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成就综述

耕云播雨 趋利避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气象成就⑲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气象部门锚定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研究型业务、减灾型保障、趋利型服务上狠下功夫,大力提升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和水平。当前,全国年均增雨面积稳定在500万平方公里,年均防雹面积提高到65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年均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约320亿元,已成为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好帮手”。

聚力——

布局“一朵云”谋划“一盘棋”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渐频繁,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云端“活水”。

中国气象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可开发的云水资源每年达2800亿吨,相当于7个三峡水库的水量。

如何用好“空中水库”,将飞雹化为细雨、让甘霖润泽大地,成为气象部门重点攻关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阶段:作业方式从过去的应急性、分割化向常态化、集约化转变,服务领域从单一的抗旱减灾向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安全等领域拓展,作业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有效提升,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位谋划,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合力推动。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2020年又印发 《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高度重视。

得益于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政府主导的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各级政府纷纷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继印发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建立了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工作机制。

十年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龙头牵引作用越发突显;东北、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组织及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华北、中部、东南和西南地区相继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有力推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和科技水平提升。

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在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运行和作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航、教育、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协同推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向好向优发展。

实践——

“避害”解民忧 “趋利”润民心

今年夏天,南方经历了1961年以来我国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情严重,让全国上下忧心如焚。

8月17日中午12点30分,中国气象局增援的新舟60飞机飞抵湖北襄阳刘集机场,驰援湖北人工增雨工作。付佳 摄影

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及时与空管部门对接,从东北、西北等地调派4架国家级高性能增雨飞机,赴湖北襄阳、重庆、河南南阳、陕西安康等地支援增雨作业;联合相关厂商,首次调用两架大型无人机在四川、重庆实施增雨抗旱和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作业,与有人飞机作业形成互补。

在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与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及时降下的“救命水”,为缓解高温旱情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8月1日至31日,针对南方高温旱区,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75架次,累计飞行211小时,此外各地积极开展地面增雨作业,据估算,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145万平方公里。

这只是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十年来,气象部门耕云播雨,成效显著——

土地迎来“润田雨”。十年来,全国气象部门在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5091架次、火箭高炮增雨作业9万次,为我国连年粮食丰收作出贡献。

农作物拥有“安全伞”。十年来,全国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冰雹灾害天气,利用高炮、火箭实施人工防雹作业28万次,为高敏感的果业、烟叶等经济作物减损。譬如,2016年贵州威宁冰雹灾害创历史之最,高炮防区外受灾比率为22.5%,高炮防区内受灾比率仅为2.5%。

青山绿水再添彩。十年来,在三江源、祁连山、天山等重点生态保护区,持续开展大范围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提升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以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为例,自2006年实施以来,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影响,截至2020年,三江源地区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减少最多,减少15.06%,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增加6.77%。

为抢险救援护航。目前,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保障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十年来,圆满完成大兴安岭火灾等重大突发事件抢险救援气象保障服务。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体现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始终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在坚持“防抗救”的同时不断探寻每一种“避害”解民忧、“趋利”润民心的可能。

创新——

做科技“加法” 换效益“乘法”

科技创新,是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人们对于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的期许,随着科技的进步正在逐一实现。

人们希望作业更加科学——“四级业务纵向到底、五段流程横向到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建立,持续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监测精密、技术先进的“天基-空基-地基”云水资源立体探测系统逐步建成,国家级云降水精细化分析系统、作业指挥系统、视频会商平台等业务系统实现省级全覆盖,国家(区域)-省-市-县作业点逐级指导的作业指挥体系全部建成,作业指导产品覆盖率达100%。

人们期盼作业更加精准——各地开展作业过程预报、作业潜力预报、作业条件监测预警、作业跟踪指挥和作业效果评估业务;增雨作业预案合理性比率全国平均可达87%;X波段偏振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雾滴谱和雨滴谱等地基云物理观测设备逐渐普及应用;装备实现“鸟枪换炮”,高炮、火箭、飞机、无人机等一应俱全。

人们渴望作业更加安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制基本形成;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统一纳入地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国省物联网管理系统已全部联通;全国固定作业站点标准化作业点比例为78%,51%的作业点安装了视频监控;人工影响天气火箭、炮弹可靠性提高10倍,不达标弹药全部退出业务使用;71%的高炮和67%的火箭首次加装了安全锁定装置。

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创新的“加法”,换来的是提升作业效益的“乘法”。2012年至2021年,全国共实施飞机增雨(雪)作业10902架次、火箭高炮增雨防雹作业47万次,对农业农村发展、生态修复保护、森林草原扑火和保障重大活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将继续做好这件“防灾减灾的大事、为民解忧的好事、造福子孙的善事”,顺应时代之需,回答民生之问,当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人”。(王飞、金泉才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吴卉 责任编辑:张林)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