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农业服务

余杭:擦亮径山茶共富“金叶”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3月22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径山茶正式开采。“径山茶”作为浙江历史文化名茶,距今已有约1280年的历史,2023年品牌价值达31.65亿元。余杭区气象局坚持气象赋能径山茶产业链,助力推进品牌化、数字化、品质化、融合化建设,让径山茶产业真正成为余杭的绿色富民产业。

“天气对茶叶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有影响。光照、温度、降水等都会影响其品质。”茶叶大户陈红炳介绍,“每年的茶叶生长关键期,区气象局的农业气象专家都会走访茶园,询问茶叶生长情况,专家们还会通过径山茶团体交流群,及时共享气象预报信息。春茶采摘期如果遇到低温霜冻,茶农会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图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茶农开采径山茶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3月11日,今年第一份茶叶专题气象服务专报及时发送至全区134户茶农手中,提醒关注气温变化,注意做好茶芽的防冻管理。每到春茶采摘前,余杭区气象局还动态监测茶树气象灾害风险,发布茶叶萌芽期逐日霜冻害风险图,提供精细化、专业化农事服务建议。

目前,余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立集“生产、加工、科技、流通、服务、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链条。余杭区气象局坚持科技助茶,根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不同地理条件和局地小气候,在辖区布设35个多类型茶叶专业气象监测站,与地面气象区域站网构成由低海拔至高海拔的茶叶立体气象监测网,实现茶园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风速风向、二氧化碳等要素定时、连续、定位观测,填补茶园气象监测数据的空白,为径山茶独特小气候特征研究、指标体系建立、全生育期动态服务、政策性保险精准理赔和气候品质认证等提供数据支撑。

聚焦茶叶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余杭区气象局进一步研发径山茶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融合智慧茶园、茶园监测、气象溯源、服务产品等模块,可供茶企茶农直接在手机或电脑上查阅气象数据,监测茶树生长环境,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开展生产活动。区气象局还开展径山茶气候品质认证和研究,从科学角度分析天气气候对茶叶生长适宜性的影响。经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余杭径山茶已获评“中国气候生态优品”。

余杭区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和保险优势资源,推出径山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今年2月下旬至3月初,余杭出现连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触发径山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理赔条件。目前,部分投保农户已拿到第一笔赔偿金。

(作者:史欣怡 楚岱蔚 李文蜜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