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征文

“耕云播雨” 圆生态治理梦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荆国栋

我出生在黑龙江一个林业家庭,自爷爷从东北林学院毕业起,两代人都投身到木材综合加工领域。作为“80后”,我见证了从前林区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但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却渐渐枯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绿水青山不在了,相关产业也急速萎缩,转型转产谈何容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所说,“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全面封山育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大小兴安岭的绿水青山回来了,野生东北虎回来了,生产力也回来了。如今,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举措,为保障生态良好提供了坚实支撑,而我有幸成为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一名青年干部,将用“耕云播雨”的方式去圆祖辈未尽的梦想。

科学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2022年8月,长江流域旱情发展迅速,在中国气象局的部署下,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党委积极响应,紧急协调各方力量,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无论是气象条件预报还是指挥作业,无论是监测分析还是作业实施,无论是效果评估还是安全管理,同志们都加班加点活跃在战斗一线。看到我国高性能增雨飞机成功实施作业,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激动和自豪。

作为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青年干部,我的本职工作是建设好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业务系统建设与运行工作。目前中国气象局已初步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各级人工影响业务指挥系统,形成了特色安全监管业务;稳步推进业务系统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并率先构建了新型“云+端”业务系统……当然,对标《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中关于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相关要求,我们仍存在不小差距,需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者不断奋进,努力在新起点上开创新局面。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要将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认真调研梳理“国-省-端”建设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是新单位、新起点,作为青年干部,我将勇敢扛起新使命和新任务,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人工影响天气转型发展的内涵,向着构建规范高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多领域、多种类、全方位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服务体系迈进;更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气象实践!

(作者系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作业指挥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颜昕)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