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漯河市

夯基础 建机制 提能力 奋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王继周

  漯河市地处中原腹地,境内沙、澧两河交汇,历史上水旱灾害多发频发,是河南省洪涝灾害重点防范流域。漯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夯基础、建机制、提能力,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奋力书写漯河气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着力夯实三个基础。一是夯实气象监测设施基础。织密并优化站网布局,漯河现有各类自动气象站70余个,实现对各类气象要素和农田土壤水分的自动实时监测。今年以来,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X波段雷达、中部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等气象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夯实气象科技支撑基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与河南省气象局共建沙颍河流域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实验室;发挥漯河雾霾监测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推进气象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科技力量深度合作;与省气象科研所共同建设辣椒气象服务中心,打造“临颍辣椒”气候好产品品牌,推动气象赋能河南农业品牌新标杆。三是夯实基层防灾减灾基础。在县级“一流台站”建设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原则,建设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基地、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中心、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以及区域特色气象服务中心。

  建立完善四项机制。一是深化局市战略合作机制。今年7月,河南省气象局和漯河市政府开启第三轮局市合作,强力推进漯河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示范市建设,同时省气象局在政策、技术、人才、项目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先后出台《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助力漯河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漯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持续优化气象发展环境。二是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响应机制,推动气象预警融入应急管理、水利等多个部门专项预案;气象与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联合建立基于暴雨红色预警“五停”机制;推动递进式预报预警深度融入防汛指挥调度全链条。三是完善流域会商联防机制。推动沙颍河流域气象中心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修订沙颍河流域灾害性天气联防办法,打破属地防御思维,统筹调度上下游、左右岸相关部门,加强水文气象信息共享。四是建立领导干部培训机制。市委组织部将气象知识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宣传、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建立全社会气象科普和气象灾害信息联合发布和宣传机制。

  加快提升三项能力。一是提升精准预报服务能力。推动气象预报实现从站点、落区预报向智能网格预报转变,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30分钟,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覆盖率为95%;持续完善基于影响的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流程,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是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全面落实《河南省气象信息服务条例》《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管理办法》,压实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责任;加快建设城市内涝智能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组织全市15个园区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风险管理决策依据。三是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能力。将漯河气象科普馆提质改造纳入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实施漯河气象科技文化广场项目,打造全国优秀气象科普示范基地。发展基于新媒体、网站、手机App等的全媒体气象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漯河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纲要》部署,加大对气象工作的资金、项目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与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漯河力量!(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副市长)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