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至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赛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顺利进行。比赛共决出4枚金牌。
比赛期间,滑雪场晴好的天气、较小的风力,对比赛的正常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雪上项目是‘靠天吃饭’,腾空转体项目危险系数高,怕风!所以很依赖气象保障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扬说。往前看,当回想起比赛开始前两天运动员训练时的大风天气,“十四冬”扎兰屯赛区气象台预报员刘伟紧张的心情仍难以平静。
2月13日至14日,“十四冬”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训练时,当时赛道起点极大风速达12.9米/秒,对训练造成较大影响。
在14日举行的领队会上,天气成为赛事竞委会和参赛队员的关注焦点。这份压力落在了赛区气象台预报团队负责人王颖的身上。“到了15日至17日的预赛和决赛期间,风力将明显减弱,气温虽然有所降低,但整体气象条件适宜比赛进行。”王颖的话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针对本次大风,扎兰屯赛区气象台从2月12日起开始会商,并每日三次滚动更新预报。通过应用内蒙古睿图1公里数值预报系统,强化基于深度学习的赛道站点预报技术(MIFS)等5项气象预报技术成果应用,并结合去年12月以来资格赛和滑雪登山赛事保障过程中总结的预报经验,预报团队对本次大风过程进行了精准预报。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党组成员、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武对本次气象服务工作竖起大拇指。
“气象部门四级联动,把最优最精的力量放在扎兰屯赛区,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也是首次应用于国内大型冰雪赛事气象保障工作,我们实时监测、提前预报、随时跟进,就是为了给比赛提供最精准的预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海波表示。
(作者:刘伟 徐玉强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