华南沿海、云南、四川、西藏东部等地多阵性降雨,其中四川南部、云南北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未来两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还将可能有1~2个台风生成。

中秋节即将到来,在此也向新闻界的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大家对中国气象局的支持。

下面介绍一下9月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9月,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华东大部、华中等地偏少。其中,陕西西南部部分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北部偏多2~5成;全国其他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安徽中南部、江西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偏少5~8成。

气温方面:预计9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其中,安徽南部、浙江西部部分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北东部、湖南大部、新疆北部、西藏西部偏高1~2℃。

台风方面:预计9月,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肖潺:根据9月气候趋势预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气象干旱,做好森林防火。需防范气象干旱的发生发展,在华东大部、华中及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需同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是防范华西秋雨及冷空气对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关注华西秋雨对水利发电紧张现状的逐步缓和以及旱涝急转对能源运输、电力设施的不利影响。内蒙古、东北、华北北部等地受阶段性冷空气影响,需提前做好供电应急准备工作。

昨天在四川西部发生了地震,因为现在处在华西秋雨期间,也需要关注降雨对地震救援的影响。

三是防范天气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各地要加强秋粮作物分类管理,促进作物充分灌浆和正常成熟;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成熟秋粮作物。陕西西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大部、四川中北部等降水偏多地区需注意防范连阴雨影响秋收进度。南方晚稻产区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晚稻产量形成。长江中下游等地要关注旱情发展,做好防旱抗旱,适时播种和移栽油菜。东北地区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灌浆的不利影响。

四是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台风灾害。9月西北地区中东部、西南地区北部、西藏东部等地需加强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9月,可能有台风西行影响华南或西北行影响东部地区,需防范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大风和风暴潮灾害。

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侯彦斌:谢谢肖潺先生的介绍。下面请赵志强先生介绍中国气象局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情况。

赵志强: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于2021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针对前段时间我国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的持续高温、干旱,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各地气象部门坚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协同、上下游联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调度多方资源驰援高温旱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精心组织,调集作业力量支援旱区。中国气象局靠前动员部署,组织各地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8月17日、23日、25日和26日,分别从东北、西北等地调派4架国家高性能增雨飞机,赴湖北襄阳、重庆、河南南阳、陕西安康等旱区开展了增雨作业。同时选派多名技术骨干队伍赴外场保障作业飞机,确保飞行安全。此外,还联合有关企业厂商,首次调用2架大型无人机在四川、重庆实施增雨抗旱和扑火作业,有效弥补有人飞机作业空白。

二是科学研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中国气象局积极利用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高性能增雨飞机和无人机、数值预报模式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和现代化建设成效,各级气象部门密切协同,科学研判作业条件、精准设计作业方案、安全实施增雨作业、客观评价作业效果。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枢纽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至警戒线的严重旱情,8月27日,中国气象局组织部署在南阳、襄阳、安康的3架国家人工影响天气飞机在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开展大范围跨区域空地联合增雨作业,人工增雨作业增加了水库库容,在缓解旱情和能源保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8月25日以来,持续高温造成重庆、四川多地出现森林火灾,中国气象局紧急派出驰援重庆的高性能增雨飞机联合部署在四川自贡的无人机针对火区、旱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后受灾区域出现降雨。可以说,人工增雨为川渝地区的防灭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取得的成效有:

一是三个首次,即首次在南方汛期开展大范围人工增雨作业,无论是作业条件的研判、作业时机的把握以及作业安全的保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次调用多架飞机为南水北调蓄水工程开展增雨作业,截至8月31日,围绕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共实施人工增雨作业16架次,累积飞行45小时;首次同时组织两架大型无人机开展抗旱灭火人工增雨作业,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有人机作业空白。

二是大范围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高温旱情,在农业生产、能源保供、森林防火、人体健康、水资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8月1日至31日,针对南方高温旱区,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75架次,累积飞行211小时,此外各地积极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初步估算,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高温旱情、增加水库蓄水量,确保秋粮稳产丰收等提供了坚实的气象保障。

谢谢!

侯彦斌:谢谢赵志强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请各位媒体朋友在提问前通报来自哪个媒体或机构,谢谢。    

央广网:前期南方多地干旱,目前是否已经缓解?长江中下游秋季的降水还会偏少吗?如果发生夏秋连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西南地区有可能转为降雨偏多的情况吗?

侯彦斌:这个问题请肖潺先生回答。

肖潺:8月25日以来,前期南方旱区的四川大部、重庆中北部、西藏东北部、陕西南部、湖北中西部、河南南部、苏皖南部、浙江大部、福建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在25毫米以上,其中四川中部和东北部、重庆中北部、陕西南部等地超过5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得到明显缓和或解除,但旱区其余地区降水稀少,气象干旱仍持续或发展。目前(9月2日监测),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大部、浙江大部、福建西部、江西、湖南、贵州大部、广西北部、重庆南部、四川东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有特旱。

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已经出现夏旱,预计秋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夏秋连旱及其对农业生产、森林火险、电力保供等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农业抗旱工作,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要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密切监视火险动态和关注当地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火险预报。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十天,西南地区大部有明显降水过程。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9月中下旬至10月初,西南地区降水将偏多1~2成,西南东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可能偏多2成以上。上述地区的干旱将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侯彦斌:请继续提问。第二排左边这位。

每日经济新闻:谢谢主持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 我的问题是关于高温的,我国今年的高温情况如何?未来两周是否有秋老虎,高温是否会继续发展?谢谢。

侯彦斌:这个问题请杨瑞林先生来回答。

杨瑞林:谢谢记者提问。

关于我们今年的高温情况,刚才肖潺主任已经介绍过,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预计未来两周,南方地区无大范围高温天气,出现秋老虎的机会很小,但是6-8号湖南、江西、湖北南部部分地区有有35℃左右高温天气,我回答完了。

澎湃新闻:我是澎湃新闻记者,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期,近期天气对于农业是否有影响?需要注意什么?

杨瑞林:谢谢记者朋友,我们说一下,按照中央气象台这次预报,未来10天,中东部大部地区无明显降水过程,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多晴好天气,利于玉米、大豆、水稻等秋粮作物灌浆乳熟和成熟收获。长江中下游地区至西南地区东部降水仍偏少,江西、湖南等地农业干旱将持续,不利于一季稻灌浆乳熟及成熟、晚稻孕穗抽穗和棉花裂铃吐絮;但晴好天气利于秋收工作开展。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对秋收不利。南方地区无大范围高温天气,仅7-8日湖南、江西、湖北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对晚稻生长略有不利。

建议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等地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成熟秋粮作物;江西、湖南等地农业干旱区需科学调配水源,确保稻田用水。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等地秋收注意避开降水时段,以减轻损失。好,谢谢。

侯彦斌:请继续提问。请右边第三排第一位。

东方卫视:谢谢主持人,东方卫视记者提问,想问一个关于台风的问题。今年以来台风生成数量、登陆我国数量有什么特征?今年的秋台风是不是会来势汹汹?谢谢。

侯彦斌:这个问题请杨主任回答。

杨瑞林:好,谢谢。我说一下,今年以来(截至9月6日),就是今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1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14.4)偏少3.4个;其中有3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暹芭、木兰、马鞍都在广东登陆),较常年同期(5.2)偏少2.2个。今年台风具有5个特点,分别是生成频数偏少、登陆频数偏少但是登陆地段集中、强度偏弱、双台风活动频繁预报难度大、极端性强。

预计2022年秋季,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8~10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11个)偏少;其中2~3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接近常年同期(2.3个)。主要影响区域为华南和东部沿海区域。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侯彦斌:请继续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我是中国气象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近期世界气象组织称本世纪或出现首次“三峰”拉尼娜现象,请问如何理解“三峰”拉尼娜,对我国的天气气候有什么影响?谢谢。

    侯彦斌:这个问题请国家气候中心肖潺先生来解答。

    肖潺:好的,谢谢您的关注。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ENSO公报,本次拉尼娜事件很可能至少持续到年底,成为本世纪首个“三峰”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通常在冬季达到峰值,因此如果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公报所预计,将意味着连续三个冬季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世界气象组织将其称之为“三峰”拉尼娜。

    统计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秋季降水容易出现“北多南少”的特征,而冬季气温偏低的概率高。但是拉尼娜对东亚季风的影响还存在年代际变化,我国天气气候除了受到ENSO事件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因子的作用。此外,拉尼娜事件的强度、空间型等多种指标都会造成和我国天气气候关系的复杂性。据现有的气象观测记录,“三峰”拉尼娜事件虽然不多,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

    三峰型拉尼娜事件和高温事件应该来说没有必然的联系,1998-2001年连续出现拉尼娜事件期间,我国南方夏季没有出现异常的大范围高温。今年夏季高温发生在拉尼娜事件的背景下,尤其是夏季以来赤道中太平洋冷水加强,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但是副高的增强和西伸也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其中的影响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研究,这是以上的情况给大家分享,谢谢。

    侯彦斌:请继续提问,请左边第三排的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新京报记者提问。想问一下人工影响天气有哪些技术手段?通常是在什么条件下能发挥出较好的作用?8月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西南地区灭林火、抗旱作出贡献,到了9月份,哪些地区需要重点关注?谢谢。

    侯彦斌:这个问题请赵志强先生来回答。

    赵志强:谢谢关注。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更不是“凭空造雨”,而是对不能产生降水或降水效率比较低的云进行催化,用点“科技手段”让雨下大点儿。比如现在主要的手段是通过飞机播撒、发射火箭弹、炮弹或者高山烟炉燃烟等方式,将催化剂送到云层中,促进小水滴快速集结形成大水滴,像“卤水点豆腐”一样,把云中的水汽“点化”成雨滴,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要想进行人工增雨,首先天空中要有云,如果没有云,气象部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次,能够实现人工增雨的云一般具备以下的条件:一是云中缺乏冰核或云凝结核;二是云层厚度一般要大于2公里;三是云中要有充沛的水汽循环和补充,如果云中有较好的上升气流,则可以加速从云水向降水的转化过程;四是要保证空域;五是从条件预报、监测、方案设计、指挥、作业实施到效果评估全流程的高效组织。可以说,人工增雨只能做到“锦上添花”,做不到“无中生有”。

    9月份重点关注湖南、江西、贵州、湖北、安徽等地区。刚才像肖潺先生讲到,有些旱区还再继续发展,在这些地区会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同时也会关注云南、贵州等地,因为强对流天气会有冰雹时有发生,人工防护的工作也会适时的开展,谢谢。

    侯彦斌:谢谢赵志强先生的回答。

    感谢记者们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有什么具体问题还可以向我们的专家咨询。发布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