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气象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再强化再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7月21日,全国天气会商后,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安排部署抢险救援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再强化再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服务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绍员参加。

  7月19日,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因山洪暴发发生垮塌,导致一些车辆坠河,造成多人失联并伤亡。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巡查排险,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防汛抢险救灾关键时刻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气象部门要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会议对入汛以来各级气象部门干部职工坚守岗位、连续作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肯定,并就慎终如始做好汛期气象服务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气象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抢险救灾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落实到行动上。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陕西、四川等地气象部门要紧跟地方抢险救灾工作要求,密切监视天气变化,紧盯受灾、出险地区灾害性天气、高影响天气,积极主动为抢险救灾、群众安置以及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递进式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各级气象部门要认真梳理当地暴雨、洪涝及台风防范应对重点难点,精准研判灾害性天气强度、落区和起止时间。聚焦台风防御,充分应用气象卫星、雷达以及人工智能、数值预报等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台风路径、强度,特别是风雨影响的精细化、定量化预报。聚焦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防范,着力提高中小流域面雨量预报的精准度,加强精细到小流域的洪水气象风险预警。聚焦暑期安全保障,针对不同旅游场景、不同游客群体,加强与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部门合作,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同时,做好递进式气象服务,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根据各地实际落实递进式服务机制,做到滚动监测、滚动预报、滚动预警;加强高级别预警“叫应”,用好手机“闪信”等强制提醒技术;增强预警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形成有预警、有叫应、有反馈的工作闭环;用好短临预报防灾减灾这一“利器”,为防灾、减灾争取更多时间;继续做好跨区联防,发挥好“一省一策”“一流域一策”“国省协同工作专班”等专班机制作用。

  三要做好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汛期气象服务的闭环合力。一方面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抓好部门内上下左右高效协同,充分发挥国家级业务单位的引领指导和流域气象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好决策支撑服务保障工作专班等作用;用好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服务国省协同工作专班机制,要通过国省市县四级联动,提升基层临灾预警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上下游、部门间快速联动,各级气象部门要强化面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直通式报告,做好移动端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强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动,共同研判灾害风险,联合制作和发布预警,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和损失。

  四要加强科普宣传,为汛期气象服务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好“一过程一策”科普宣传要求,加强组织策划,充分发挥互联网融媒体传播矩阵作用。通过新闻通气会、专家解读、首席说天气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知险避险。创新科普工作方式,进一步做好气象科普宣传,营造汛期气象服务良好氛围。

  五要严格落实气象服务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工作组织领导,层层夯实责任、强化现场决策指挥,单位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关键时刻冲锋在前。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提高重要紧急信息报送时效,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动员各级气象部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防汛救灾一线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将“三联”的凝聚力、组织力转化为“三动”的执行力、战斗力。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拧紧纪律“发条”,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为防汛救灾抢险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据悉,灾害发生后,陕西、四川等地气象部门已第一时间启动救援应急保障机制,持续强化监测预报服务,为抢险救灾提供支撑。

(作者:文科 责任编辑:包宁)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