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3年4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3年4月新闻发布会于4月4日(周二)14时30分举行。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臧海佳、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江平。发布会的内容包括:2023年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4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汛期气象服务保障部署安排情况;2022年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2022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王亚伟: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4月新闻发布会,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臧海佳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方翔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女士、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江平先生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王亚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大项议程,第一部分是我们的介绍环节,第二部分是请记者们提问。首先是由国家气象中心为大家介绍2023年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4月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服务的提示,下面先请方翔先生为大家做介绍。

方翔: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3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和4月份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首先是3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

3月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征。3月,全国平均气温6.7℃,较常年同期偏高1.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高。全国平均降水量26.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0.3%。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南方部分地区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3月上半月,华东、华中南部、华南等地气温快速回升,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气象干旱露头并快速发展,3月16日以来的降水使上述地区干旱得到缓解;但云南、山东等地气象干旱持续。截至3月31日,山东、安徽中西部、四川南部部分地区、云南大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

二是冷空气过程多。3月以来,我国共发生4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0.4次。3月11-14日的全国型寒潮过程降温幅度大,东北南部及内蒙中东部、陕西北部等地降温超过14℃,大风降温天气对部分地区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沙尘过程强。3月以来,共有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3月19-24日的沙尘过程为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达强沙尘暴级别。大风沙尘天气造成60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但与2021年3月13-18日出现的近12年我国最强沙尘天气过程相比强度偏弱。

四是江南、华南出现今年首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3月22-24日,江南、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多地出现8~12级雷暴大风,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多地出现冰雹,江西赣州、福建南平等地最大冰雹直径达到50毫米以上。

方翔:下面是4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气温方面:西部地区气温偏低,中东部地区气温偏高。4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三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上旬前期(强)、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 (弱)和下旬前期(弱)。

降水方面:华北、东北东部、黄淮、江南、西藏、西北东部等地降水偏多。预计4月,华北、东北东部和南部、黄淮、江南、西藏、西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内蒙古中部、江西大部、山东、河南北部、湖南大部、西藏中西部、陕西北部等地偏多2~5成。云南、新疆南部等地偏少2~5成。

根据4月气候趋势预测,有三方面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沙尘、雾和霾对公众健康的不利影响。冷空气活跃期我国北方遭遇沙尘天气的风险较大,影响大气环境、户外施工、人体健康及出行安全等,建议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冷空气间歇期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地可能出现的阶段性雾和霾天气,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易患呼吸道等疾病,需加强防护。

二是防范雨涝风险。湖南、江西降水局部有中等雨涝风险,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以及城乡内涝等。

三是防范倒春寒、晚霜冻、雪灾及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上旬冬麦区有遭受倒春寒和晚霜冻的风险,建议采取措施提高麦苗适应冻害能力,做好农业保温设施的准备和加固。西藏南部需关注雪灾影响,建议提前储备粮草,针对设施农业采取防风加固和防寒保暖等措施,并做好交通、电力、通讯等应对雨雪冰冻天气的防范。四川南部、云南干旱将持续或发展,建议抓住有利天气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蓄水保水工作,并做好火灾防范。

方翔:第三是未来十天(4月5日-4月14日)天气趋势预报。

降水方面:未来10天,南方大部地区及东北地区东部及西藏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10~40毫米,其中江南和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50~70毫米,上述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多3~6成。

气温方面:未来10天,新疆北部、内蒙古、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江淮、江南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

主要天气过程:

5日,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9-11日,江南、华南西北部及贵州等地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部、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4~8℃,东北地区有小雨雪天气。

13-14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

最后是3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3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47万条,其中,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2.42万条。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数量比2月增加38.0%,其中冰雹、沙尘暴预警信息比去年3月明显增加。

王亚伟:好,谢谢方翔先生,下面由我为大家做中国气象局信息服务保障安排情况工作的介绍。

王亚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我国气候年景为一般到偏差,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气候风险较高,中国气象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加强组织领导,统筹部署安排,抓好汛前各项准备,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

今年汛期气象服务保障部署安排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工作安排立足于"早"。2月17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按照"组织、制度、装备、技术、人员、应急"等"六到位"标准,全面进入备汛状态。3月2日,召开七大江河流域气象保障暨汛期预报服务工作部署会议。3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重点做好防汛抗旱、粮食安全、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重大工程、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等6个领域的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级气象部门全面进入汛期工作状态。目前,已制定6个工作方案,印发4项工作通知,对汛期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等业务工作以及技术保障、机制保障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是部门联动立足于"广"。针对汛期自然灾害多灾种并发多发的实际情况,按照"主动、互动、联动"的"三动"要求,广泛联合相关部委,共同推进汛期各项工作。3月27日,中国气象局邀请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举行2023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共同研判今年汛期全国气候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同时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建立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森林草原火险联合预警发布机制,会同农业农村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共同做好粮食安全、交通保畅、和能源保供各项工作。

三是汛前准备立足于"细"。为了确保气象装备设备、平台系统、人员队伍以最佳状态投入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中国气象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汛期气象服务准备和汛前检查的通知》,细化检查整改标准,以建立"检查台账、问题台账、整改台账""三本账"机制为主线,组织各级气象部门在汛期到来前,对照30项具体要求,全部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问题,逐项拉条挂账,"一题一策"明确整改措施,确保各地入汛前全部销号,不留尾巴。近期,中国气象局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各地汛期气象服务保障一线,对各项工作进行实地检查。

四是服务响应立足于"快"。各级气象部门对照汛期气象服务保障要求,组织开展汛前练兵,按照"反应快、服务快、传播快"的"三快"标准,第一时间传达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批示要求,做好面向各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气象服务保障,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广泛、快速传播权威气象信息,让公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掌握,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有效应对灾害,争取更长准备时间。

王亚伟:下面请臧海佳先生为大家介绍2022年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

臧海佳: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旨在更好地反映过去一年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热点、前沿研究成果和科技应用,体现气候变化科学、政策和行动间的支撑与互动,为传播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新认知,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经验参考。

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承办,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参与,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气候变化领域知名专家对候选科学事件进行评选确定。

"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是: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科学》等期刊发表气候临界点研究揭示气候变化风险;中国发布面向2035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联合国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万亿千瓦时;中国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掀起全民"双碳"科普高潮;中国具备天空地碳监测评估能力;欧盟实施系列科技创新战略加速能源转型。

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评选活动,是中国气象局系列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科普宣传工作重要组成之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做好评选和发布解读工作。谢谢。

王亚伟:谢谢臧海佳先生的介绍,下面有请郑江平先生做《2022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内容解读。

郑江平: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提供资源监测评估支撑,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组织编制了《2022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今天发布的年景公报主要分析2022年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情况和相对于近10年、30年平均资源量变化情况,下面我对公报内容做简要介绍:

一、2022年我国三北地区大部、青藏高原等地风能资源较好

从空间分布看,2022年,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和北部、青藏高原大部等地高空70米风力发电机常用安装高度的风能资源较好,有利于风力发电。

二、2022年全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小年景

与近10年(2012-2021年)相比,2022年,全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小年景。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较近10年偏小0.82%。重庆、福建、湖北、吉林70米高度风能资源较近10年偏好,上海、河北、云南、江苏、山东、海南、宁夏、北京等地风能资源较近10年偏差。

三、2022年我国太阳能资源西部地区优于中东部地区

2022年我国太阳能资源地区性差异较大,呈现西部地区大于中东部地区,高原、少雨干燥地区大,平原、多雨高湿地区小的特点。西藏大部、青海中部及北部等地年水平面总辐照量、斜面总辐照量均超过1750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四、2022年全国水平面总辐照量为近30年最高

2022年,全国平均年水平面总辐照量约1563.4千瓦时/平方米。为近30年最高值,与近30年(1992~2021年)平均值相比,偏大45.3千瓦时/平方米(3%),较近10年平均值偏大54.0千瓦时/平方米(3.6%),较2021年偏大70.0 千瓦时/平方米(4.7%)。

2022年,全国平均光伏发电年最佳斜面总辐照量约1815.8千瓦时/平方米,较近30年偏大40.8千瓦时/平方米(2.3%),较近10年偏大50.8千瓦时/平方米(2.9%),较2021年偏大67.1千瓦时/平方米(3.8%)。

关于2022年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更多详细内容及数据,请关注《2022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如有采访需求,可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联系,我们将安排专家接受采访。谢谢!    

王亚伟:好,谢谢郑江平先生介绍。

我们第一个介绍环节到此结束,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提问之前各位记者通报一下自己来自哪家新闻单位,现在开始进入提问环节。

新京报记者:我是来自新京报的记者,想问一下刚才专家在发布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南方多地已经出现了强降雨的天气,有些人觉得今年的汛期是不是要比往年来的早一些,请问情况是这样吗?另外还想请教专家,未来一周内,我国哪些地方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谢谢。

王亚伟:谢谢新京报记者的提问,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请国家气象中心方翔先生回答。

方翔: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非常关心什么时候入汛,一般情况下,我国华南地区是最早入汛的地区。

3月下旬以来,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还伴有明显的强对流天气。3月26日,广东达到入汛标准,标志着今年华南汛期的开始。相较于4月9日的华南历史平均入汛时间,今年属于入汛偏早的年份,有记录的历史最早入汛年份是1983年,入汛时间是3月1日。

预计未来十天,南方地区有2至3次降雨过程:5日,江西中部、浙江南部、福建、广东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9-11日,江南、华南西北部及贵州等地有一次中到大雨过程;13-14日,中东部地区还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这几次降雨过程都会伴有明显的雷电天气,局部地区还会有短时强降雨、冰雹或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王亚伟:好,谢谢方翔先生的回答,下面接着提问。

东方卫视记者:我是东方卫视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去年干旱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今年根据目前的预测,汛期还会发生干旱的情况吗?谢谢。

王亚伟:我们请国家气候中心的袁佳双女士做解答。

袁佳双:今年,长江中游还会发生阶段性的气象干旱,强度大概是中等或者以上,但是强度弱于去年。所以,相关地区的气象部门将抓住有利的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水库的蓄水保水工作,合理开展用水调度等,这些措施将很好地缓解干旱对农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谢谢。

王亚伟:这个问题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去年夏季,我国南方遭遇长江全流域性的高温干旱天气,对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全流域性的高温干旱天气几率是偏低的。国家气候中心公众号发布汛期气候预测,请各位媒体关注一下国家气候中心的公众号,了解相关情况,谢谢。

下面接着提问。

中国能源报记者:您好,我是中国能源报的记者,因为我刚刚看了咱们刚刚发布的公报,里面提到去年是我国平均年水平量是近30年最高的情况,而且2022年的夏天也出现了极端罕见的高温天气,我想问一下,面对这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还在不断的发展,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这种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

王亚伟:谢谢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郑江平先生做解答。

郑江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能源的稳定保护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近年来,根据能源行业的服务需求,气象部门也针对台风、暴雨、雷电、暴雪、覆冰等对能源电力行业产生影响的气象灾害开展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同时也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关键时段提供了针对性的气象保障服务。面向“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与能源电力部门的合作,围绕多能互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及密集输电通道建设等重点发展方向与开发领域等不同环节,从规划设计到调度运行充分考虑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险,发展不同场景下精细尺度的气象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能源电力部门的联合会商以及应急联动的机制,为国家能源体系的建设,为我们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保障。谢谢。

王亚伟:谢谢,下面请媒体继续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2022年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提到了气候临界点,我想问一下,气候临界点为什么受到气候变化的特别关注。

王亚伟:请袁佳双女士做答。

袁佳双:气候临界点指的是气候状态从一个稳定的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阈值。所以,当气候临界点突破以后,气候状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有时候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目前,科学家已经识别出多种接近或者达到临界点的气候状态,如大西洋洋流的减弱、北极海冰融化、澳大利亚珊瑚礁的死亡等,这都是极端气候的状态,可以说气候系统临界点的跨越会引发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又会导致潜在的灾难性的影响。临界点的影响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短时间内产生级联效应,给人类社会适应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从而对人类和自然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气候临界点目前来讲是科学界非常热门的研究点,也是全球面临最大的风险点。 “ 《科学》等发表气候临界点研究揭示气候变化风险 ”入选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充分反映出科学界和公众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风险的关注,也反映出对气候系统危险阈值到来的担忧。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砍伐与毁坏正在影响青藏高原的气候,两地的极端天气在气候变化影响下通过遥相关作用发生同步变化。如果亚马逊雨林达到一个临界点,它可能会导致青藏高原的温度和降雪受到永久影响,甚至也达到一个临界点。谢谢。

王亚伟:谢谢,下面继续提问。

中国天气网记者:中国如何响应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

王亚伟:这个问题请气候中心袁佳双女士解答。

袁佳双: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水文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我们可能会感到,现在特别容易受到极端灾害的影响。

中国在气象灾害风险综合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建立了可以稳定运行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系统”,成立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也推动亚洲多灾种系统建设。我们为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分享了中国防灾减灾的经验。下一步,中国还将继续响应联合国的倡议,加快构建气候安全的早期预警平台,强化应对新型的灾害风险能力,提升全面防灾减灾的水平,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早期预警的经验和借鉴。

王亚伟:谢谢,继续提问。

新华社记者:目前春耕春播的进度如何?有哪些天气已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后续需要注意防范哪些天气?谢谢。

王亚伟:谢谢您的提问。关于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方面的问题请国家气象中心方翔先生回答。

方翔: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下春耕春播进度。

目前,江南、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处在春耕春播阶段。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3月30日,全国已春播粮食7190多万亩,完成意向面积的7.6%,进度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早稻育秧过八成,已栽插过两成;中稻育秧过一成,西南地区零星栽插;春小麦、薯类已播近三成,春玉米已播5.8%,春大豆已播3.6%。

再来看一下春耕春播期间天气条件分析。

截至目前,春耕春播期间的天气总体有利。华南、江南、西南地区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土壤墒情良好,没有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利于水稻播种育秧和春玉米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但3月下旬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雷暴大风、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过程,春耕春播短暂受阻;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降水持续偏少、气象干旱发展,不利春播。西北地区3月以来回温快、光照正常,东部降水量有10~50毫米、部分地区50毫米以上,土壤蓄墒较充足,总体利于春小麦等作物播种出苗。

我们再看一下4月天气对春耕春播的影响。

预计4月,春播区大部天气较好,总体利于春耕春播和已播作物幼苗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北部等地降水对库塘蓄水和早稻移栽用水有利。但需防范部分地区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和阶段性低温对春耕春播的不利影响。建议春播区要根据天气和墒情条件,适时开展春播,并做好春管工作、培育壮苗,确保春播顺利进行。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王亚伟:谢谢方翔先生。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