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就

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助推气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来源:

作为气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新作为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4年8月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气象 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左四)参加IPCC第61次全会。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造支持全面创新政策环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气科院以改革试点为抓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质量落实,全面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创新政策完善。

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的过程中,气科院积极推进扩大自主权改革、院所绩效评价、使命导向改革、自主调整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院所薪酬等重要试点,以一系列切实举措激发干部职工创新活力,并通过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同时,气科院完善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特点的运行机制,强化领军人才在科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岗位管理方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合同管理、动态调整”的模式;进一步优化评价导向和方式,将绩效工资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首批院所绩效评价试点中获得优秀等次。

强化有组织科研

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牵引作用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组成部分,气科院以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科研定位,有组织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发挥重大科研任务牵引作用,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气科院牵头编制了《气象科研项目谱系资源配置2030规划》,进一步优化气象科技研发资源配置,加强各类气象科研项目的系统布局和统筹衔接,构建创新链与业务链深度融合的研发任务储备制度,形成统筹协同、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同时,气科院在各重要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深耕高原气象,牵头组织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其影响”;布局碳中和监测评估技术研发,牵头开展我国首个自然-社会融合基础科学碳中和专项“面向碳中和实现路径的自然-社会系统多尺度模式耦合关键理论和技术预研究”;牵头开展基金委首个天气方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区域/全球一体化数值化学天气耦合预报及再分析系统研究”。

气科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朝林表示,将积极探索发挥组织协同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和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对气象的需求,以重大科研资源组织统筹为牵引,推动实现科研业务向“一条链”转变,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最后一公里”,推动创新成果快速“出圈”。

下一步,气科院将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推进形成学科布局合理、研发方向明确、创新活力迸发、统筹协同高效、引领业务发展、高端人才涌现的新型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气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郭曼如)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