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场连线

全链条气象服务保障4280万亩小麦丰产——
江淮粮仓丰收背后有“隐形英雄”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江淮大地,麦香遍野。当前,安徽省小麦抢收已进入扫尾阶段,收获小麦4069.1万亩,进度为95.1%,全省陆续转入夏种。安徽气象部门围绕夏粮生产防灾减损、提质增效提供了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保障服务,确保江淮粮仓丰产丰收。

气象服务更智慧

5月31日,蒙城县气象局负责人带着农气人员来到小辛集乡辛集社区开展服务。金富家庭农场经营户孙凤君迎上来说:“预报越来越准啊!”

5月29日17时许,孙凤君在“惠农气象”App上看到将有大雨,彼时他刚刚收割完的30亩小麦正在晾晒。看到预报,他赶紧给小麦覆盖上塑料布,一直忙活到第二天3时。5时许,暴雨倾盆。“想想都后怕,这要是淋到了,一年辛苦就算黄了。”

5月27日,安徽合肥市小庙镇收割机作业场景。张晶 摄影

聚焦粮食安全智慧气象服务,安徽省气象局针对省内易发的春霜冻害、高温热害、涝渍害、干旱、连阴雨等,研究确定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建立小麦穗花期及赤霉病气象等级融合预报技术,在今年春季开展病虫害气象等级精细化预报。同时,成立农业气象服务专家组和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创新团队,以“卫星遥感+智能网格预报+农业气象影响评估”为着力点,实现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与卫星遥感地表分类或作物种植面积识别产品的融合分析,提升粮食作物服务精细化水平。

5月30日,颍上县红星镇金地专业合作社,省农气中心服务团队联合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测产工作。孙毅博 摄影

在麦收关键期,省气象部门还发挥农业气象服务专家的指导作用。5月30日至31日,省气象局专家团队联合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小麦测产。同时,建设气象科技特派员专家库,搭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科技特派员队伍,融合网站、手机App等多终端一体的全省科技特派员平台,引导农民科学有效防范农业气象灾害。

农机作业更高效

6月1日,濉溪县五沟镇大陈村种植大户张峰流转的400多亩麦田里,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五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李轶群介绍,今年小麦成熟后,镇村气象信息员及时转发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引导农户合理安排收割、晾晒、播种等,科学调配450台联合收割机,抢抓时机,加快收割进度,确保成熟一块、收割一块。

在服务“三夏”过程中,省气象局充分发挥安徽农网服务矩阵作用,为96.5万种粮大户、农机手等提供直通式服务。基于安徽农网微信、微博和“惠农气象”App,为74.8万用户滚动编发各类服务信息300余条;通过“农信通”直通式短信服务平台,每天面向21.7万用户提供两次短信服务;在农事关键期,安徽农网开设“春回大地暖 春耕春播忙”“夏收夏种正当时”等专题,提供直通式信息1100余条。

部门合作更紧密

自5月24日起,宣城市宣州区28.4万亩小麦陆续开始机械化收割,宣城市气象局与市农机管理局加强信息沟通,提供最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确保赶在降水前收割完小麦。

今年春播后,省气象局与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科学抗灾田管夺取夏粮丰收预案》,明确各部门联合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要求。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持续深化,3月9日,两部门联合部署春季农业生产及气象保障服务工作;4月21日,就农业防灾减灾等工作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时,两部门联合印发《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建立规范化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联合发布制度;强化技术合作,成立服务专家团队,实现气象实况和预报、小麦苗情、病虫情、土壤墒情等实时农情气象数据在双方业务服务平台的接入与应用;共同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5期、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产品4期,电视广播天气预报发布病虫害预报防控信息24期,联合开展17次田间调查、会商,组织专家在线上或线下开展培训40余次。目前,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均与本级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适时开展联合会商。

(作者:王兵 孙毅博 鞠晓雨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