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即将落幕,在准备及比赛期间,北京市气象局积极协调人才、技术支持,用好“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技术等北京冬奥会遗产转化,为“十四冬”气象预报和现场服务提供经验支持。
以“十四冬”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北京市气象局协调了具有冬奥气象保障服务实战经验的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时少英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挂职,担任“十四冬”气象保障总体技术牵头人,协助做好方案制定、团队建设、技术方法引进和业务系统支撑等工作,分享冬奥会气象服务经验。
在技术方法方面,“十四冬”引进了北京市气象台在冬奥赛场上取得成功经验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方法集成预报技术(MMIC),作为支撑“十四冬”实现“百米级、分钟级”预报的技术之一。
多维度冬奥预报平台和冬奥现场服务系统,是冬奥会期间两大法宝。其中,气象预报制作系统面向预报员需求,贴合预报员的工作流程和操作习惯,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保证了预报质量;气象现场服务系统面向服务对象,把专业的气象资料以图形等可视化效果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方便服务对象理解。“十四冬”同时引进多维度冬奥预报平台和冬奥现场服务系统,本地化研发了“十四冬”气象预报制作系统和“十四冬”气象现场服务系统,预报服务更加高效科学。
预报技术和业务系统实时支撑喀喇沁、扎兰屯、凉城和海拉尔等赛区23个预报点位的预报制作和保障服务,经过资格赛的实战检验和不断磨合完善,在“十四冬”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云轩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