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4年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4年1月新闻发布会于2023年12月29日(周五)10时举行。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全文杰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发布内容包括:2023年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2024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元旦”假期天气预报)及服务建议。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全文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全文杰。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21年1月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下面有请贾小龙先生向大家介绍2023年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和2024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

贾小龙: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介绍一下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回顾。

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多。12月(1-28日),全国平均气温-2.8℃,接近常年同期。中东部大部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西部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月内气温起伏变化大。福建连城、江西安远等1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突破12月份历史同期极值。

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1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8%。中东部地区大致呈北多南少态势,河北、山西和内蒙古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

贾小龙:12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12月最强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12月以来,共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其中14-17日为全国型寒潮天气过程,综合强度为历史12月最强。

二是华北、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华北、黄淮、东北中部及内蒙古东部等地降雪日数达3~5天,部分地区超过5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5天。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积雪较常年同期偏深2~10厘米,部分地区超10厘米。山东文登22日积雪深度达74厘米,超过本站历史最大值,打破山东省气象观测站历史记录。

三是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12月5-9日,北方地区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

12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2.87万条,同比增加53.1%,环比增加33.1%。暴雪、低温、道路结冰、寒潮、霜冻等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495%、413%、156%、139%、56.0%,上述五类预警信息均为历年(2017-2022)同期发布量最高值。

贾小龙:下面介绍元旦假期及未来十天(12月30日-1月8日)天气预报。

预计元旦期间(12月30日-1月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仅30日新疆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辽宁局地有大到暴雪;30日早上至上午,华北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有雾和霾。元旦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4~6℃,东北局部地区下降8℃以上,并伴有4~5级偏北风,北方部分地区阵风6~7级。

贾小龙:预计未来十天(12月30日-1月8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前期势力不强,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其中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地区中部及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平均气温偏高2~3℃,新疆西北部、内蒙古、吉林偏高4℃以上。

降水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黄淮南部、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20毫米,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等地局部有30毫米以上。

主要天气过程有三次。

30日至1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江南东部等地下降8℃以上,并伴有4~5级偏北风,北方部分地区阵风6~7级。30日,新疆北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辽宁局地有大到暴雪。

4-7日,受冷暖气流的共同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南、华南中西部等地将自西向东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江汉、黄淮西部有雨夹雪转雪。

6-8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

贾小龙:下面是2024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降水方面,预计1月,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大部、上海、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湖北东南部、江西、湖南大部、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藏大部、青海西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龙江大部、江西大部、福建西北部、湖南大部、广东西北部、广西东北部、云南大部、西藏南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西部等地偏少2~5成。

气温方面,预计1月,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西藏、青海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新疆、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甘肃中北部、宁夏大部、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以上,其中新疆北部气温偏高1~2℃;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

冷空气方面,预计1月,中东部地区冷暖变化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4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是:上旬前期(中等)、上旬后期(弱)、中旬后期(中等)、下旬后期(弱)。

贾小龙:根据1月气候趋势预测,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气象服务提示建议。

一是南方地区需做好低温阴雨和霜冻灾害的防范措施。预计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多,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存在低温阴雨造成的土壤渍涝和霜冻灾害风险。建议南方农区做好田间排水排涝准备工作,防范土壤渍害,并做好对霜冻灾害的防范措施。西藏等地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建议高原农牧区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对雪灾的防范措施。

二是东北和华北等地需做好抗风、防寒保暖准备工作。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大风天气,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风抗风、防寒防冻准备,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三是京津冀及汾渭平原需做好对雾或霾天气防范措施。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地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冷空气活动间隙可能出现阶段性雾或霾天气,建议做好人体健康、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输对雾或霾天气的防范措施,环保部门做好污染源防控部署。

四是元旦假期关注出行安全。元旦假期出行活动增多,各地需关注低温天气对人体健康和道路交通的影响,注意出行安全。

五是元旦假期冰雪旅游提示。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地区积雪覆盖面积仍较大,其中,新疆北部、华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存在明显积雪,且雨雪、大风天气稀少,较适宜户外滑雪或赏雪景等冰雪活动。但需注意出行安全及防寒保暖。根据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滑雪气象适宜度预报结果显示,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地区的滑雪场均非常适宜滑雪。黑龙江北部、辽宁东南部、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区受雨雪天气影响,滑雪适宜度略偏低,为“较适宜”。

全文杰:谢谢贾小龙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封面新闻记者:截至目前,这个冬天相较于往年,是偏冷还是偏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贾小龙:12月以来,截至28日,全国平均气温是-2.8℃,接近常年同期。但是大家有一个深刻的感受,12月以来冷暖变化幅度非常大,有“过山车”的感觉,冷暖转换非常急剧。12月2日到13日,全国平均气温是历史同期最暖,之后是14日到24日经历了极端寒冷天气,25日开始全国气温开始回暖,进入偏暖的状态。总体来说,这种冷暖的变化非常剧烈。

从成因来说,12月份最强的寒潮和最强冷空气,主要是欧亚中高纬环流呈现经向型特征,乌山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引导西伯利亚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在西北太平洋遭遇异常强大的高压,形成较长时间的对峙,冷空气主体控制我国中东部并深入华南。在这期间,我国先后经历了一次全国强冷空气和一次全国型寒潮过程,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

到了12月下旬前期,欧亚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有所减弱,高压脊逐步控制我国,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明显减弱,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回升。

新京报记者:2024年1月,哪些地区或行业需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的影响?预计春运期间天气影响怎么样? 

贾小龙:刚才我已经简要介绍了1月份的天气气候趋势和关注重点。再从需要重点关注地区和行业的角度再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1月份有几个方面需要关注。第一是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大风天气,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风抗风、防寒防冻准备以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特别是农牧区,要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对雪灾的防范措施。

第二,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多,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存在低温阴雨造成的土壤渍涝和霜冻灾害风险。建议南方农区做好田间排水排涝准备工作,防范土壤渍害,并做好对霜冻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等地降水偏少、气温接近常年,在冷空气活动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要弱一些,可能出现阶段性的雾或霾天气,建议做好人体健康、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防范措施。

第四,在森林草原方面,预计1月,四川东部、贵州、重庆等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比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关于春运期间的天气,近期我们会组织相关部门专门对春运期间天气气候趋势和气象灾害影响作进一步分析研判。目前分析认为,春运期间,主要是2024年1月26日到3月5日,影响我国中亚东季风强度总体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弱,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整体上接近常年同期,但是冷暖起伏比较明显。降水方面,东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华东大部、华东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区降雪较常年偏多。所以,东北、华北和新疆等地还是要做好应对阶段性的强降温、强降雪的准备;南方地区需要防范阶段性的雨雪天气的影响。

央广网记者:12月我国北方多地都出现了降雪的情况,请问对于农业的有哪些影响?

章建成:12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两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其中华北、黄淮降雪区域高度重叠,北京南部、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和山东半岛地区,最大积雪深度10-20厘米,山东半岛局地超过50厘米。

降雪对农业影响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在弊的方面,强降雪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河北邢台、河南洛阳、山东半岛北部等地局地温室棚舍遭受雪压垮塌,雨雪天气以及积雪覆盖也导致温室棚内的光照减少,所以造成果菜生长延缓。在利的方面,降雪有利于华北、黄淮冬麦区增墒蓄墒,另外,降雪的覆盖保温作用明显,有效降低了冻害风险,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人民网记者:请问目前厄尔尼诺是否已经达到峰值,后续预计将如何发展?

贾小龙: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从2023年5月份开始,11月份进入峰值期。预计2024年1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在峰值附近小幅波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将是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期,峰值强度在1.5~2℃之间,属于中等强度的东部型暖事件。之后,厄尔尼诺事件会快速衰减,可能维持到2024年3月或4月,而后消亡结束。

全文杰:谢谢贾小龙先生的回答,感谢记者们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