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风采

宁波市气象局陆鋆:巨潮小浪花 且舞且奔涌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我是一名来自中国宁波气象局的港航气象服务官。”这是我在小短片里的第一句话。

2021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与天气”,宁波市气象局作为中国气象局下属机构,受世界气象组织(WMO)邀请参与相关活动。WMO官网的世界气象日2021专题页面发布了介绍宁波港航气象服务工作的短片,同时发布短片的还有来自巴西、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和美国的气象工作者们。全球各地的气象人通过此次活动分享他们与海洋相关的气象工作。

没想到这次短片拍摄,成为我入选WMO兼职专家的契机。2021年7月,在中国气象局的认可下,我被任命为WMO海洋气象和海洋学服务常设委员会(SC-MMO)海上安全专家组(EC-MS)成员。

2019—2020年,我被选拔为中国气象局海外培养科技骨干,赴WMO减灾与公共服务处(DPS)任初级专业人员(JPO),主要从事多灾种早期预警服务和气象信息协助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JPO项目就像播撒的一批种子,在国际合作舞台绽放出各种各样的花。

初来乍到——2021年11月,EC-MS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组内成员线上初次见面。与会专家不是业界“大佬”就是工作十多年的资深专家,我觉得自己像“麻瓜”混进了“巫师群”里。虽然心里有点胆怯,但我想,我的本职工作是为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提供气象服务,我的工作和中国的经济体量就能成为我的底气。于是我在发言时,除了介绍自己的新人身份,还着重介绍了我的工作内容。组长表示欢迎新鲜血液加盟,第一次参会就这样顺利结束了。

一次积极的发言——2022年2月2日,EC-MS第三次小组会议。正好是大年初二,我特地穿了件红色毛衣,并把摄像头背景调成北京冬奥会海报。前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小组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我有种感觉,如果继续做一个安静的听众,很可能会荒废如此宝贵的专家工作机会。于是,我在会前向WMO秘书处的中国同事和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方面的其他兼职专家求取了一些建议,明确自己可以参与的工作方向。带着准备好的想法,我在组长邀请自由发言时,主动表达了想要参与工作的意向。这次发言效果不错。

邮件的力量——2022年4月,我收到了副组长的一封邮件,大意是他通过外媒新闻了解到很多进港船舶可能因为疫情拥堵在港口,对我们如何为这么多船只提供气象服务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科普我们港口专业气象服务的好时机。当晚,我认真地写了一封回复信,说明春季是东海海雾高发期、频繁的低能见度天气也会造成进港拥堵,并且重点介绍了我们如何为港口提供精细化动态海雾影响预报等情况。副组长在回信中表示很高兴了解到这背后的气象服务故事。远隔重洋,邮件交流无疑是一种增进了解的好方式。

UN存在的意义——有一种说法,UN是提供一个“吵架”的地方。彼此争吵,总比隔阂甚至直接干仗好。世界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误解和偏见在所难免。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已50年,中国气象早已同世界气象融为一个整体。如何带着尊重与平等的心,在国际合作中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彰显中国风范和格局,是我将继续修习的课题。

2022年6月,随着原副组长升任为组长,我被任命为EC-MS小组副组长。我将参与海上气象服务产品规范制定、海洋预警发布准则等组内相关工作,还将协助组长承担组内管理和工作组间协调事务。新挑战也是新机遇,我将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经验、跟踪气象国际前沿发展、服务中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气象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贡献力量。

(作者:陆鋆 责任编辑:徐嫩羽)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