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3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3年12月新闻发布会于12月1日(周五)10时举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全文杰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张雪芬、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发布内容包括: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12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2023)》。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全文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全文杰,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23年12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张雪芬女士,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先生。下面先请章建成先生介绍11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12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

章建成:大家好,我就11月份天气气候特征以及12月的气候趋势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11月全国平均气温4.0℃,较常年同期偏高0.6℃。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至4℃,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云南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

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21.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吉林、黑龙江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辽宁为第二多。

章建成:11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11月发生6次冷空气过程,频次总体偏多。11月以来(11月1-29 日),共有6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较常年同期偏多1.7次,其中6-7日和23-25日达到寒潮级别。

二是华西秋雨开始偏早,结束偏晚,持续时间偏长,降水总体偏多。2023年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0天,于11月16日结束,较常年偏晚13天;秋雨期共85天,较常年偏长24天。8月23日至11月16日,华西全区平均雨量287.0毫米,较常年(198.5毫米)偏多44.6%。

三是西南地区东南部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11月以来,西南地区东南部气象干旱再度发展。截至29日,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和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四是10月末至11月初我国中东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出现较大范围霾和大雾天气。其中京津冀地区出现了重度霾,在辽宁、江苏、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出现了大雾天气。

章建成:1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03万条,同比降低12.2%。霜冻、海上大风和暴雪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3.4倍、96.6%和91.2%,寒潮和大雾预警信息同比分别降低28.6%和60.2%。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息109条,较历年(2017-2022)同期发布数量平均值增加158.5%。

章建成:下面介绍未来十天(12月2-11日)天气预报。预计未来10天,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总体偏弱,其中5-6日及9日前后两次冷空气活动将使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北东部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3℃,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

降水方面,除了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外,我国北方其余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南方地区降水后期有增多趋势,其中江淮、江南、华南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可达10-2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5毫米。

下面介绍12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12月,东北地区中北部、华东、华中、西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是偏多的。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东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等地偏多2到5成,全国其余区域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新疆偏少2到5成。

气温方面,预计12月,除内蒙古东北部、吉林北部、黑龙江、西藏大部、青海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至1℃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中西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东北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东北部、陕西、甘肃、青海东北部、宁夏、新疆北部等地气温偏高1~2℃。

冷空气方面,预计1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4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上旬前期(偏强)、上旬中期(中等)、中旬前期(中等)、下旬中期(偏弱)。整体和历年强度基本持平。

根据12月气候趋势预测,有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防范阶段性雨雪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华北南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存在阶段性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清雪除冰工作,保障交通运行和能源供应安全;南方农区需密切关注短临天气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霜冻灾害,加强田间排水排涝及水资源管理,防范持续阴雨寡照天气造成土壤过湿出现渍害。

二是北方和高原农区牧区需做好防风抗风、防寒保暖工作。受冷空气过程影响,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气温偏低,降水(雪)偏多,存在阶段性大风、低温和雪灾风险。建议北方和高原农区、牧区提前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风抗风、防寒保暖准备以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三是京津冀及汾渭平原需关注雾或霾天气的不利影响。冷空气活动总体偏弱,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雾或霾天气,需关注其对人体健康、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建议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源防控部署。此外,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提示,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也提醒公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我的通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全文杰:谢谢章建成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张兴赢先生介绍《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以及2023年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

张兴赢: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12期)》。温室气体减排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昨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本次大会将开展《巴黎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次全球盘点。11月15日中美双方发表了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两国元首在会谈中强调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共同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未来全球将在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合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11月15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2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与之呼应的是今天发布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是中国气象局服务于双碳战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服务产品,这也是中国连续第12年发布中国的温室气体监测情况。今天发布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观测与分析。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指出,2022年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记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17.9±0.2ppm、1923±2ppb、335.8±0.1ppb,相比2021年,2022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幅约2.2ppm,大气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增幅分别达16ppb和1.4ppb。报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化前平均水平高出50%,这也是首次超过50%,但其增长率略低于前一年和前十年的平均值,这是非常好的消息,这很可能是由于碳循环的自然、短期变化造成。尽管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关于碳循环以及海洋、陆地生物圈和多年冻土区的碳通量仍存在一定不确定因素。因此,今年6月第19届世界气象大会批准建立新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计划,我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计划把所有天基和地基观测系统以及建模和数据同化能力集中在一起,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可操作的框架,以便能够说明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自然的源和汇究竟多少?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的实施提供重要信息和支持。

二是中国温室气体浓度观测情况。

中国气象局在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协调中国区域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高精度观测。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显示,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为419.3±0.2ppm、1979±0.6ppb、336.5±0.2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浓度较2021年度增幅约2.3ppm,与全球增幅基本持平,过去10年平均绝对增量为2.16ppm,低于全球同期增幅(2.46ppm)。我们利用卫星遥感做了监测,显示2022年中国陆地区域年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明显低于过去10年(2013-2022年)平均绝对增量。

另外,甲烷浓度较2021年增幅约14ppb,略低于全球同期增幅(16ppb)。2022年度我国6个区域本底站的二氧化碳、甲烷浓度与2021年度相比大多呈现增加趋势。

中国气象局非常高度重视温室气体监测工作。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瓦里关建立了全球大气本体观测站,陆续建成了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观测,形成了观测-运行监控-维护标校-质量控制-应用分析等于一体的温室气体本底观测业务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开展甲烷观测,2009年起逐步在其他区域本底站建立在线观测业务,积累了我国最长序列的高精度甲烷观测资料。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建成117个高精度温室气体观测站。为了进一步强化全球温室气体监测能力,2016年起,我国陆续发射了5颗具备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能力的卫星。19日启动了面向碳盘点的下一代全球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

未来,中国气象局还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并辐射全球主要纬度带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并计划于2025年发射风云3号气象卫星08星,这颗星将搭载更高性能的全球温室气体监测仪器。下一步,我国将基于先进高精度的天空地一体化的全球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来支持和发展完善我国自主的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撑系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顺利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科技支撑。

以上就是关于温室气体公报发布的内容。

张兴赢:下面我继续发布《2022年全球及中国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这是中国气象局第二年发布全球气象科技论文的统计报告,推出这一决策服务产品,是中国气象局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发布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2022年全球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2022年全球共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17855篇。较2021年的18649篇减少了4.3%。发文量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

2022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的主要产出机构中,发文量排名前三的均为中国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机构中,有7个来自美国,6个来自中国,2个来自法国。

2022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属性,这也是“气象+”非常好的体现。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多学科、水资源、天文天体物理、海洋学、航空航天工程、地球化学物理、环境研究、农学和林学是排名前十的交叉学科。

2022年,国际气象科技论文影响力持续增长。高被引论文可以帮助锁定某一学科领域中的突破性研究。2022年全球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105篇入选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和瑞典。

Q1(一区)期刊是上一年度影响因子排序前25%的期刊,是最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期刊。2022年,全球在Q1期刊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6892篇,其中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发文量排名前五。

2022年,全球在Nature、Science和PNAS三种综合性高端期刊上共发表气象科技论文55篇。

二是2022年中国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2022年,中国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数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产出最多的国家。去年中国是第二名,美国是第一名。2022年中国共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6047篇,占全球发文总量的33.9%。

2022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Q1期刊论文数量均排名全球第一。2022年,中国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55篇入选高被引论文,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在Q1期刊发文2580篇,同样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在Q1期刊发表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

2022年,中国继续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2022年中国发表的国际气象科技论文中,有2153篇来自国际合作,占总发文量的35.6%,其中与美国的合作论文967篇,占中国合作发表论文总量的44.9%。

三是关于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我们每期的报告都要聚焦一个专题研究开展态势分析,去年是针对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研究的态势进行了专题分析,去年发布的时候聚焦数字电子预报芯片,今年我们围绕中国气象局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需求,报告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研究态势。

2000-2022年,人工影响天气主题论文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0-2022年,全球共发表人工影响天气主题论文824篇,共分布在67个国家(地区)。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印度、以色列、德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3个机构的发文量位列前三。

其中数值模拟、云微物理过程、播云催化等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研究热点。播云催化、数值模拟、参数化、云微物理过程、气溶胶、气候变化、对流云、雷达、干旱和催化剂是近5年人工影响天气领域排名前十的研究热点。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水平的气象科技是应对愈加频发的全球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有力支撑,全球迫切需要加强气象科技的基础研究,联合开展气象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气象科技论文是地球大气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产出指标,体现着本领域原始创新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编制这一报告正是深化我国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未来,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对全球气象科技论文产出质量进行追踪,特别对高质量的论文产出进行追踪,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气象科技创新态势,为增强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提供更多信息支撑,推动气象科技的高质量发展。谢谢!

全文杰:谢谢张兴赢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提问前通报一下来自哪个单位和媒体机构,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谢谢主持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在厄尔尼诺、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今冬是否会出现极端严寒?南方是否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雨雪灾害?

贾小龙:首先谢谢您的提问。我首先介绍一下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的最新监测。据我们监测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经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期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峰值强度在1.5°C至2°C之间,强度为中等,类型为东部型,并会持续到2024年春季。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预计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温起伏较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但是出现大范围极端严寒的可能性较低。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水汽输送通常较为丰沛,配合冷空气南下,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天气。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出现类似2008年年初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小。

全文杰:谢谢贾小龙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央广网记者:谢谢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提问。前不久东北地区经历过数次强降雪天气,预计今年北方冬季降水情况如何?会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贾小龙:11月,东北地区经历了比较明显强降雪过程,东北地区大部分的降水都是明显偏多,气温较常年相比明显偏低。预计今年冬季,东北南部、内蒙古东南部、华北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冬季后期(2024年1-2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次数偏多,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新疆北部、青海南部、西藏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天气过程,内蒙古、新疆、畜牧业出现冻害、白灾或大风灾害;北方地区的供暖用能需求可能高于历史同期,并出现阶段性用能峰值。所以,我觉得对于公众而言,需提前做好冬季防寒保暖所需的能源调配、物资储备及卫生应急准备工作。我就简要回答这些,谢谢!

全文杰:谢谢贾小龙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新京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新京报记者提问。想问一下专家,今年以来冷空气活动和常年相比有什么特点?谢谢!

贾小龙:谢谢!11月是我们国家冷空气比较活跃的月份,刚才章建成先生也有介绍到,11月份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有6次,较常年同期偏多1.7次,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大部、内蒙古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云南气温达历史同期第二高。我们国家冷空气除了夏季,在其他的月份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活跃的,主要集中在1-5月和9-12月。

今年以来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有29次,较常年同期偏多3.7次。其中,上半年1-5月有19次冷空气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3.8次,9-11月有10次冷空气过程,接近常年同期。11月以来较常年同期偏多1.7次,所以总体来说,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体来说次数偏多。寒潮也比较频繁,今年1月中下旬,有连续三次寒潮天气过程,今年冷空气阶段性变化非常明显,这是我对于今年整体冷空气总体的特点的介绍,谢谢!

全文杰:谢谢贾小龙先生的回答,继续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气象部门未来将如何布局温室气体监测网?谢谢!

张雪芬:谢谢您的提问,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我们温室气体观测网的建设,中国气象局是我国最早在大气本底站开展温室气体业务观测的部门,十四五期间,中国气象局计划在全国16个气候关键观测区增补11个大气本底站的建设,现正在推进开展观测试验等相关工作,相信通过大气本底站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和完善我国在本底温室气体方面的监测能力。

第二个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气象局还计划在我国主要的地市级以上城市以及气候代表性比较好的地区,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的高精度在线观测和通量观测,同时有针对性推动以甲烷为主的,非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观测,来满足我国碳中和评估监测系统需求。

第三个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在计划发射的风云三号H星上搭载温室气体探测仪,实现二氧化碳和甲烷探测幅宽和精度的提高。

第四个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气象局加强现有已经建设的国家级和省级温室气体观测网的技术支撑和运维保障,进一步从装备保障、运行维护、计量标校、数据质量控制多方面促进站网提质增效。我的回答结束!

全文杰:谢谢张雪芬女士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谢谢主持人,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2022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低于近十年平均增量,这一现象能否说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减少呢?谢谢!

张兴赢:好,谢谢封面新闻的记者,确实从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用全球地面观测站的数据显示:2022年较2021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为2.2ppm,而过去十年年平均绝对增量为2.46ppm。我们刚刚发布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不仅能利用地面监测的结果,还使用了卫星的遥感监测结果,从刚刚发布的公报中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也可以看出,2022年全球年均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量是2.3ppm,也略低于过去10年平均绝对增量2.5ppm。可见无论从卫星还是地面观测结果来看,去年增量都低于过去10年增量。您刚才问到,是否足以说明是人类排放的减少?大家知道二氧化碳是长寿命温室气体,它能在空气中存活上百年,它在空气中浓度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排放源,二是大自然碳源和碳汇,比如说广袤的海洋、森林都可以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所以我们如果只是单纯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的话,二者的作用都有可能。特别是研究显示,在过去连续几年的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会大大地增加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公报也指出,很有可能今年这种增量的减缓和减小是自然变力造成的。刚才贾小龙先生也提到,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年照理让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变弱,也就是说如果它成立,2023年二氧化碳的增量有可能增加,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这个科学现象。

当前COP28正在迪拜如火如荼召开。盘点巴黎协定以来,各方面效果减排成效如何?在全球广为关注的关键节点上,无论是因为人类排放强度的降低,还是说海洋生命探索的增加,二氧化碳增幅的减缓都是全人类乐见其成的,也是未来全球共同努力的愿景,那就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和碳中和的愿景。谢谢!

全文杰谢谢张兴赢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科普时报记者:科普时报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气象科技论文年度报告的具体编制情况,气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报告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于玉斌:首先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客观的数据来源、权威的咨询专家、专业的编制团队,是一个报告真实可信的有力保证。本报告基于权威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力求达到客观、真实。年度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报告中“国际气象科技论文”数据主要来源于Web of Science平台核心合集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二是“国内气象科技论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这些数据库是学界公认的文献计量统计来源。

此外,报告编制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多方专业权威专家进行指导,包括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中心、科睿唯安以及中国气象局的相关专家,通过权威专家的参与和指导,我们从数据获取、内容分析等方面,对报告进行指导把关,确保其专业性。

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具体指导下,中国气象局干部学院从2014年开始承担《气象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编制任务,去年是首次公开发布年度报告。以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情报专家为骨干,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年报编制团队。 

从以上方面来说,本报告的结果,是真实客观的。但由于专业深度限制和数据来源等原因,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全文杰:谢谢于玉斌先生的回答,提问继续。

中国气象报记者:主持人好,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想问一下如何看待气象科技论文在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科技评价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谢谢!

张兴赢:谢谢气象报社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特别好,也是我想和记者朋友说一下的问题。我自己在此前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长期都在科研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对科技论文和科技创新工作有切身的体会。

科技论文是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和研究发现的高度凝练和总结,可以说是人类非常宝贵的科学财富,也是促进全球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所以科技论文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

前些年,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等方面确实存在片面追求科技论文数量、忽略科技成果质量的现象,背离了科技创新的本意。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大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破四唯”,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恰恰是要更加关注学术论文的质量,关注学术论文的更高价值与更高水平,如何作用于我们国际经济民生。所以这也是我们在“破四唯”之后建立新的科技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抓手。

今年3月7日,中国气象局出台了深化科研项目立项、科技成果以及科研立项评审、科技成果评价、科研机构平台与人才团队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破四唯、立新标,建立以业务为导向的科技“新三评”机制。引导气象科技人员发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加强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我们从去年起开始发布全球气象科技论文分析报告的初衷所在,谢谢!

全文杰谢谢张兴赢先生的回答,感谢记者们的提问,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