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气象部门积极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水平稳步攀升。
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凸显成效。逐渐形成常态化部门联防联动机制,出台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建立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29个部门建立“叫应”联动反馈机制,预警信息发布由3种灾害扩展至13种,预警覆盖率达93%。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2023年位列全国前四。
在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气象局工作人员在阿图什市人民广场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图/王艳丽
智慧化气象服务能力展现新态势。新疆气象部门不断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粮食连续8年增产增收,建设全球棉花气象服务数据库,服务高标准数字棉田1.2万亩,建设棉花、香梨等5个自治区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
面向19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新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开展7大风区逐20分钟铁路大风精细化预报服务;为能源生产、运输、管理提供全链条、针对性保障服务,搭建石油管道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监测研判灾害性天气对煤电油气运供应的影响;气象监测、预警信息融入国网新疆电力气象环境一体化平台;将气象信息纳入文旅部门App,实现气象预报预警、旅游气象指数产品等精准高效自动推送,打造信息共享示范点,为独库公路延迟封闭提供服务,打造“丝路气象”App,实现3A级以上景区及精品旅游线路预报服务全覆盖。
1月6日至12日,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出现持续强降雪天气。县气象局第一时间组织装备保障人员前往景区开展维护保障。 图/孙显
此外,新疆气象部门研制推广河湖长望远镜和林长放大镜等遥感服务产品,开发陆地植被卫星遥感监测评估系统,形成覆盖新疆、辐射中亚的生态遥感监测评估业务体系;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效发展,1架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落户新疆,形成空地协同作业格局,海拔5287.71米的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投入运行,成为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和昆仑山系云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平台。
(作者:何玉婷 闫晓娜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