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11时,刚刚出炉的决策信息摆上了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办(值班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值班员的案头。值班员按照把关程序,逐字逐句核对,确保内容情况清楚、要素齐全,最大限度发挥气象信息的决策支撑作用。
5月2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工作人员核查材料。 刘倩 摄影
作为中国气象局应急工作的“运转中枢”,应急办要将各类应急信息汇集,及时上传下达,第一时间做好气象监测预警和风险隐患信息的组织报送,同时负责中国气象局总值班,承担与气象有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处置协调等工作。
在这个昼夜不息的值班室里,时刻绷紧神经成了值班员的职业本能。
刚来应急办的新成员马军逐渐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刚值夜班时,闭上眼睛就觉得值班电话在响”。看到中央气象台早间会商提到5月3日起江南华南等地将有较强降水,本应今天值夜班的他提前到岗,掌握天气情况。
“每次交接班,都要梳理总结当天工作,确保下一班同事能迅速了解当前工作,及时做出响应。”值班员段伯隆介绍,应急办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交接班,确保值班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来了两个月的值班员徐振亚说:“气象应急工作事情多、任务重、责任大。”
每次发出的材料都要按照流程严格核查。这也对值班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练就雷厉风行、紧抓快办的行动力,又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及时接收传递信息,还要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对重要事项有判断与建议能力。
值班任务多、细、杂,如何紧绷责任之弦?人才轮换为此提供了重要保障。除了应急办本身的值班员外,2007年起,中国气象局建立选派业务和管理骨干参加应急办工作机制,每年从各地气象部门选派3到4名业务和管理骨干到应急办交流学习。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工程师马军、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徐振亚、甘肃省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员段伯隆等同志参与值班。
一间值班室,一年四季、一天二十四时,全年无休、昼夜轮转,这里见证了每一名值班员在假期坚守岗位的使命和守护万家灯火的初心。
(作者:刘倩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