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农业服务

天山南北“幸福花儿”朵朵开
——棉花气象服务中心助力新疆棉业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5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国家统计局2023年底公布全国棉花产量数据显示:新疆棉花产量511.2万吨,占全国九成以上,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00万吨以上,面积、单产、总产、商品调出量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在这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背后,离不开棉花气象服务中心的担当作为。

作为中国气象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认定的第一批10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之一,棉花气象服务中心持续以行之有效的科学举措和及时高效的决策服务,全力保障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让天山南北“幸福花儿”朵朵开。

——寒潮轮番来袭 气象部门直面过招

“感谢气象部门!我种植管理的100亩棉花,亩产都在380公斤左右。”1月10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乡央塔克巴什村棉花种植户艾买尔·喀斯木拿到政府补贴的棉花款项后激动地说。

镜头回到2023年,在春季棉花适宜播种期间,新疆出现多场降温降水天气,棉区接连发生霜冻、低温、大风、沙尘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棉花播种和出苗。尤其是4月,全疆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6℃,为近20年来历史最低。

到去年5月初,尽管艾买尔·喀斯木已及时进行两次补种,但已出苗的棉花还是没能“躲过一劫”。

从4月初棉花适宜播种期开始,棉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深入棉播区,充分听取棉农意见;气象、棉花种植专家和种植大户对棉花播种出苗等影响展开会商。同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与棉花气象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评估各棉区热量条件,研究补救措施。

“受影响区域重播棉田应干播湿出,改种早熟品种,同时降低种植密度”等服务建议第一时间传至棉农。于是,当地棉农于5月7日连夜组织农业机械进行重播,确保全年棉花生产减损增效、产量再创新高。

——高温热害再袭 棉花气象专家应战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但气象灾害始终影响和制约着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在棉花稳蕾、促花、增铃关键阶段,天山南北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高温热害。监测资料显示,2023年7月中旬以来,全疆先后出现两场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高温日数居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持续高温不仅抑制棉花生长,阻碍花铃的正常生长发育、加重脱落,还对纤维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注意要避开高温时段大水漫灌,每天早晨或晚间进行滴灌或喷灌,保证每一株棉花都能‘喝’到水。”面对高温热害,棉花气象服务中心专家王雪姣来到全国植棉大县、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及时为古勒巴格镇英阿克艾日克村村民讲解高温天气棉花滴水滴肥技术要领。

棉花气象服务中心还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发布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预警,提前3天至5天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建议,在向各级党政部门发布服务产品的同时,通过各媒体平台全网向社会发布。

秋冬

——气象专家当参谋 助力棉花再获高产

去年进入棉花采摘季后,棉花气象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兵分三路,先后深入到南疆、北疆和东疆棉花种植区,实地调查棉花生长情况,了解棉农对机采棉气象服务的需求,制作发布机采棉脱叶剂适宜喷施期预报。

该中心同时结合春季棉花在播种出苗期经历大范围低温灾害情况和秋季热量条件进行研判,每5天发布一次脱叶剂喷施和棉花采收气象适宜性等级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还在棉花收购企业开展防雷电、静电服务,全链条保障棉花采摘顺利进行。

棉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火勋国表示,近年来,该中心围绕棉花全生产周期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农业农村部门、制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提供针对性服务,并先后争取到10余个科研项目,将持续为棉花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李志宏 王森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