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国气象局2025年6月新闻发布会。我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迪。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
首先,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先生介绍5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端午”天气预报和6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气象服务提示。
贾小龙:首先回顾一下5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5月(截至5月27日),我国气温偏高,降水总体略偏多但分布不均。今年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华中、西北等地;陕甘宁晋豫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有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和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气温偏高。全国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同期偏高0.9℃。除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西南地区中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2℃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华中中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甘肃西部、陕西南部等地偏高2~4℃。河南、陕西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湖北等地有28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春季历史极值。
二是南方出现多次较强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63.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8%。东北地区东部和南部、华北大部、华东中部、华南中西部、西南地区西部和东南部及内蒙古西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2~9成。北京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藏为次多。河北、北京、内蒙古、贵州等地有51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值,其中贵州息烽(169.0毫米)、河北怀安(84.4毫米)突破历史极值。月内,我国共发生5次较强区域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方,较常年同期(4.7次)略偏多。
三是陕甘宁晋豫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受多轮降水过程影响,南方大部气象干旱基本缓解,但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宁夏南部等地干旱持续发展。近期,北方旱区大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干旱出现缓和。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等地为重旱,局地特旱。旱情对农业及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是首次高温过程影响我国。5月19-21日,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其中河南林州(43.2℃)、河北峰峰(43℃)、沙河(42.9℃)等21个国家站出现了极端高温。河南中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出现干热风,干旱、高温、干热风叠加影响小麦灌浆。
五是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和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我国。月内,全国共出现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3次为强风雹型,主要影响华北和东北地区;4次沙尘天气影响我国,比2000年至2024年历史同期(2.7次)偏多,其中5月8-9日过程达强沙尘暴级别。
第二,介绍一下“端午”假日期间天气预报。预计“端午”假日期间(5月31日-6月2日),河北南部、山东北部、河南西部、广西、新疆盆地地区有2-3天日最高气温32~34℃晴热天气,其中广西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达35~37℃;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适宜。
青藏高原东部及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湖北东部、江南、华南北部及西藏东南部、安徽中部、贵州、云南东部和西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等地局部有大暴雨;上述地区并伴有局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与此同时,华北地区中北部、东北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6月2日至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部分地区有5~6级、阵风7~8级大风。端午假日期间,华北南部、黄淮东部、苏皖北部降水不明显或无降水。
第三,介绍一下6月气候趋势预测及服务建议。降水方面: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北部、华东中南部、华中西北部、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龙江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大部、上海、江西东北部、青海大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东北南部、华北东部、华中南部、华南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5成。
气温方面: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东北南部、华北东部、华东北部和南部、华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偏高1~2℃。
贾小龙:根据6月气候趋势预测,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防范高温热浪风险。华北东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需关注对人体健康及能源保障的不利影响。
二是防范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风险。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中南部、华东中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多,存在阶段性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及城乡暴雨积涝的风险。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交通运输、电力供应、通讯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三是北方旱区旱情将有所缓和。预计5月29日夜间到6月1日白天,甘肃南部、陕西大部、河南中南部等旱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以小到中雨为主,其中陕西南部,河南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6月北方旱区降水增多,旱情将会有所缓和。
四是关注森林草原火险。新疆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高温少雨,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较高,建议上述地区做好风险防范。
张迪: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东方卫视记者:端午假期临近,请问大家出行出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天气?结合天气来说,此时哪些目的地是比较好的选择?
张恒德:“端午”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其中,华北、东北中南部、黄淮东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大部等地旅游出行适宜度气象等级将达到“最适宜”或“适宜”等级,且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可达到“较舒适”以上,适合出行及户外露营等旅游活动。上述部分地区中午时段紫外线较强,公众户外活动时需适当采取防护措施,预防晒黑晒伤,同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做好旅游出行日程安排。
预计“端午”假日期间(5月31日至6月2日),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湖北东部、江南、广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河南西南部、安徽中部、贵州、云南东部和西部等地相继会出现较强降雨,旅游出行气象风险等级较高。建议公众出行时要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提前做好相关旅游出行日程安排和必要防范措施。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出行前要确认景区开放状态,切勿进入未开发或预警区域;徒步人员应尽量远离陡峭山坡与河道,若遇突发状况需及时求助。涉水游玩人员要尽量避免进入陌生水域,强降雨天气后不要进行漂流、游泳;乘船人员需检查救生设备,遵守安全规定,遇强对流天气须立即避险。
此外,河北南部、山东北部、河南西部、广西、新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地区有2至3天日最高气温为32~34℃的晴热天气,其中广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37℃。到上述地区游玩需关注高温天气对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做好防晒补水工作,避免中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南方地区的气象干旱发展程度如何?4月下旬南方多地频繁降水是否缓解了干旱?
贾小龙:年初受前期温高雨少影响,华南和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持续发展。1月22日,中旱及以上面积阶段性达峰,其中特旱69.6万平方公里。1月下旬后期至2月初,长江中下游大部干旱缓解,3月上旬南方大部地区干旱缓解。3月下旬以来,华南和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再次发展,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露头发展。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201.8万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均达阶段性最高。4月下旬以来,受南方地区多轮降水过程影响,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在5月上旬已基本缓解。目前,主要旱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北部等地,南方地区主要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有中至重度气象干旱。
光明日报记者:当前农业生产已进入“三夏”季节,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情况对其有什么影响?
张恒德:目前,农业生产已进入“三夏”大忙季节,“夏收”“夏种”和“夏管”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我国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收获。
5月下旬以来,西南、江汉、江淮、黄淮等麦收区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冬小麦成熟收晒;仅5月21-24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东部麦区出现较强降水过程,造成麦收进程短暂受影响。6月上中旬北方主产区冬小麦将进入集中机收阶段。预计5月31日至6月2日,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等气象干旱区将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有利于旱情缓和,局部麦收短暂受阻。未来10天,陕西中北部、河南西北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无明显降水,晴好天气利于加快麦收进度。
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三夏”气象服务工作,提前谋划部署,形成国省市县一体化联动服务机制,下发做好“三夏”气象服务工作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面向决策和公众开展分区域、分时段、“伴随式”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制作发布《全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通过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节目发布相关信息。同时,与农业农村部紧密联动,及时交流全国夏收夏种进度、农情、高影响天气影响预估等信息,开展农机e通伴随式气象服务,提醒跨区作业做好农机调度安排,联合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
澎湃新闻记者:截至目前,还未听到今年有台风编号、命名的消息,那么今年的首个台风是不是来的比往年晚一些?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张恒德:通常首个台风的多年气候平均值的生成日期是3月25日。历史上最早的首个台风生成于1979年1月15日(热带风暴“Alice”),最晚的首个台风生成于1998年7月9日(台风“Nichole”),去年第1号台风“艾云尼”生成于5月26日就明显偏晚。
截至2025年5月27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暂无编号热带气旋生成,较多年平均偏少2.3个。预计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概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今年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偏晚,导致热带辐合带上对流活动受抑制等气候异常因素有关。
红星新闻记者:最近华南地区“龙舟水”的情况如何?有什么特点?如何做好灾害的防范?
张恒德:过去10天,华南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80~150毫米,部分地区有180~200毫米,局部超过250毫米;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
未来10天,华南北部地区(两广中北部、福建)及广东沿海累计降水量有70~90毫米,局部有100毫米左右,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同期,华南其余地区累计降水量40~7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4成;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6月2日前后,华南西部和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需关注山区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