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3年8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3年8月新闻发布会于8月3日(周四)10时举行。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李飞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发布会的内容包括:“七下八上”全国天气形势分析及防灾减灾建议;《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李飞: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主持人,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23年8月份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请到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首先,请贾小龙先生为大家介绍“七下八上”全国天气形势分析及防灾减灾建议。

贾小龙:大家好,首先我介绍一下7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候事件。

气温偏高,降水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7月,全国平均气温23.0℃,较常年同期偏高0.9℃;广西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海南、河北和云南为历史第2高;新疆淖毛湖(45.3℃)、河北井陉和河南林州(均为43.3℃)等2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2.2毫米,接近常年同期(121.7毫米);北京和河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3多,新疆为第2少;江苏灌云(348.2毫米)、福建福州(295.6毫米)等33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7月16日至8月1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72.1毫米,较常年同期(65.6毫米)偏多10%,为近10年最多;华北、黄淮、江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

贾小龙:7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8次暴雨过程影响我国。其中,26日-29日的过程强度达特强,受台风"杜苏芮"影响,福建、浙江等地累计降雨量350~800毫米,台湾屏东局地超过1400毫米;7月29日至8月1日,受"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影响,京津冀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累计降雨量400~600毫米,北京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局地超过600毫米,河北邢台临城县累计雨量1003.0毫米、北京昌平王家园水库738.3毫米。

二是台风登陆多,强度强。月内,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3个台风生成,其中2个登陆,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偏少,登陆个数偏多。初台4号"泰利"于7月17日以台风级(38米/秒)在广东湛江市登陆。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登陆福建晋江,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强台风级),登陆强度为建国以来登陆福建的第二强。

三是华北、黄淮等地高温极端性强。7月,我国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多。月内共发生两次全国型区域高温过程。其中7月5-16日,华北、华东东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大部等地最高气温达40℃以上,新疆吐鲁番48.7℃;北京、山西、广东、新疆、河北、河南、甘肃、辽宁等地共有12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超过历史极大值。

7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6.88万条,同比增加1.02%。台风、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422%、112%、38.5%、35.3%和18.2%。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大风、暴雨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年-2022年)同期发布数量最高值。

贾小龙:下面介绍八月上中旬(8月4日-13日)天气预报。

降水方面:未来10天,华南西部、江南、华北南部、东北地区东部及云南、西藏南部等地多降雨天气,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6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华南西部和西藏南部局地超过2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将偏多2~6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我国其余大部降水偏少。

高温方面:未来10天,新疆盆地、甘肃河西、内蒙古中西部有持续性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一般为37~39℃,部分地区40~42℃;我国中东部地区高温天气不显著。4-8日,华北南部、黄淮南部、汉水下游、江南西部等地先后有2~4天日最高气温为35~38℃的高温天气。

热带气旋方面: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强台风级)位于东海东南部海面上,将于3日夜间至4日上午,在浙江南部近海转向东北方向移动,未来趋向日本东南部,强度逐渐减弱。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还将有1个左右台风生成,目前看影响我国的可能性较小。

贾小龙:下面介绍8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8月,内蒙古东部局部、黑龙江大部、吉林、辽宁、浙江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福建大部、广东北部局部、广西大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局部、甘肃中部、青海大部等地偏多2~5成。陕西南部、四川中东部、甘肃东南部、西藏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5成。

气温方面:预计8月,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以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山西南部、陕西大部、河南、安徽西部、湖北、湖南北部、重庆、四川东北部、贵州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等地偏高1~2℃。

热带气旋方面:预计8月,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有4~6个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级)生成,接近常年同期(5.6个)到偏少;其中有2~3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盛行路径以西北行为主,同时也有北上、西行和近海转向路径,主要影响我国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根据8月整体气候趋势预测,有五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强降水、强对流及次生灾害。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东北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地区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8月仍是暴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期,阶段性强降水及其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雷、防雹工作,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做好重点人群避险转移工作,提前疏通沟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轻农田渍涝风险,加强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信保障等方面的防范应对措施,并关注洪水后的疫情防控及公共卫生健康防护。

二是防范华北、华东等地高温的不利影响。华北、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南东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等地高温(≥35℃)日数接近常年同期至偏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建议做好防暑降温、电力调度、户外施工安全保障等应对措施,继续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的准备工作。

三是华南和东南沿海注意防范热带气旋的不利影响。有2~3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华南或东南沿海,需要关注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风暴潮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好防台风各项应对工作。

四是防范西北等地的气象干旱。西北地区中北部、新疆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发展的可能性大,风险加大。建议加强塘坝、水库的蓄水保水工作,做好水资源合理调配,抗旱增墒,保障玉米等农作物的用水需求。

五是防范森林草原火险。内蒙古中西部、华北、新疆东部等地因温高雨少,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需做好预防预警和防火工作。

李飞:谢谢贾小龙先生的介绍,下面有请张兴赢先生为大家介绍《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的内容。

张兴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发生了高温热浪,上周世界多个气象机构发布报告称今年7月是地球12万年来最热的一个月份。在各地极端高温的同时,全球海面温度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在爱尔兰、英国周边海域都观 测到了显著的海洋热浪。南极海冰范围也创下了有卫星记录以来6月的历史新低。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 的气候变化,并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讲话,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极地一直以来被喻为全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它在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形成,南北两半球的热量、动量和水份交换中,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放大器,其气候和大气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天气气候及国民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来极地气候变化已经引起科学界、政府和社会和科学界的极大关注。国际社会意识到,极地 气候攸关人类社会发展,中国气象局作为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部门,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规划中瞄准了国家战略需求,大力推进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不断提升南北极地区 的气象观测和科学研究能力。

张兴赢:为使公众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极地气候变化状况,增加极地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了《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2年)》,首次以年报的形式对外发布,提供极地气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海冰、主要温室气体、臭氧总量等多方面 的最新观测事实措施和长期变化趋势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地反映极地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

2022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的重要结论性内容包括:

1.极地气温变化显著:北极在最近40多年来增温加速,其整体升温速率在1979到2022年期间达0.63℃/10年,是同期全球 升温速率的3.7倍。2022年,北极整体平均气温比较常年偏高1.10℃;南极气温相较于气候平均变化不大,但这并不意味可以 忽视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上南极仍以远超全球平均的速度在增暖。

2.海冰总体偏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极海冰范围经历了长期缓慢增长后在2014年开始快速减少,我国自主的风云三号极轨系列气象卫星资料显示,南极海冰范围2022年2月和9月的月平均值较常年平均偏小23.84%和2.96%,其中夏季海冰范围创历史最低值。北极夏季海冰持续快速消融,2022年9月18号北极海冰范围4.67X10的6次方平方公里,总体偏少。    

3.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从1984年到2021年,南北极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均呈稳定上升的趋势,与全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21年南极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年平均浓度为:二氧化碳412.01ppm,甲烷1839.28ppb,氧化亚氮333.27ppb,六氟化硫10.40ppt。北极大气二氧化碳417.78ppm,甲烷1988.36ppb,氧化亚氮334.75ppb,六氟化硫10.86 ppt。相较于2020年,平均浓度均明显升高。

4.臭氧总量在南北极呈现差异变化:2022年南极臭氧洞面积比去年略小,总体上延续了近年来的缩减趋势,其面积在1979 年以来排到第12位。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臭氧洞结束时间比过去40年都相对较晚。

气候变化年度系列评估报告是中国气象局打造的气候变化公共服务产品品牌,也包括我们多年来一直发布的气候变化蓝皮书、绿皮书以及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希望在座各家媒体持续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未来中国气象局将依据国家和社会需求,持续丰富产品种类,组织做好各类产品的发布和解读工作。

李飞:谢谢张兴赢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央广网记者:本轮京津冀强降雨实况和成因是什么?和台风"杜苏芮"有关系吗?本轮京津冀强降雨有哪些防范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极端天气的应对准备?

张恒德:7月29日至8月1日,京津冀等地出现历史极端强降雨过程,区域降雨过程强度超过了1996年"96·8"、2012年"7·21" 和2016年"7月18-20日"过程强度,为历史罕见。本次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持续时间长。本次过程从7月29日起开始,至8月1日结束,接近4天时间,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达83小时;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山西晋中,河南鹤壁及北京西南部等地连续两天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累计雨量大。北京西南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350~600毫米,局地700~800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达1003毫米(河北邢台临城县);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17万平方公里。

降雨极端性强。北京市平均过程降雨量276.5毫米和最大降雨量744.8毫米、河北省平均过程降雨量153.2毫米和最大降雨量1003毫米,均超过了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分别是1996年"96·8"、2012年"7·21" 和2016年"7月18-20日");河北和北京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3日累计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京津冀等地极端强降雨过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水汽条件充沛。第5号台风"杜苏芮"减弱后的低压环流携带充足的水汽与副高外围东南气流汇合,再加上第6号台风"卡努"远距离输送的水汽,两股水汽汇集直奔华北平原。二是高压系统阻挡。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大陆高压脊分别位于降水系统的东侧和北侧,两大高压系统合并形成高压"大坝",阻挡住降水系统的前行,导致京津冀等地出现长时间强降雨。三是山脉地形的抬升作用。太行山、燕山山脉的存在,迫使输送而来的水汽在山前受到地形动力抬升作用,更多水汽凝结成雨,增强了降雨的强度。

极端天气应对方面:本轮京津冀强降雨为历史罕见,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山区短时降雨强度大,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山洪、地质灾害,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给京津冀地区防范应对带来了严重挑战。

一是降雨强度历史罕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极高。据气象部门统计,这场降雨量达到了历年同期平均值的两到三倍,尤其是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等地的降雨量更大。最大累计降雨出现在河北邢台临城赵庄梁家庄,为1003.0毫米。在正常年份,邢台市一年的总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仅用两天的时间,邢台就下了相当于正常年份两年的雨。北京地区也有两站累计降水量超过700毫米,远超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极值541毫米。在这种极端强降雨的影响下,极易引发城市内涝和积涝,从而给交通运输、城市运行、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是山区短时降雨强度大,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难度大。此次强降雨过程雨势总体平稳,但山区局地小时雨强超过100毫米,河北邢台(31日2-3时111毫米)、北京丰台千灵山(31日10-11时111.8毫米)、大兴(31日16-18时)等地均出现1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平均降雨量大。村镇和山区在短时强降雨和过程雨量大的情况下,土质疏松,山洪以及塌方、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极易发生,防御难度大。

三是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京津冀整体防汛形势严峻。受京津冀地区持续降雨影响,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潮白河下游及北运河等子流域面雨量达150毫米以上,其中大清河子流域面雨量异常偏多,达311毫米,比"96·8"大洪水时的面雨量还要多100毫米。面雨量全线猛增,给各子流域带来极大防洪压力。

建议随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我的回答就到这儿。谢谢!

李飞:感谢张恒德先生的回答。继续请记者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过去的半个月,感觉全国的天气舞台异常"热闹",这是否与厄尔尼诺有关?目前厄尔尼诺的发展情况请简单介绍一下。

贾小龙:过去的半个月,全国的天气舞台异常"热闹",主要与台风活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天气尺度系统从6月份开始有关,与目前厄尔尼诺状态的直接联系不大。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上升,将于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对秋冬季会产生影响。

李飞:感谢贾小龙先生的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不久台风"杜苏芮"登陆我国,第6号台风"卡努"正在东海海域活动,目前,今年看起来,台风来得晚但却集中,预计未来一周还会有台风影响我国吗?

张恒德: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于7月28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31日下午发展为超强台风级,8月2日上午移入东海海面,15时减弱为强台风级;3日9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玉环市东偏南方大约370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预计,"卡努"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将于3日夜间至4日上午,在浙江南部近海(123.8E附近,最近海岸线250公里左右)转向东偏北方向移动,未来趋向日本东南部,强度逐渐减弱。

受"卡努"和季风共同影响,8月3日白天至7日白天,北部湾、南海大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长江口区、杭州湾、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台湾岛沿海将有6-8级、阵风9-10级的大风,其中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风力可达9-12级、阵风13-14级,"卡努"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有13-15级、阵风16-17级。3-5日,台湾岛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还将有1个左右台风生成,目前影响我国的可能性较小。

李飞:感谢张恒德先生的回答。

新京报记者:截至目前,我国还有哪些地区长时间承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国西北、华北部分地区的旱情是否有所缓解?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对于农业影响程度如何?

张恒德:截至目前,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新疆盆地地区、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最高气温一般有35℃~38℃。未来10天上述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棉花、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以及水果、蔬菜等遭受高温热害风险较高,影响棉花的花铃生长、春玉米授粉灌浆及马铃薯、水果等果实膨大。

受台风"杜苏芮"北上环流影响,华北和黄淮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农业干旱缓解,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等地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目前仅山西西南部、陕西东北部、内蒙古中部、甘肃河西等地局部地区仍存在轻度旱情,范围较小。

预计8月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西南部高温少雨,山西西南部、甘肃等地旱情可能持续或发展,高温干旱对玉米开花和授粉结实不利,可能影响局地单产提高,也不利于马铃薯、大豆及果蔬等正常生长,从全国范围来看,影响有限。

李飞:感谢张恒德先生的回答,继续下一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刚刚专家向我们介绍了极地气候变化的情况,能否举例说明极地气候变化已经产生了哪些影响?

丁明虎:谢谢,刚刚张兴赢副司长提到了,极地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之所以是稳定器,是因为南北极地区有非常多的积雪、冰盖、海冰和冻土,也就是冰冻圈。冰冻圈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将能量储存在冰雪之中,直至其融化,所以它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器。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北极海冰快速消融、格陵兰冰盖融化、冰架崩解加剧;西南极地区也朝着类似北极的方向在变化发展;东南极地区相对比较稳定。这些现象已经导致极地生态系统发生显著改变,比如说磷虾的高产区受到南极海冰变化影响发生了迁移;极地影响也已从极地扩散至全球,比如说近年来中低纬度的极端天气变强,比如2020/2021年冬季的霸王寒潮,北京、山东、河北等省份56个台站的最低气温破历史纪录,南方部分地区出现降雪,这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这次事件就和北极的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一个极地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就是北极航道的逐步开通,北极东北航道目前已允许商船在夏季通航,使得东亚和北欧的海上航程缩短了大约40%到50%,这对全球经济和航运都有重大影响。

李飞:感谢丁明虎先生的回答。

CGTN记者:目前,中国气象局在南北极地区有哪些气象站?这些站点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丁明虎:中国极地考察是从1983年到1984年开始的,总体上是在国家海洋局也就是现在的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的总体领导和保障之下。中国气象局自1981年开始,就开展南北极气象的观测和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气象局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澳大利亚南极局等国内外单位,在南极联合建设了20多个气象站,其中8个已成为国家基本站,比如说中山气象台、昆仑气象站;20多个站看起来不是很多,但是目前全世界在南极地区目前大约有160个气象站,我们国家的数量排到第二,我们在南极观测已经达到16年,发展速度仅次于美国。我们在北极地区,在北极黄河站也就是斯瓦尔巴群岛、格陵兰冰盖、北冰洋浮冰区等区域也建设了一些气象站,在北极地区是和其他国家合作开展观测,总体数量比南极少一些,但可以与其他国家的监测站开通数据共享通道。

这些站点开展包括气象、辐射、臭氧洞、温室气体等多方面的观测,长期持续观测,为我们认识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状况提供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数据,支撑了我国在大气、海洋、冰冻圈等学科的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数据共享,支撑了其他国家的南极、北极的监测、研究,提高了极地预报能力,也为我国极地考察提供了保障。另外,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因为南极、北极对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作为少数有能力在极地超低温地区开展长期观测的国家,我们自己观测,为全球气候治理,正确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智力,体现了中国的社会担当。我的回答就到这里。

李飞:感谢丁明虎先生的回答,也感谢各位记者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