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春

打好春耕春播第一仗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2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评论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在我国,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随着气温回升,大江南北进入春耕春播农忙时节,在广袤田野上,播种着丰收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春耕备耕,对于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预期目标: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实现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这其中,气象必不可少。各级气象部门要围绕农业强国建设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作物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倒春寒、干热风、低温阴雨、涝渍害、冻害、农业干旱、病虫害等多个关口,离不开精细气象服务保障。据预测,今年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到偏高,南方地区降水偏多,总体有利于春耕春播,但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较高,春季农业生产分类管理、促弱转壮、防灾减灾任务依然艰巨。要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农业生产全链条,提供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服务;强化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调查会商和信息共享;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灾害预报时效性,帮助农民未雨绸缪防范应对极端天气,“抓早治小”精准防控病虫害。

当前我国粮食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提高单产是粮食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我们要加大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力度,让气象数据成为“新农资”,促进气象科技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根、结果;持续推动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走到春耕春播一线,聚焦农业生产“疑难杂症”,及时将“解题”高招送到农民手中;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实现信息滚动靶向发布;科学组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推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融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大豆油料扩种及基层农村综合防灾减灾等领域。

农时不等人,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春耕春播第一仗,为全年农业生产赢得主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绘就更加壮美的丰收画卷,让金黄的稻谷、饱满的麦穗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