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气象部门推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常为新敢创新,青年科学家这样破题
眼下,“沸腾”7月过去,京津冀特大暴雨留下的痕迹尚未褪尽,数个台风轮番盘旋于海上,今年汛期天气气候再度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
•
气象部门109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
•
科技“慧眼”精准识灾——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主汛...
•
气象部门推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
更多>>
•
中国气象局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敏捷攻关团队成立
•
江苏:航空气象预报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结硕果
•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无人驾驶移动气象监测数据采集平台交付
•
探测中心:首次开展温湿激光雷达比对试验
•
中国高分辨率光伏资源估算成果实现新突破
•
湖北基于AI的播云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取得新进展
•
海上油气田“智”对“苏拉”“海葵”
•
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基础支撑技术平台正式上线
更多>>
陶诗言
天气学家、动力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去实地攻关,为民生著文
“当高空槽脊系统持续出现在某些特定地区时,地面锋面和气旋路径以及降雨带便有集中和稳定的趋势,因而引起严重的持续性暴雨和洪涝。”这是陶诗言在《中国之暴雨》里提出的观点,比美国同...
曾庆存
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人生三次重要抉择,都与国家需要有关
《大气红外遥测原理》这本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书看起来并不厚,翻开它,发现其语言朴素,行文穿插着各种公式和专业术语。当时,曾庆存只用了极为简洁的一段话来说明其涉及研究的重要性,现...
雷雨顺
优秀共产党员,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既然别人很少做 我们来做吧
1965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雷雨顺走进气象领域,后来成为原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研究所天气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或许跟他的名字也有关系,摸清雷、雨等灾害性天气的...
张德二
历任中国气象局科技委委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第四纪科学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做一件能让后人受益的事,即使要花 20 年
20年——这是一项从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中披沙沥金的巨大工程。从1985年开始,她带领协作团队开始这项繁杂、棘手而有价值的工作。历时整整20年,团队从全国37个城市的75座图书馆、档案馆查...
郭肖容
中国著名数值预报专家,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创建人。
中期数值预报建立的团体记忆
数值天气预报,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展之一,也被《自然》杂志盛赞其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实际上,早在1954年,中国已经开始了数值预报的研究,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数...
更多>>
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
中国气象事业奠基者——涂长望
云南现代气象先驱陈一得
征服极地书传奇 一片冰雪映初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