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3年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3年2月新闻发布会于2月6日(周一)14时举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洪政、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学院副院长王志强。发布会的内容包括:2023年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2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发布;2021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宋善允: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发言人宋善允,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23年2月的新闻发布会。今天邀请到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洪政先生、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王志强先生来发布有关情况,回答大家的问题。首先有请方翔先生为大家介绍2023年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2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

方翔:下面我来介绍一下2023年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2月气候趋势预测气象服务提示。

首先是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1月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征。1月全国平均气温-4.4℃,总体较常年同期偏高0.4℃;全国平均降水量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8.6%。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中下旬有3次冷空气过程,黑龙江出现极寒天气。1月主要有3次冷空气过程(中旬1次、下旬2次),气温由上旬显著偏高转为偏低。其中,1月12-15日为今年首次寒潮过程。春节期间(22-24日)出现强冷空气过程,有6个气象观测站气温突破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其中黑龙江阿木尔镇劲涛气象站最低气温-53.0℃,突破了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历史极值。

二是大部地区降水总体偏少,但中旬新疆、山西等地出现强降雪。11日至15日,我国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其中新疆、陕西、山西、河南、黑龙江等地出现大雪或暴雪,新疆、山西等地多个国家气象站点日降水量突破1月历史极值。

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9万条,其中,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87万条。数量同比增加31.1%,其中低温、森林火险、寒潮等预警信息同比增幅明显。

方翔:未来十天天气趋势气温方面:11日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偏高,之后冷空气势力加强。未来10天,除西北、黄淮西部、四川盆地、贵州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外,全国其他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偏高1~3℃。

降水方面:未来10天,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江汉南部、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累计降水量有40~70毫米,江南、华南北部部分地区有80~1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我国其余大部地区的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

具体预报如下:7-9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西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部分地区有大雪。

11-12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等地还将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11-13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方翔:2023年2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气温方面:预计2月,黑龙江北部、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海南、云南东南部、西藏西北部局部、新疆西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冷空气方面:预计2月,冷空气过程主要有3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为:在上旬前期(中等)、中旬前期(较强)、下旬后期(中等)。

降水方面:预计2月,上海、江苏南部局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大部、江西、湖北东南部、湖南大部、广东大部、广西东部、贵州东南部局部、台湾等地降水量有50~100毫米,福建西部局部有100~200毫米;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北部、广东南部局部、广西西部、海南东部、重庆东南部、贵州东部和西南部局部、云南东部局部等地降水量有25~50毫米;全国其余地区降水量不足25毫米。

方翔:根据2月气候趋势预测,有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寒冷天气对公众健康、出行等的不利影响。预计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仍比较频繁,各地需关注阶段性低温及大风天气对人体健康和道路交通的影响,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并注意出行安全。

二是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对能源保供的不利影响。预计2月华北西部、内蒙古南部、西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需密切关注阶段性冷空气过程可能造成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对上述地区的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供应需求增加、发电设备和输电线路以及能源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冷空气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污染天气,需关注对新能源发电的不利影响。西南等地森林火险等级持续较高,西藏西北部、新疆西南部可能出现雪灾,建议加强对上述地区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监控和巡查,提前做好电力设备的运行维护,制定应急保障方案。此外,需关注持续南方阴雨天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利影响,合理安排能源和储能的调度配比,以确保电力供应安全。

三是气候利于早稻播种及小麦越冬,新疆、西藏需防范牧区白灾。预计2023年华南南部地区早稻播种期气候条件较好,2月中下旬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概率较高,整体利于早稻播种。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降水偏多,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返青;黄淮中东部及河北东部降水偏少,部分麦田可能出现缺墒。新疆西南部、西藏西北部降水偏多,需防范牧区白灾。

宋善允:谢谢方翔先生,现在我们请贾小龙先生发布《2022中国气候公报》。

贾小龙: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气候,全面反映中国在气候系统监测、气候影响评估、气候服务应用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组织30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气候公报(2022)》。公报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从基本气候概况、气候系统监测、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影响评估以及202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等方面揭示中国气候的最新监测和评估信息。

具体如下:2022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旱涝灾害突出。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次高,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最少。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南方夏秋连旱影响重;暴雨过程频繁,华南、东北雨涝灾害重,珠江流域和松辽流域出现汛情;登陆台风异常偏少,首个登陆台风“暹芭”强度强,台风“梅花”四次登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夏季我国中东部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南方“秋老虎”天气明显;寒潮过程明显偏多, 2月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和寡照天气,11月末至12月初强寒潮导致多地剧烈降温;强对流天气过程偏少,但局地致灾重;北方沙尘天气少,出现晚。与近五年平均值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

2022年,全国平均气温10.51℃,较常年偏高0.62℃,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 春夏秋三季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606.1毫米,较常年偏少5%,冬春季降水偏多、夏秋季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少。六大区域中,东北、华南、华北降水量偏多,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降水量偏少;七大江河流域中,除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外,其他流域降水量均偏多,辽河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2022年汛期,雨季进程总体较常年偏早,但雨量强弱差异大。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多;华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偏多; 东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少;长江中下游入梅早、出梅早,梅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量偏少。

宋善允:谢谢贾小龙先生,刚才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情况,有需求可以仔细地了解公报的内容。现在我们请张洪政先生为大家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

张洪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第一批数据和产品。

近年来,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气象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气象信息服务产业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方兴未艾,全社会对气象数据的需求在内容上、质量上和形式上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为了让公众进一步共享气象数据发展红利,中国气象局向社会发布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此次发布的目录包含了12类52种气象数据和产品。这些气象数据和产品涵盖了地面、高空、海洋、卫星、雷达等各个种类,既有最新版的气候标准值产品,也有更加精细的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既有时间长度超过40年的数据产品,也有覆盖全球的监测预报和实况分析产品。希望能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气象部门的科技工作者陆续研发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气象数据产品。2015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就率先发布了《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包含了5类17种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并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向全社会提供。7年多来,累计支持各类项目11639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项目6300项,支撑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4050项;累计向21个行业45.9万个注册用户提供了2055TB的气象数据,根据对1839个企业注册用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气象数据为这些企业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累计效益超过14.2亿元;同时,依托科技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平台,服务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全国32所高校,参赛人数超过万人。2019年,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成为科技部和财政部首批优化调整认定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可以说气象数据在支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行业协同发展、促进企业效益提升、激发大众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洪政:长期关注中国气象和中国气象数据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此次发布的目录较2015年的目录,大幅增加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的比例,中国气象局的数值预报模式数据、实况和再分析数据、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等均纳入了目录。这些都是已经在业务运行和使用中得到了严格的业务检验、质量稳定可靠的数据和产品,是中国气象局高质量、高价值气象数据的代表,也是在这些年气象数据服务中各行业需求最大最迫切的数据。

这些数据将于2023年2月15日正式上线。大家可以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等多种方式申请下载和使用。在获取数据的同时,还会收到一串数据服务码,这是我们为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数据需求匹配的全球唯一的气象数据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包含了数据提供者、使用者、提供内容、使用权限等信息,有了这个身份证,就能够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获取使用的合法性。今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所有数据服务都会匹配身份证,让每一个用户对拿到的数据质量放心,在使用数据时安心。

此次发布的是新版《基本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的第一批数据和产品,今后,中国气象局会根据自身数据产品的研发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更新和发布更多的气象数据产品,更好地发挥气象数据要素的价值,让人民群众能够更便捷、更安全地获取更多更好的气象数据。谢谢!

宋善允:谢谢张洪政先生,现在我们请张兴赢先生发布介绍2021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的情况。

张兴赢: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的产出情况。这是观察审视全球以及我国年度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推出这一决策服务产品,是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我今天发布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021年全球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2021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持续增长,其中美国和中国领跑全球。全球共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18649篇,较上一年增长7.3%。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法国是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但美中两国发文量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机构中,有7个来自美国,中国和法国各有4个机构上榜,另有3个来自英国,2个来自德国,1个来自俄罗斯。其中,发文量排名前5的机构有3个来自中国,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影的响力持在续增长。2021年,全球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入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高被引论文160篇(ESI是目前国际公认普遍用于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按通常照同一年同一个ESI学科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论文数按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在前1%的论文为被定义高被引论文)。2021年,在Q1期刊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8997篇(按照期刊影响因子从高到低分为1~4区,前25%的期刊被称为Q1期刊)。在Nature、Science和PNAS三类综合性高端期刊上发表气象科技论文73篇。

从报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多学科的交叉。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多学科、水资源、天文天体物理、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化学物理、海洋学、环境研究、农学和林学是2021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排名前十的交叉学科。热其中带气旋、ENSO、气溶胶、蒸散、云、气候变化适应、城市热岛、电离层和水力压裂等研究主题受到的关注度较高。

张兴赢:二是2021年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中国学者发文持续增长。2021年,中国学者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5451篇,占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总量的29.2%,全排名球排二。论文总量较上一年增长17%,是增幅最大的国家。中国学者共发表国内气象科技论文 9555 篇,较上一年略有增长。

中国气象科技论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国际合作特征明显,这也彰显了我国气象科技合作开放合作的态度。2021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2270篇来自国际合作,占总发文量的41.6%。在与中国合作发文在20篇及以上的31个国家中,与美国的合作论文达1121篇,占合作论文总量的49.4%。

分析显示,中国高水平论文发文量虽然排名靠前,但发文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在2021年国际论文中,中国入选ESI高被引论文67篇,仅次于美国的78篇,位列全球第二位;在Q1期刊发表2415 篇,仅次于美国的2920篇,排名全球第二;在《自然(Nature)》杂志、《科学(Science)》杂志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三类综合性高端期刊上发表12篇,排名第四。

从一国高被引论文占其总发文量的比例来看,中国排名第14位,Q1期刊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中国排名第17位,排名相对靠后。这说明高水平论文的总体竞争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张兴赢:三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研究态势分析。天气预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气象灾害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数值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核心和基础。所以,这次评估报告我们专门从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中,选取近30年被引频次前10%的论文(高影响论文)进行分析,观察国际数值预报研发展势。

从分析来看,近30年高影响论文产出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英、德三国。1990-2021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为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家。美国共发文815篇,占高影响论文总量的54.8%;中国发表153篇,排在第5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英国气象局是全球数值预报研究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5的机构。中国数值预报研究高影响论文发文量排名前3的机构依次分别是为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数据同化、集合预报、遥感等主题是过去5年数值预报领域研究热点。2017-2021年,国际上数值预报研究排名前十的热点领域分别为:数据同化、深度学习、遥感、集合预报、土壤含水量、卫星观测、预报检验、模式评估、北极圈和气候变化。我国排名前10的热点研究领域分别为:数据同化、土壤含水量、风场预报、深度学习、集合预报、遥感、长短期记忆网络、GNSS掩星观测、气候变化和对流层延迟(极端降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去年,国务院印发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强调了气象科技的“三个首要”,将加快科技创新摆在气象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水平气象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中国气象局将继续追踪分析年度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为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气象科技创新态势、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持。谢谢!

宋善允:谢谢张兴赢先生,下面请记者提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针对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我想请问专家,我国今年的气候趋势如何?

贾小龙: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非常深远,气候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的特点。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为此,我们针对今年的气候形势提出建议:我国南方地区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沿海地区还需要重点加强台风的防御工作;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暴雨、洪涝及其造成的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西部地区要提高防范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等风险。

宋善允:大家都非常关心年景预测,国家气候中心每个月都会滚动对季节、年度,特别是对季节变化进行预测,也会对外发布。关于今年整个年景的预报,每年按惯例都会在3月组织相关机构进行会商,对整个汛期情况做出精细的预报和预测。因为气候预测不确定性非常大,3月,影响我国年度的气候状况的因子和信号才能够收集到,我们会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有关的情况可以多关注气象部门每个月发布的气候预测。

封面新闻记者:请问每年发布气候公报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是否严峻?对于公众而言,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贾小龙:你的问题包含了三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中国气候公报发布的意义。我们知道,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气候的种类也比较多,而且区域气候差异非常大。认识气候、适应气候、利用气候、保护气候,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球气候系统也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实际上已严重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同时,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使公众和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我国的气候状况、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认识和了解我国气候,特别是气候变暖情况下的气候规律,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了《中国气候公报》。另外,《中国气候公报》内容非常丰富,可供各级决策部门以及气候、环境、农业、林业、水资源、能源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对气候学科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第二个问题,我们面临的气候变化严峻的问题。过去几十年,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气候变化也非常明显。根据气候变化预估,未来我国气候变化持续存在。比如说,未来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气温仍然表现出增加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未来极端高温事件将会更加频繁、更加严重,且排放情景越高,增速越快,强度越强,风险也越大。比如我国中东部地区,2035年前后,类似于2013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可能变为两年一度的事件,到本世纪末,发生高温事件的风险将提升到目前的几十倍。未来我国极端降水增加的幅度也大于平均降水,且变率增强,降水更趋于极端化。未来中国平均集中降雨呈现期也会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将从目前50年一遇变为32年一遇,这表明我国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还是比较严峻的。另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也将持续增加。总体来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小概率高影响”事件将会更易出现,从而增加防范极端气候风险的挑战。

贾小龙:总的来说,在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所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所有的天气系统也在发生变化。气候变化规律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纵使看起来像过去一样的演变,但实际存在一些特点,特征和行为已经不同于过去了,过去历史是旧常态,未来是新常态,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现在发生的破纪录的极端事件随着气候的变暖会变成经常发生的事件,这是我们所有人必须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我们知道,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约2/3的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系,所以优化全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要倡导个人在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转向绿色消费模式,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为个人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者,同时也是气候变化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受害者。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从公众角度来说,也要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认知,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等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技能。特别要注意提高对气象灾害关注的全面性,比如说北方地区的居民,跟以前相比,也需要了解一些暴雨灾害常识。了解政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含义,包括不同预警信息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附近的避灾场所分布信息等。加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灾害和风险防范意识,例如高温天气主动避暑、台风天气减少外出等。

宋善允:这是个问题也是近年国际上热议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大的全球气候安全问题。所以我们也呼吁,要把气候安全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人类永序发展、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积极应对气候安全问题。

中国新闻网记者:请问在破“四唯”背景下,如何看待科技论文与推动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张兴赢:这是个特别好的问题,也是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我自己在此前的20年一直在一线从事科技研究工作,所以我对科技论文和破“四唯”有切身感受。科技论文实际上是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成果以及研究发现的高度的凝练和总结,它是人类科技发展非常宝贵的财富,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而且它是全球科技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科技论文的质量,可以反映社科领域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前些年,确实由于一些不当的导向,造成了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以及人才评价片面地存在追求科技论文数量,而忽视科技论文质量这种背离科技创新的本意。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大力提倡破除这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倾向,而且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不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而恰恰是更加关注论文质量,更加关注科技成果究竟能够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所以我们今天发布2021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关注科技论文的质量未来对科技发展的导向究竟几何。

张兴赢:去年,国务院发布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所以本次发布年度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从全球视野观察科技发展的态势,从而找到我国在气象科技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和问题,有利于下一步更好地调配科技资源、优化科技资源,引导科技工作者补短板、强弱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更好助推气象科技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鼓励科技人员加强创新,围绕“四个面向”,能够产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而且转化为生产力,更好服务于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鼓励开放合作,与全球气象科技工作者协同转型,产出更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更好惠及全球气象科技的发展,这也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举措。

最后我想说,大气无国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所以需要全球气象科技工作者通力合作,共同开展全球大气科学的研究。所以也希望在座的媒体记者能够持续地关注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的发展,共同携手,致力于让气象、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宋善允:谢谢张兴赢。

新华社记者:请问新发布的数据服务目录和2015年版本有什么不同,主要有哪些特点?

宋善允:气象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公众服务。在基本的气象公共服务中,数据服务是很重要的一个点,监测、预报、预警等气象数据,包括刚才讲的气象科学研究的进展以及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比较大的天气现象发生发展机理也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个问题请张洪政先生回答。

张洪政:为了进一步让公众共享气象数据发展的红利,我们根据产品的研发情况和质量状况、社会需求,对2015年气象数据目录进行了修改和扩充,主要有四方面的提升:种类更多:在本次目录清单中,从2015年的5类17种扩充至12类52种产品,新增全球海洋气象数据、实况分析和再分析产品,也包括台风海洋、强对流等天气预报产品等。技术提升: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自主研发能力,推出高质量、高价值的气象数据产品,包括中国全球天气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可用预报天数最长达到8.2天;包括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已在业务中实时稳定运行,弥补了我国再分析产品领域的空白。时序更长:包括近30年的全球地面高空站观测数据产品,还有1979年以来的中国全球大气再分析数据产品等。服务方式更多: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数据获取渠道,在传统的订单服务基础上,更新发布了中国气象数据网移动端WAP网门户及App、微信小程序,升级了数据定制化下载服务,发布了图形产品可视化服务、GIS图层接口服务及相关数据的API接口服务等。在服务过程中,我们将根据用户使用反馈,持续优化及升级各项功能。

新京报记者:刚才提到数据打码赋予“数据身份证”,请问为何要给气象数据打上编码?

张洪政:如何让用户在获取和使用气象数据时,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些气象数据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让他们在获取气象数据时放心,在使用气象数据时安心?如何让气象数据的加工处理者在研制产品、提供服务时,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他们的贡献得到认可、权益得到保护?这是我们广大气象数据产品用户和研发者一直关心并希望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中国气象局履行气象数据监管职责、保障气象数据安全、保护气象数据处理者权益所必须回应的一个课题。

为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要素市场化、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促进气象数据依法合规利用,保障气象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在工信部国家OID注册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气象数字标识行业的分中心,并在我国数字对象标识体系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了气象数字标识体系,也就是MOID。大家能够看到的是一串数字和字符组成的混合码,这串码里面包含了数据处理者、数据提供者、数据使用者、数据内容、数据使用权限等一系列信息,我们称之为数据身份证。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数据需求服务,在拿到数据的同时,也会拿到匹配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是全球唯一的。我们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这个身份证,溯源查询到所使用的数据来源是否合法、质量是否可靠、应用是否合规。这为气象数据作为要素的有序流动、流通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的用户、数据处理者保障自身的权益提供了武器,更为中国气象局向社会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服务提供了支撑。

宋善允:谢谢张洪政先生。其实气象数据的身份证管理,是一个国际惯例,全球各个国家气象数据对公众甚至对全球用户共享服务的管理需要加上身份的标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也能更好地提高数据的安全。

科普时报记者:刚才专家发布了气象科技论文年度报告,请问在编制年度报告的过程中,数据如何保障客观性和真实性?具体有哪些措施?

王志强:刚才张洪政先生解答记者问题时也提到,国家主张破“四唯”,但破“四唯”并不等于不讲论文,论文仍然是科研活 动里非常重要的产出之一,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某一个领域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并且这有国际公认的一些东西。

根据发布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出来,既然要有一个好的、令人信服的报告,我们要确保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数据来源要客观。 第二方面,要确保有权威的专家委给我们做咨询。第三,我们力争使编研团队专业化。例如怎样确保数据客观?国际气象科技 论文数据主要用Web of Science平台核心合集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为了确保权威性,我们用的是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两个数据库都是公认的文献计量统计来源。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科睿唯安以及中国气象局的专家,在报告的编研过程中,比如从数据获取、内容分析等方面进行指导把关,这样才能确保报告的专业性。第三个方面,编研团队对这个领域大概有十年的追踪。多年来,我们承担了气象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原来的中 国气象局图书馆有情报室这样的机构,编研团队也是有技术手段、方法,比较有经验的团队,力争做到精益求 精、高质量。我们知道,目前给的版本也不是尽善尽美,里面可能也会有一些纰漏、疏漏和错误,请广大气象工作者和新闻界的朋友能够给我们提出来。  

宋善允:谢谢王志强先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