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盆山村委会十分热闹,自治区气象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丘良为74位扩大白兰花种植面积的花农发放每亩200元的种植补贴。
近年来,灵山县大力发展白兰花种植产业。以花为媒,架起政府部门同农户、企业间的致富桥梁。
“我们通过政府牵线,引进了5家企业组成‘产业联合体’,以‘政府推、农户种、公司补’的模式扩大种植。”丘良说,村里组织气象、农业农村等领域专家到现场无偿为农户培训白兰花种植技术,分发技术资料,介绍产业贷款政策。
自1995年起,伯劳镇盆山村开始商品化种植白兰花,已经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从当时的10来亩发展到如今的4500亩,带动全县累计种植1.3万亩,鲜花年产值超过1.47亿元,形成了以盆山为核心、引领带动周边6个镇共19个村种植的新局面。
目前,盆山村打造出灵山县白兰花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广西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白兰花种植基地。
为了让白兰花真正成为花农的致富花、幸福花,广西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帮扶,在示范区内的白兰花种苗车间里建设小型气象站和土壤墒情采集器,搭建白兰花大数据智慧系统,收集晴雨、气温、风向、风速、日照、湿度、土壤养分等天、空、地立体监测数据。
通过立体监测建立的大量数据模型,结合盆山村花农30年的经验,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攻关高产花苗嫁接培育及管护技术,并形成了广西地方标准。
针对白兰花容易出现的叶斑病,广西气象部门与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合力制定防御方案,在连片种植区搭建科普宣传牌匾,并入户宣传预防病害方法。在新标准、新技术的加持下,2023年白兰花的花期延长15至30天,产量增加1至2成,每亩增收2000至5000元。
2023年,盆山村的白兰花销售收入达到4500万元,村里也实现了人均收入1万元的目标。同年,灵山县也被授予“中国白兰花之乡”称号。
(作者:韩嘉乐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