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2年1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2年11月新闻发布会于11月7日(周一)10时30分举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发布会的内容包括:中国气象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11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宋善允: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善允,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22年11月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研究员共同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发布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由我来介绍中国气象局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宋善允: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国气象局通过召开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制定印发《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组织全国气象系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和其他局领导带头到直属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示范引导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中国气象局各内设机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主要负责同志纷纷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开展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开展院士专家、青年同志、先进工作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退休干部等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推动实现学习全覆盖。

宋善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保障。

宋善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努力拼搏、接续奋斗,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建成,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体系、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10年来,在气象监测精密方面,不断推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健全气象卫星和雷达业务体系,提升综合应用水平。成功发射了8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7颗在轨运行,气象卫星体系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124个国家、国内13万用户提供服务。建成23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雷达数量增加了40%,雷达监测网规模为世界第一。建成7万多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站点数量是2012年的4.5倍,气象观测数据量增加5倍以上,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全面进入自动化时代。建成了涵盖7个大气本底站、25个气候观象台、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以及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风云气象卫星等在内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总体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0年来,在气象预报精准方面,以智能网格预报为代表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基本建立,以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多源融合实况分析等关键技术为代表的自动化精准化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区域到全球、从天气到气候等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业务体系。自主研发的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北半球可用预报时效从6.1天提高到7.8天,提升了1.7天,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40分钟,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提高到90%,均创历史新高。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由2012年的94公里减少到65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10年来,在气象服务精细方面,建成了适应需求、保障有力、效益突出的中国特色气象服务体系。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及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显著提升,大范围、系统性、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基本可以提前3天较准确监测预报,建立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为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社会公众提供针对性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1%。制定分流域、分区域、分领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面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气象服务不断增强针对性、有效性,服务产品更加多元化、精细化,不同时效的百余种公共气象服务产品覆盖人民群众生活的多个领域,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稳居第一,中国天气网站年总浏览量从50亿人次上升到250亿人次,公众获取气象服务信息更加便捷、高效。气象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农业、海洋、交通、能源、水利、航空航天、旅游等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主动服务和融入三峡工程、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保障。构建了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体系,打造了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服务品牌,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由2012年的0.65%下降到2021年的0.29%,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投入产出比达到1:5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从86分上升到92.8分,人民群众的气象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10年来,在气象数字化信息化方面,气象综合大数据已经成为高价值经济社会基础数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气象部门致力于全球气象和相关地球系统数据采集,通过国际通信系统稳定收集8大类178种国际数据资源,涵盖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多圈层关键气象要素。不断加强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率先向国内外开放,数据总量达67PB,日更新数据约40TB,年访问量约4亿人次,遍布106个国家,服务对象涉及29个社会主要行业,惠及3600多个科研教育机构和政府、行业部门,为农业、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实时提供气象数据服务,每日提供数据量达到3922GB。

宋善允:今年,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擎画了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凝练了各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支撑。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职责使命,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发力点,在加快实现气象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进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气象服务水平,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等方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扎实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付诸行动、见于成效,奋力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率先建成气象强国,全面服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宋善允:这是我向大家介绍的第一方面内容。下面请肖潺研究员向大家介绍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11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

肖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通报10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11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提示。

首先是10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

10月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征,10月全国平均气温10.8℃,较常年同期偏高0.2℃。全国平均降水量34.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5%。月内冷暖起伏变化大,前期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后期又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月内,全国有24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或持平秋季极值,其中有26个站达到或超过40℃。

10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长江以南大部地区气象干旱持续。7月以来,南方大部地区持续温高雨少,出现伏秋连旱。10月上旬,受明显降水过程影响,江淮、江汉气象干旱有所缓和或缓解,但长江以南大部地区10月仍温高雨少,气象干旱持续。截止到10月底,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北部以及西南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其中浙江南部、福建大部、江西中部和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有特旱。干旱对南方地区的农业、水资源调度、能源供应和社会生活等产生较大影响。

二是月初南方地区秋老虎天气明显。9月27日至10月4日南方地区出现1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其中10月上旬南方地区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三是有5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进入10月,我国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共出现5次冷空气过程。其中3-7日为全国型寒潮过程,降温幅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东北中部、内蒙古中部、华北北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大部以及陕西东南部、重庆、贵州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西北部等地降温幅度在12℃以上,其中河南东南部、安徽大部、湖北大部、湖南东北部降温幅度达20℃以上。

肖潺:下面介绍一下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预计8-17日,我国南疆盆地、青藏高原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仍偏高1-2℃,局地偏高3℃以上。10-13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及东北地区南部、四川盆地东部以及湖北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局地超过30毫米,上述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江南、华南等地降水仍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气象干旱仍将维持。

未来十天主要天气过程包括:10-13日,将有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江淮以及以北大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左右;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青海、甘肃、陕北、河北北部以及东北地区有雨夹雪或雪。

肖潺:下面介绍11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11月,东北北部、华北西部、华南南部、西藏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和新疆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局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中部、西藏西北部和青海西南部等地偏多2~5成;江西西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贵州东部、重庆东南部等地偏少2~5成。

气温方面,预计11月,我国中东部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除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福建东部、台湾、广东东部和南部、广西东南部、海南、西藏大部、青海西南部、新疆西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之外,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冷空气方面,预计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5次。

肖潺:根据11月气候趋势预测,有四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冷空气对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11月需要特别关注阶段性较强冷空气过程可能造成的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强降温或阶段性低温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甘肃、新疆和西藏西部等地的煤炭和天然气供应需求增加、发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提前做好能源储备、电力运输设备检修,制定应急保障方案。

二是防范气象干旱,做好森林防火。11月,江南、华南和西南等地降水持续偏少,不利于水库水电站蓄水保供,同时气象干旱夏秋季持续,森林火险等级将达高或极高,需密切关注气象干旱的发展并防范对能源保供安全、电力运输的不利影响,建议提前做好电力保障和储能等工作。

三是防范强降温和大风对健康、出行等的不利影响。各地需加强防御强降温和大风天气对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注意防范局部低温雨雪和霜冻危害;冬季取暖期开始,需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定时开窗通风;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各地还需防范能见度降低对道路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是防范天气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江南地区要继续做好抗旱工作,积极利用有利天气实施人工增雨、科学调配水源,确保油菜适时移栽和苗期生长。北方冬麦区要关注墒情变化,适时浇水、施肥,促进形成冬前壮苗。甘肃南部、宁夏大部、陕西西部、四川中西部等降水偏多地区需注意防范阴雨寡照天气。新疆北部提前做好饲料储备和棚圈防风加固,减轻雪灾影响。

肖潺: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宋善允:刚才提到,现在气候趋势预测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面向全社会、公众发布长期气候预测等产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气候预测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建议公众关注滚动订正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产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生活生产,趋利避害。

下面进入问答环节。

人民日报记者:您刚才在新闻发布中提到,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我注意到,《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请问这“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将能够给政府、各行各业以及公众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宋善允:谢谢你的问题,相信这也是公众特别关注的。刚才谈到,《纲要》提出,要实现精准预报“五个1”,明确了到2025年和2035年这两个阶段的目标。有一些目标可能在2025年就能实现,有一些可能难度比较大一点,这要看全球气象相关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水平,还取决于基础能力、保障能力等。这几个方面顺利的话,我们这个目标到2035年之前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这“五个1”,主要是指预报时效能力的提升。大家知道,预报精准,包括一个“精”、一个“准”。精是指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上的密度,也包括提前量;准是指准确,预报要在定时、定点、定量上都能达到更准确的目标。我们在“准”上面的指标是缓慢提升的过程,现在还很难量化精确到一年甚至五年提升多少。但是在时间的提前量上,提升潜力还是比较大。所以我们明确了,形成“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首先就是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第二,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数值预报,就是计算机通过数值模式的运算,可以一个小时滚动地报一次天气,但是准确性、可用性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提前1天在每小时滚动预报准确率上能有比较大的提升。第三,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我们现在的水平,基本是72小时对大范围、系统性、灾害性天气可以确保预报准确、不漏报,但对未来一周大范围、系统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提升还有急迫需要。第四,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这是气候预测的范畴。每个月我们都在做下一个月的重要天气过程预测,我们是希望每月的重要天气过程都能够捕捉到,准确量化的水平能更高。第五,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这是年景预测,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防灾减灾特别需求的,非常有使用价值、应用价值。这几年的能力提升,使我们更有信心。比如今年汛期降水趋势、干旱趋势预测都是比较准确的。

宋善允:“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提升,有什么好处?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我国灾害防御能力和成效就有更大提升。首先体现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成效上,预报越准,能力和成效就越大。我国自然灾害比较多、影响比较重,在每年的自然灾害损失中,气象灾害和次生、衍生灾害占到了90%以上。也就是说,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提升,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尤其是短时、局地强天气预报,雨雪、冰雹、局地强降水、大风等经常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多提前1分钟,就意味着有可能挽救一个村、一个集市的生命,或避免一次泥石流或山洪沟的危害,效益都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天气气候对百姓生活的危害更小、助力更大。现在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民生保障。“用知不觉,失之难存”,应用天气产品是像吃饭、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预报准确率会增强百姓生活、生产的预期。预报越精准,让百姓的生活越平安、越从容、越健康、越有品质、越有幸福感。越从容,短期的、长期的预报预测更准,安排生产生活更有预期。越健康,根据预报可以更好地安排什么时间锻炼、如何饮食,根据天气气候的规律,顺势而为。越有品质,在安排出行、旅游时,比如观赏彩虹、日出、雾凇、云海,也可以根据精准预报。

第三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气象条件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会更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前,预报不是很准的时候,气象条件只能是生活、生产的一种影响因子,无法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气象预报越准,就变成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特别体现在农业上。精准预报保障粮食安全,使粮食产量、品质提升,农业生产布局也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交通亦是如此,无论是航空、航海、水运、公路、铁路,还是物流运输,需要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能源生产,现在更多依赖风能、太阳能,能源结构调整以后,特别是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靠的就是气候资源,做好风能、太阳能精准预报,就能更好地生产。更精准的预报,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比如经济规划布局,需要长期的气候预测,特别是气候评估、承载力评价等。有精准的预测、预估和评价,国家长远的经济规划布局,就会更主动、更科学、更长远,日常生活更安全、更高效。

第四个方面,气象预报越精准,能更有力有效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有五大圈层,大气是围绕地球最表面的系统,不光贯通山水林田湖草沙,也是生态系统主要的驱动因子。为什么某个地方树长得好、草长得好,主要是因为气候因素。地理环境的形成,也和气候因素息息相关。气象预报预测越精准,对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效果就会越有效。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我们在三江源、祁连山搞人工增雨,补充生态用水,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针对这四个方面,我们也有做定量化的科学评估,陆续有一些创新成果,让百姓能及时受益。

这个问题也请另外两位专家补充一下。国家气象中心对于灾害性天气预报的精准有什么好处、带来什么效益,体会更多。

方翔:从预报角度来说,我们也体会很深。预报越精准,预报预警发布越提前,可以给政府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提供更大的提前量。“五个1”要求,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以关注度比较高的台风来说,目前我们设置72小时警戒圈,台风影响我国72小时以前发布预警。如果能提前一周发布预警,会带来更大的益处。比如今年的台风“梅花”,4次登陆,从东南沿海一直北上,最后影响到我国东北地区,影响范围非常大。提前一周预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的提前量,更及时地提示渔船归港,海上生产采取防护措施,让沿海农业、经济生产都可以提前做好预判,提前做好水库调蓄、灌溉的准备,会带来更好的效益。

再比如,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天气预报预警能力提升,让预警及时发布到百姓手中,就有很大的价值。而且这些天气往往局地性很强,往往因为上游产生强对流天气,造成下游发生山洪、泥石流,所以需要更大的提前量。在四川彭州、绵阳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前,提前发布了预警,起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如果能够达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的目标,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对下游开展相应的警示,能够更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肖潺:“五个1”要求的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全球气候异常,和国家气候中心的工作密切相关。气候对于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加,给我们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提前对天气和气候进行研判、精准预测,能够为合理规划社会经济活动、趋利避害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刚才宋主任从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四个方面,解释了精准气象预报的好处。气候预测也是这样的,时间尺度越长,越能达到更好的趋利避害效果。比如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推进能源转型,实施大规模的风能、太阳能发电,风能、太阳能就是气候资源,如果能够有更大的预测提前量,对于新能源并网调控都非常有利。因此我们在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逐步提高风能、太阳能预测能力,发挥气候预测更大的价值。

宋善允:谢谢两位专家的补充。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新华网记者:今年我国冬季气候预测的情况如何?我们该做怎样的应对准备?

肖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冬季气候预测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今年冬季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研判,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除了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地区北部、华南地区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降水方面,除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华东、华中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至5成。

江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建议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做好抗旱准备工作。湖南、贵州等省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建议防范其对交通出行、电力、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西北大部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建议做好雪灾和低温防御工作。华北东部、华东、华中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和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高,建议做好预警预防工作。

宋善允: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央广网记者:11月份是北方多地开始供暖的时间,近期是否有寒潮来袭?气温条件是否需要提前供暖?

方翔:从预报来看,11月9日开始,新一轮冷空气将影响我国,9日至10日冷空气首先影响新疆、西北地区,11日至13日冷空气将会进一步加强、东移南下,影响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以上,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有起伏,但总体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偏高1~2℃。

关于是否提前供暖,各地制订了相关标准,一般会参考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以北京市为例,规定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在5℃及以下,或遇到强降雪等可能对居民生活保暖产生重要影响的天气时,可以提前供暖。根据目前的最新天气预报,11日前,北京地区气温偏高,12日至14日将有一次明显冷空气活动,日平均气温会下降到5℃以下,但持续时间不一定能达到标准。所以各地气象部门将密切监测天气,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前进行研判,为供暖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谢谢。

宋善允: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南方地区的干旱还在持续,目前干旱到了什么程度?未来干旱是否有缓解的可能?气象部门将如何应对?

肖潺:谢谢您的关注。目前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存在中到重度的气候干旱,特别是江西中部和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重庆中部等地有特旱。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秋冬季本身就是降水偏少,根据最新的11月气候趋势预测来看,预计11月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总体仍不利于干旱缓解。11月中旬,长江下游将出现阶段性的降水过程。下游沿江地区旱情将会得到部分程度的缓和,但旱情在一定程度下还无法得到缓解。

气象部门针对南方干旱天气,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8月以来,湖北、贵州、湖南等地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83架次,累积飞行时长554.6小时;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地组织地面人工增雨作业1.1万次。初步估算,8月以来旱区人工增雨影响面积约161.6万平方公里,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下,作业影响区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关注南方旱情严重地区,并支援开展增雨抗旱作业。

科普时报记者:目前拉尼娜发展情况怎么样?对我国今年冬季气候有哪些影响?

肖潺:拉尼娜事件是广受社会关注的,也是多次新闻发布会的焦点。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拉尼娜对冬季气候影响的问题。

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冷水事件。在业务上,我们将监测区域(Nino3.4区)海温距平指数滑动平均连续五个月以上低于-0.5℃作为判定标准。我们最新监测表明,10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还在持续。预计此次拉尼娜事件将持续至2022/2023年冬季。

本次事件是自2020年春季起赤道中东太平洋迅速转为偏冷以来,在随后三年里,从2020年夏至2021年春、2021年秋至2022年初夏和2022年秋季起再度发展的三次拉尼娜,因此也称为“三重”拉尼娜事件。

大家之所以高度关注拉尼娜事件,主要还是关注拉尼娜背景下的冬季气候情况。应该说,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因子之一,大可不必“谈拉尼娜色变”,我国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子的影响,同时大气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预测,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当然,我们也会针对气候系统演变的不确定性,加强研判,后续不断提供滚动监测预测意见和服务信息。谢谢您的关注。

中国气象报记者:近期冷空气的强度和频度如何?哪些地区容易出现霜冻?会给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农民朋友该如何防范? 

方翔:目前霜冻线已经移到华北南部到关中平原一带。预计9日开始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8日至10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11日至14日,将有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左右。受其影响,霜冻线会进一步南移,15日早晨,河南北部、山东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 

较强冷空气这次主要影响北方农区,会增加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寒保暖成本,对尚处于苗期的冬小麦影响较小。在霜冻来临前,建议苹果、梨、大枣等产区及时采收,果园做好防寒措施。北方设施温棚和牲畜棚圈也要做好加固和保暖,防范低温影响。

宋善允: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参加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对气象工作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