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清区

加快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筑牢武清经济社会发展天气防线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顾俊魁

  天津市武清区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位置,在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担负着打造区域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发展协同区、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重要节点,保供首都“菜篮子”、守牢“津沽粮仓”的重大责任使命。武清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谋划,全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落实落地,以高质量气象服务助推武清高质量发展。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推动重大气象次生衍生灾害多部门联合监测和综合预警,保障和改善气象基础设施运行环境,优化提升气象现代化监测能力建设,保证气象数据稳定、准确、连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站网现代化水平,根据业务和服务需求在具备建设条件的地点新建自动气象站和升级迭代原有自动气象站,建设称重式雨量筒设备。建立气象与应急管理、水务、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共用机制,推动气象灾害防御融入武清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与服务体系,实现精细到街道(镇)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完善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加快实施辖区“一区五园”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为园区规划布局、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撑,建立武清区重大规划、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指导目录。充分发挥“通武廊”小流域气象联防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区域协作机制,为“通武廊”区域气象灾害防御、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大运河文化旅游提供高水平气象保障服务。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围绕武清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气象监测系统建设,在大黄堡湿地、港北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气象观测站,进一步丰富武清区生态气象以及“双碳”的观测与服务手段,完善武清区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体系;围绕武清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森林城市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专业气象服务技术研发,提供天然氧吧气候生态产品服务;开展生态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大气突发污染事故应急气象服务和大气污染气象评估业务。

  构造气象服务助力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新格局。针对强降水、雷电、大风、高温、冰雹等高影响天气,开展分灾种、分活动的影响和风险分析;开展短临预报预警服务,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叫应”机制,通过预警信号和“叫应”服务,为商贸活动举办和市民安全精细化管理提供气象保障;将0至10天天气预报融入商贸、文化旅游活动策划方案中,提升举办方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效率;聚焦气象要素对商贸活动的影响,加强防雷安全监管,保障场馆设施安全及人员生命安全。

  提升专业气象服务水平与能力。加强气象与公路、高铁、城市轨道等领域的数据融合,示范应用市级综合交通气象影响预报产品和风险预警服务产品。布设全要素交通观测站和关键要素交通观测站,强化对重要交通枢纽所在位置的低能见度、道路结冰、大雾监测,满足高影响天气预警预报服务对高速公路沿线观测数据的需求,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围绕“通武廊”市域公交铁路规划、建设、运行提供专项气象服务保障。开展风能、太阳能监测和服务技术研究,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规划、建设、运行、调度提供专业气象服务。构建与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通过气候品质溯源及评估工作,不断提升地方重点农业产品品牌形象和科技内涵,通过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切实提升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局校合作开展多学科交叉气象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开展健康气象预测与服务。

  武清区将围绕推动落实《纲要》,联手天津市气象局合力打造武清气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共同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京津明珠、幸福武清”建设,更为天津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武清力量。(作者系天津市武清区副区长)

(责任编辑:刘淑乔)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