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便到了清明节气,通常在每年阳历4月4日至6日。“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写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大地摆脱了冬的束缚,春风已经吹遍每一个角落,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
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便到了清明节气,通常在每年阳历4月4日至6日。“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写道:“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大地摆脱了冬的束缚,春风已经吹遍每一个角落,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清明节气的三候是:
一候桐始华:气温升高,桐树开始萌芽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开始活动、繁殖,鴽雀(鹌鹑之类的小鸟)也开始变得肥壮。
三候虹始见:天气晴朗,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从桐花开放到田鼠活动繁殖,再到春天的标志——彩虹的出现,这三候描绘了清明节气期间大自然的变化,也提醒人们珍惜春日美好时光。
到了清明,气候进一步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回升,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气温波动和昼夜温差,容易出现冷空气和寒潮天气,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此时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沙尘天气也较为常见。
而在南方,长江中下游的降雨明显增加,江南则时阴时晴,“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正是江南的气候特点。
清明节气是冬歇以后农事活动全面展开的重要节点。唐代诗人章孝标在《长安秋夜》中写道:“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诗句描绘的就是清明至谷雨时节日益忙碌起来的田间耕种场景。
许多民间流传的农谚与清明耕种有关,比如“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此时不仅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播种,也是瓜豆、棉花、林木种植的好时节。清明前后,人们应时而动,忙着在田地里耕种、施肥、除草、灌溉。不过此时北方降水仍然较少,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做好春灌工作,防范春旱对春播和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清明节气还有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传统习俗。比如,一些地区会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春祭活动,祈求丰收和风调雨顺;一些地区则会举办土地公庙会等传统节庆活动,以表达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敬意和祈愿。
清明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桐花盛开于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花瓣形如仙女的舞裙,飘逸轻盈,浓香四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桐花常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如“桐花一簇春风里,一分艳丽一分娇”。
麦花开放后呈现出一片金黄的色彩,而且有着清香的气息,这种清香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疲劳,使人感到身心愉悦。
柳花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花朵,还在于它的枝条和叶子。柳树的枝条柔软而富有弹性,微风起时随风飘动,柳叶也摇曳着迎接春的到来。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传统,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会回到故乡祭扫祖先的墓地,扫墓之后还会举行一些传统活动,如踏青、荡秋千等,以缓解悲伤之情,表达感恩祖先、感谢生活之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清明节气的庆祝方式也有所不同。一些人仍然会回到故乡扫墓,但更多的人则会选择通过祭祖堂、献花、上香等方式来缅怀逝去的亲人。清明节也是植树日,此时气候适宜,种植树苗的成活率高。在崇尚绿色、环保的今天,人们也会选择在先人墓前种植一棵树,让在世的人有了思念的寄托。
另外,一些地方也会组织一些与清明节气主题有关的活动,如清明文化展、诗歌比赛等,使“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的思想和人文精神得到延续与发展。
除了祭扫祖先和缅怀逝去的亲人外,人们还会食用清明花饼、青团等,这些都是与清明节气有关的传统食品。
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拚花前醉。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策划: 栾菲 文字: 栾菲 摄影: 魏东升 刘莉坤 制作: 李响 设计: 丁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