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综合观测司:高质量推进观测站网统一规划建设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整体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总体先进,部分领域领先。尤其是2017年以来,我国通过加强观测预报互动设计站网布局,被世界气象组织(WMO)誉为最佳实践。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提出,按照相关规划统一布局,共同建设国家天气、气候及气候变化、专业气象和空间气象观测网(以下简称“四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

  截至目前,我国现有的“四网”体现为近8万套、340余种型号装备,每日观测数据量达15T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气象观测系统。

  中国气象局明确,到2025年,将通过国家天气观测网消除重点区域观测盲区、短板,国家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覆盖主要气候区、涵盖主要气候变量,专业气象和空间天气观测网要基本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到2035年,建成“四网”,形成陆海空天一体化、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在空间范围、观测时效、观测要素三个维度,全球、地球圈层、重点区域三个层次,形成布局科学的现代化气象观测站网。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未来精密气象监测系统要以满足预报服务需求为目标,科学设计“四网”——

  国家天气观测网包括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网、国家天气雷达观测网、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网、国家地基遥感垂直廓线观测网,要围绕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完善相关站网建设,坚持以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和消除重点区域观测盲区为目标,形成与卫星遥感观测互补的、更加精细立体的国家天气观测网。

  国家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由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气候变化观测网和国家大气成分观测网构成,要以增强基本气候变量和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能力为重点,以支撑国家“双碳”战略为导向,建设国家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网。按照气温解释方差98%、降水解释方差90%的原则在全国布设217个国家气候基准站;按照50千米站间距的标准在全国布设2210个国家气候基本站;在国家气候观测网的基础上,在16个关键气候区各布设一个大气本底站。

  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包括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网、国家雷电观测网以及风能、太阳能、交通等其他专业气象观测网,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气象服务需求为着力点,拓展专业气象观测网。要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引导市场主体合作建设专业气象观测网;在由653个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站和70个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组成的国家农业气象观测网基础上,支持在高标准农田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分类建设区域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完善国家雷电观测网、建立部门间气象观测协调机制,构建风能、太阳能、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站(网)。

  国家空间气象观测网由天基、临近空间和地基三部分组成,包括天地一体、日地空间因果链基本覆盖、多要素分区的协同监测等,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目标,为重大航天任务提供准确的空间天气气候监测服务。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