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2024年9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2024年9月新闻发布会于9月5日(周四)10时30分举行。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主持发布会。出席发布会的专家有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王建凯、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明虎。发布内容包括: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9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我国8个气象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首批七十五年气象站;《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3)》。

视频直播

图片实录 更多>>

文字实录

王亚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9月新闻发布会。我是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亚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邀请到了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王建凯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先生、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星先生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丁明虎先生发布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贾小龙先生介绍一下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9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贾小龙:8月气温创新高,降水北多南少;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1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平均降水量97.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2%,空间上总体呈北部偏多、南部偏少分布特征;有14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北方地区;海河、辽河、松花江和黄河流域降水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8.5%;长江、淮河和珠江流域降水均偏少,其中长江流域偏少45.3%,为历史第二少,仅多于2022年。

8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是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月内,5次暴雨过程影响北方地区,101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阈值标准,辽宁羊山(241.2毫米)等14站突破历史极值。其中8月18-21日,辽宁葫芦岛地区出现1951年以来当地最强降雨,建昌县大屯镇大屯村最大过程雨量648.3毫米、最大日降水量638.8毫米,均超过辽宁省1951年以来历史极值,其中最大日降水量为建昌县国家气象基本站常年年降水量(549.1毫米)的1.16倍。

二是南方高温天气持续,极端性强。8月,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

三是长江中上游沿线气象干旱露头发展。8月,长江中上游沿线多地高温少雨,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月底,四川西北部与东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重庆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东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有中旱及以上程度气象干旱,贵州西部有重旱。

四是强对流多发散发,局地损失重。8月累计出现4次强对流过程,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损失较重。

8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7.36万条,其中高温、雷雨大风、冰雹等预警信息同比分别增加153%、47.6%、46.3%,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息为历年(2017-2023)同期发布量最高值。全国共发布红色预警信息3111条,其中高温红色预警信息发布1979条,占全部红色预警信息的63.6%,较历年(2017-2023年)同期平均值偏多163.5%。

介绍一下未来十天(9月5-14日)的天气预报。

未来10天,我国北方多降水过程,华南有台风活动,四川盆地、江南、江汉等地多高温。

降水方面:预计9月5-14日,北方和华南多阵雨。新疆沿天山地区、西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北部、黄淮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30-60毫米,部分地区80-110毫米,局地可达130毫米;江南东南部、华南以及云南、四川盆地西部、西藏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有30-60毫米,其中云南南部和西部、华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有80-120毫米,局地可达250毫米以上。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7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

北方有三次降水过程,以小到中雨为主,局地有大雨或暴雨,分别为5-7日、8-10日和12-13日。华南受台风“摩羯”影响,5-8日,华南和云南南部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台风的动态方面,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已于4日23时加强为超强台风,今天(5日)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广东徐闻东偏南方大约63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9.0度、东经116.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5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25百帕,十级风圈半径14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公里。预计,“摩羯”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将于6日下午至夜间在海南琼海到广东电白一带沿海以超强台风级(15-17级,50-58米/秒)登陆,7日凌晨移入北部湾海面,尔后趋向中越交界,强度逐渐减弱。中央气象台9月4日18时、5日06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高温方面,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9月5-14日,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将有5-10天日最高气温35-38℃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9-40℃,四川、重庆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3℃。

介绍一下9月气候趋势预测及相关服务建议。

降水方面,预计9月,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大部、华东东南部、华南大部、西北地区大部、西藏北部、新疆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北部、华南西部、新疆南部等地偏多2-5成。我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

气温方面,除东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中部、华中东部局部、西南地区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偏高1-2℃。

根据9月气候趋势预测,有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防范强降水及连阴雨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偏多,强降水及连阴雨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及对秋收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防范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可能出现的阶段性干旱。长江中游、西南地区中部及西藏南部等地温高雨少,气象干旱将有所发展,同时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三是防范西南华东等地高温热浪。西南地区东部、华东中部等地气温明显偏高,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

四是防范台风影响。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主要影响华南沿海地区。

王亚伟:下面请王建凯先生为大家介绍我国的气象观测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首批75气象站的相关情况。

王建凯:继百年气象站之后,我国发起世界气象组织75年站的认定,中国8站入选,率先创新示范。

8月14日,中国气象局收到世界气象组织函件,经系统申报、流程创新,中国气象局申报的嫩江、福州、沙坪坝、峨眉山、兴仁、张掖、崆峒、哈密等8个气象台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首批七十五年等级的百年气象站。

这是中国气象局在由世界气象组织发起的百年气象站认定机制基础上的创新,首创世界气象组织七十五年站的等级。此举有助于持续推进气象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将为后续全球该等级百年气象站的评选规范、技术审查、流程优化作出示范。

百年气象站是气候与生态的忠实记录者。2017年5月,在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第69次届会上,公布了首批60个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名单。2023年,世界气象大会第19次届会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的七十五年等级百年气象站认定机制,旨在让全球更多历史悠久的气象台站得到保护、持续推进气象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此次认定的8个百年气象站,包括黑龙江嫩江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9年,福建省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重庆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4年,四川省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建立于1932年,贵州省兴仁国家基准气候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国家基准气候站建立于1942年,甘肃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甘肃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建立于1937年,均满足运行时间七十五年以上、数据缺测率不超过10%(不含战争和灾害等影响)等10个评选条件。

8个站中,建站时间最久的是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该站于1932年7月建立,距今已有92年的历史。其观测数据对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的天气预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参与WMO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之一,曾为“驼峰航线”、汶川地震的服务保障提供重要气象数据支撑。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百年气象站在人文、科技、历史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逐渐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气象设施保护的良好氛围,探测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山东、云南等省出台文件或立法规定具有特殊地理位置、气象观测条件以及重要气象历史价值的气象站不可迁移,多地建立百年气象站保障机制,百年气象站历史文化素材挖掘、抢救、保护与利用等工作有序推进。谢谢大家。

王亚伟:下面请王金星先生介绍一下2023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的主要内容。

王金星: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常年略高0.05℃。南极半岛和西南极地区年均气温持续快速上升,2023年有3站秋季气温创历史第二高、7站创历史第三高纪录。7月7日极夜期间,南极点气温一日内飙升40℃,由-74℃增温到-34℃。东南极则出现冷异常,7月中旬至8月末,南极大部地区连续发生4次极端寒潮,维多利亚、威尔克斯等区域13个观测站点创造有观测以来最冷纪录;威德尔海A23a冰山脱离冰架,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成为世界上最大冰山。

北极地区增温放缓,仍经历了1979年以来最暖夏天,整体呈“陆暖海冷”分布。1979—2023年,北极增温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8℃/10年)的3.4倍。2023年北极地区年均气温为-9.19℃,较常年高0.97℃;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平均气温为-12.74℃、4.52℃、-7.09℃和-21.14℃,其中秋冬季节严重偏暖;按照区域来看,环北冰洋大陆地区特别是加拿大北部、巴伦支海-喀拉海沿岸,2023年偏暖幅度达到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加拿大北部地区异常高温少雨,导致严重干旱,诱发了持续5个月的野火,造成巨大损失;6月26日,格陵兰冰盖最高点气温达到0.39℃,超过了零点,造成冰盖大面积融化。

南极海冰持续快速减少,再创消融纪录,引起全球关注。2023年2月21日,南极海冰范围低至1.788×106平方公里,再次刷新2022年最低纪录;特别是南极海冰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保持低位,年累积海冰范围远远低于历史纪录。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最极端的事件之一。

北极海冰继续减少,但减少速度有所放缓。2023年最大范围为14.62×106平方公里,是历史第5低值,最小范围为4.23×106平方公里,是历史第6低值;受春季海洋气温影响,北冰洋海冰开始消融较晚,夏秋季高温导致冻结也同样推迟。

南极臭氧洞形成提前且持续时间明显延长,北极臭氧总量高于历史平均。2023年,南极臭氧洞提前了10天形成,9月21日达到单日最大面积2.6×107平方公里;受汤加火山喷发物质输送影响,南极平流层云偏多,使得南极臭氧洞持续到12月20日关闭。同时,北极极涡偏弱且平流层气温较高,抑制了北极大规模臭氧损耗,使得臭氧总量偏高。

极地地区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与全球变化趋势相似,均呈稳定的上升趋势。相对于2021年,极地地区大气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均有所升高;2022年南极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4.40ppm、1857.87ppb、334.72ppb和10.78ppt;北极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六氟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20.12 ppm、2004.02ppb、336.08ppb和11.28ppt,其中,南极和北极地区六氟化硫较2021年平均浓度分别上升0.38ppt和0.42ppt,均为历史最大增幅。

主要内容介绍完毕,谢谢!

王亚伟: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

新京报记者:近期,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地高温天气已经持续多日,当地及周边地区是不是已经出现了气象干旱?未来这样的高温还要持续多久?公众需要做好怎样的应对?

章建成:受持续高温影响,四川盆地中南部、重庆、湖北中西部、湖南北部以及安徽中部、江西北部、贵州西部等地目前出现中度气象干旱,局地达重旱。未来两周,我国长江流域中上游的部分地区仍多35℃以上的高温天气,四川盆地、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高温日数将有5-10天,重庆等地的高温日数将超过10天,四川、重庆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2℃。公众需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户外工作人员缩短连续工作时间,注意防范高温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热射病。

封面新闻记者:截至目前,华西秋雨的进展如何?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会给哪些地区带来较严重的影响?

贾小龙:根据目前的监测,截至2024年9月4日,华西秋雨尚未达到雨季开始的标准。华西地区的南北差异比较大,预计今年华西秋雨区北部开始日期较常年(9月12日)偏早,秋雨量较常年(126.4毫米)偏多1-3成;秋雨区南部开始日期较常年(9月9日)偏早,秋雨量较常年(189.5毫米)偏少1-4成。需关注秋雨区北部(包括陕西南部、宁夏南部和甘肃南部)强降水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乡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以及连阴雨可能造成的农田渍涝风险,关注阴雨天气对机收作业、作物晾晒、储存等的影响,防发芽霉变,保证秋粮品质;秋雨区南部(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以及陕西南部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将有所发展,建议做好塘坝水库的蓄水、保水工作,合理开展水源管理和调控,保障秋收秋种的用水需求,同时加强野外用火管理,做好预防预警和防火工作。

农民日报记者:北方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了秋收秋种的环节,9月天气对秋收秋种有什么影响?哪些地区需要注意?

章建成:9月中下旬,北方地区粮食作物将进入大范围的成熟收获阶段。北方大部地区9月以晴或晴雨相间天气为主,利于玉米、大豆、一季稻等粮食作物灌浆乳熟和成熟收获。

但9月上旬(9月5日至11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华北西北部等地多过程性降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区农田渍涝风险高,多雨寡照叠加农田渍涝使春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灌浆及成熟速度减慢,少部分已成熟的作物收获将受阻、秋收进度延缓;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青海需避雨抢收成熟作物、及时排涝降渍。

9月中下旬,预计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部、华北西北部等地遭受秋收连阴雨风险高,秋收进度可能偏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两年南极海冰减少持续创下新低记录,是否意味着南极海冰减少成为常态?南北极增温速率差异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丁明虎:的确,自2016年以来,南极海冰面积开始急剧减少,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些人可能认为南极海冰减少是否为成为常态,因为南极海冰面积非常大,变化非常不规律,在高点和低点上不断摇摆。最近这几年连创新的纪录,我们发现这些跟天气和气候的原因都有关系。但是,判断南极海冰将来是不是依然这样持续的减少,还是很难说,很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开展研究,没有得到确定的一个结论,所以后面还得加强研究。

另外关于南极和北极的温度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北极地区是大陆包围了海洋,上面有很多海冰,海冰融化之后,由于海冰-反照率反馈等机制,使得增温增多。南极是海洋包围了大陆,140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上有平均2450米厚的冰,冰的体量特别大,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融化也相对缓慢一些,所以它的气候变化相对慢,这是南极和北极增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南北极温度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种温度变化会改变全球气候模式,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热浪、暴风雪和洪水,这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其次,南北极冰盖和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低洼沿海地区面临土地淹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甚至可能引起人口迁移。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当地的动植物生态,尤其是依赖冰雪栖息环境的物种(如北极熊和海豹)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

中国日报记者:欣闻我国成为首批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七十五年站的国家,我国目前有哪些世界气象组织百年站,下一步聚焦气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气象部门将有哪些积极作为?

王建凯:2017年5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首批百年气象站的名单。迄今为止,除了不久前入选世界气象组织的8个七十五年站,我国还有18个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包括徐家汇、长春、营口、呼和浩特、武汉、大连、沈阳、北京、南京、青岛、芜湖、齐齐哈尔、海拉尔、蚌埠、杭州和澳门大潭山、香港天文台、香港高空站。同时,我们参照世界气象组织相关要求,设立了中国百年气象站认定办法,目前已有762站获得中国百年气象站的称号。

长期气象观测资料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科学遗产,对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研等具有重大意义。气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气象领域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我们将争取百年气象站的保护提升到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与文物保护部门合作,加强对气象旧址和百年气象站的修复和保护,探索将相关台站列入政府文物保护范畴,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观测装备、书籍、记录进行收集、采集、整理和收藏,同时改善气象台站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台站气象文化内涵。我们也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们同行,到百年气象站观百年风雨变迁,见证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果。

王亚伟: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