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纲要》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即将达成
中国气象局会同各级各部门持续推动《纲要》实施
2025年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收官之年。6月10日,《纲要》贯彻落实推进会议在中国气象局召开,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各级各部门关于《纲要》2025年阶段性目标任务的落实进展和经验做法,进一步凝心聚力,推进“十五五”期间更好地实施《纲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气象实践迈上新台阶。
奏响气象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中国气象报评论:中流击水正当时
身负千钧志,心越万里涛。气象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高质量发展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首要任务。今年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三年来,各级各部门合力奏响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气象高质量发展总体进展超出预期,绘就了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人人为之鼓舞。
北京:以首善标准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
中国气象局领导多次赴京调研指导,明确要求北京打造气象高质量发展标杆。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等方式,为首都气象发展锚定方向,实现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的深度融合。2022年,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市政府深化合作,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气象高质量发展意见,建立全国首个气象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为高质量发展、智慧气象等多项试点省份。市财政、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促进气象重点工程、业务运行经费等发展保障工作落实。
浙江:构筑气象安全“智治”新格局
立足“省部共建”战略支点,浙江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27个省级部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责任清单体系。面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趋势,浙江气象工作深度融入全省“1833”防灾减灾体系(“1”即1个联合指挥部;“8”即8个风险研判小组;两个“3”分别是“风险提示单、专业预警单、指令单”和“消息、电话、视频”‘叫应’叫醒方式),创新构建“五段式”应急联动闭环,实现2024年台风防御“零伤亡”。此外,省气象部门还建立了分级发布、属地负责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乡镇全覆盖。
广东:递进式服务打造气象防灾减灾新范式
在全面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实践中,广东省气象局坚持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初心使命,以问题为导向,广开思路,激活改革开放创新动力,向下站住根脚、向上融入顶层、向外输出洞见、向内转化提升;在价值取向上见格局,把“能否”变为“应否”,在多方协同发展上聚合力,把“谋划”变为“政策”,在决策建议上见先导,把“危机”变为“先机”,在吸收转化上见创新,把“彼之”变为“我之”,从四个维度统筹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和“气象经”。
青海:构建应对气候变化“12363”模式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关乎青海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青海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率先启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基地。
辽宁:打造气象护航区域协调发展样板
2022年,中国气象局将辽宁列为“一圈一带两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化先行试点,揭开了气象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的新篇章。
湖北:谱写气象保障长江经济带融合发展新篇
长江之畔,气象高质量发展正在书写崭新篇章。湖北作为《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年)》先行试点,在推进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化建设中,创新协同机制,提升科技能力,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磅礴“气象动能”。
重庆:智慧气象让超大城市治理更精准
涓涓细流,终汇壮阔江河。近年来,重庆气象部门聚焦重庆“六个区建设”战略(即建设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以数智气象体系建设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数字驱动、多跨协同、全域赋能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