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责任,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擎画廊坊气象高质量发展蓝图。
顶层设计,全方位谋篇布局。廊坊市气象局推动市、县两级政府全部出台《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贯彻落实意见,《廊坊市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廊坊市暴雨大风寒潮大雾霾高温灾害防御办法》《气象探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社会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在今年汛期极端暴雨过程中,市政府根据气象预报信息,果断采取停课、停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此外,廊坊市气象局持续强化部门、区域、流域合作,与北京通州、天津武清、北京平谷、天津蓟州区、白洋淀气象部门建立灾害预警联防机制,与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铁塔等多部门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并联合多部门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落地实施。
北京市通州区水上交通突发事件演练现场,河北廊坊香河县气象局业务人员搭建便携式气象监测站,为应急救援提供实时气象监测和预警预报服务。图/高卉语
强基固本,全方位夯实内功。目前,廊坊市气象局气象观测站网间距达6.8公里,建成8部激光测风雷达、1部P波段雷达,初步形成综合气象观测网;积极探索新型观测资料的融合应用,接入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相阵控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数据,为灾害性天气短临预警提供支撑。打造以人才战略为导航、业务竞赛为平台、绩效考核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3名正研高工牵头,组建了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创新工作室、4个创新团队,近3年申报市厅级以上项目2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得4项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起草3项地方标准,“基于云边端的设施农业智慧气象服务”获河北省气象服务创新奖。先后搭建了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气象信息AI服务、气象灾害协同防御等业务服务系统,联合廊坊市总工会连续多年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联合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等五部门举办气象科普大赛,在全省气象行业业务技能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全省推出6名优秀选手和十余项优秀作品;推广“冀气象”移动决策支持平台和“闪信”信息强制提醒新技术,通过预警信息靶向插播、暴雨(雪)高级别预警手机短信全网发送等机制,不断优化“叫应”机制,实现递进式气象服务全覆盖。
廊坊市设施农业创新团队开展番茄果径观测。图/周鹏
因地制宜,全方位护佑民生。廊坊市气象局聚焦乡村振兴,成立河北省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创新工作室、廊坊市设施农业创新团队和市级数字气象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减灾科技学院、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10余家院校企开展科研攻关,提升设施农业科研服务能力,建立了草莓病害预防、设施赤松茸品质管理、温室通风揭盖帘、火龙果生育等指标;聚焦“廊坊加快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成立物流气象服务联盟,共建“多式联运物流气象服务平台”,与市邮政管理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分公司签署“气象预警+风险减量+保险保障”合作协议;联合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廊坊市分公司推广“物流看气象”平台,谋划建设现代商贸物流气象智慧平台,获廊坊市科技局“现代商贸物流气象服务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推进现代商贸物流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河北廊坊陆港物流园区整装待发的中韩海铁联运首发国际班列。廊坊市气象局供图
廊坊市气象局承载着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气象部门优秀公务员集体、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和优良作风,强化党建引领,打造 “幸福廊坊 气象先锋”党建品牌矩阵,与市数据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三联促三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化机制,聚才引智汇力,推动创新发展,在助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马瑛 钱茂鑫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