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联动
中国气象网讯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2日至3日,京津冀辽吉等地将有较强降雨过程,未来5天川甘滇等地降雨持续,叠加致灾风险高。7月1日17时25分,中国气象局维持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调整应急响应范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甘肃、陕西、云南、西藏等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或调整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服务进行时
7月8日午后至9日,云南省昭通市普降大到暴雨,东部出现大暴雨,全市出现短时强降水的自动气象站有131站次,最大小时雨强65.9毫米。威信县罗布镇出现单点特大暴雨,累计降水量255.9毫米,为威信县建站以来监测到的最大单日雨量。
7月7日至8日,四川省巴中市出现强降雨,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区域大暴雨。平昌县处于此次天气过程的中心区域,最大累计雨量达232.5毫米,最大小时雨量达76.5毫米。8日凌晨1时,平昌县气象局监测到雨势急剧增强,值班人员立即与市气象台开展紧急会商,随后果断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联动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分钟内实现预警信息全域覆盖,并第一时间电话叫应县委书...
7月9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监测数据显示,全区最大降水量达58.8毫米,有3个站点降水量超过50毫米以上,达到暴雨级别,最大小时雨强达31.8毫米。
7月8日07时至9日07时,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出现大雨天气,局地暴雨,最大降水量达72.1毫米,甘泉县成功处置一起因强降雨引发的崖壁巨石脱落险情,县气象局通过“13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和多部门协同联动,仅用三小时抢通受阻道路,成功化解危机,实现“零伤亡”,保障了群众出行安全,彰显了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7月2日至4日,受副热带高压与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四川省成都市经历了极端强降雨。此次天气过程暴雨大暴雨区域集中、短时强降雨极端性突出、单站24小时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青羊区人民公园的最大日降水量高达353.8毫米,刷新了成都市中心城区“5+2”区域(5指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2指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日降水量的历史极值。
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影响,7月2日至3日,河北省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7月1日19时,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各地气象部门积极行动,细化措施,做好强降水防范应对工作。省气象局积极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于6月27日、7月2日向省委、省政府报送气象信息,并联合应急管理、水利、住建等部门组建防汛抗旱工作专班,针对强降水影响的县(市、区)开展精准调...
7月2日17时,青海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省气象局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青海省人民政府于7月2日20时对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大范围强降水天气。
7月1日午后至7月2日凌晨,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在全县41个站点中,6站出现大暴雨,10站出现暴雨,12小时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嫘祖镇西河站为159.5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到107.3毫米。
7月2日10时50分,吉林省气象局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应对区域性暴雨天气。全省气象部门立即进入暴雨四级应急响应状态,各市(自治州)、长白山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或调整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7月2日至3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明显降雨,广元、绵阳、德阳、成都4市西部和雅安市北部出现大到暴雨,局部达大暴雨级别。四川省气象局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精准发布预报预警,联动各方力量开展防汛气象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7月2日14时起,河北省曲阳县南部乡镇强降雨来势汹汹,曲阳县气象局在短短半小时内完成暴雨预警信号“蓝、黄、橙、红” 四级跳,以闪电速度应对雨情。
“目前,我县桐子营水库上游咸丰县城已经出现特大暴雨,强降雨回波正移入我县晓关境内。当前各水库水位较高,请通知水库加强巡查,防范上游来水造成危害。”7月1日2时35分,湖北省宣恩县气象台负责人紧急拨通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防办”)电话。
7月2日至3日,甘肃省天水市出现今年首场区域性暴雨,10个乡镇达到大暴雨量级,秦州区娘娘坝镇长河累计雨量达152.2毫米。针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天水市气象局全力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与多部门高效联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气象预警信息来得又快又准,我们联合镇政府第一时间开展排查,连夜转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7月1日,回想起惊心动魄的一夜,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负责人童君长舒一口气。得益于“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和多部门高效联动,郧西县成功化解了一场山体崩塌危机,实现“零伤亡“,彰显了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关键作用。
7月3日,辽宁省锦州市沿海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局地性强,最大小时雨强为68毫米,出现在锦州市中心渔港。当天7时41分,市气象局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
7月2日至3日,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24小时累计降水量达91.8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达32.6毫米。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县气象局及时会商研判,紧盯天气变化,提前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提醒公众及相关部门注意防范。
6月29日下午至夜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出现强降雨,1个乡镇出现大暴雨,14个乡镇出现暴雨,24小时最大累计降雨量为114.3毫米。其间,雷波县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6月29日至30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达46.8毫米(华池五蛟站),最大小时雨强达57.4毫米。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华池县气象局提前研判,严密监测天气变化,提醒公众及相关部门注意防范。县气象局及时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并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决策部署争取宝贵时间。
7月1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日至3日,我国华北、东北以及西北地区东部、华南、云南等地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可达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此次过程有哪些特点?强度如何?需注意防范哪些次生灾害?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对此进行解读。
6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咸阳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全市180个气象站出现降水,15个气象站降水量超过30毫米,其中彬州新民赤白村降水量达86.7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63.8毫米。
6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出现强降水,降水强度大、范围广。6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伊州区德外里都如克乡24小时降水量达69.7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37.9毫米。
6月29日,青海省海东市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化隆查甫乡为68.6毫米。此次强降水过程降水量大,局地性强。为有效应对强降水天气,海东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全市应急工作视频调度会,要求相关部门密切关注旱涝急转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海东市气象局及辖区内县(区)气象局全面压实防汛责任,加强值班值守,开展递进式服务,严格落实“叫应”机制,并与...
6月29日至30日8时,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出现强降水天气。全县共5站出现暴雨,7站出现大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威信县城为72.8毫米。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威信县气象局提前制作《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报送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强降水期间,县气象台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及预警信息共11条,对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电话“叫应”14人次。
6月26日5时至27日5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其中沿淮和淮北部分地区大雨、局部暴雨,并出现9级以上大风天气。6月25日16时50分,江苏省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6月26日10时,江苏省气象局启动强对流三级应急响应,做好天气过程应对准备。
6月30日10时,贵州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30日至7月1日,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大部、毕节市大部、遵义市西部和北部、安顺市西部将出现强降雨过程。贵州省气象局于6月30日10时30分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各相关市(州)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加强监测,强化综...
6月28日7时至29日7时,四川盆地出现强降雨,成都、雅安等5市出现中到大雨。雅安市雨城区晏场镇福兴站日累计降水量达124.4毫米,成都市郫都区郫都体育中心站最大小时雨量达80.7毫米。
6月26日10时,江苏省气象局启动强对流三级应急响应,应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6月26日中午至前半夜,江淮地区北部和淮北的部分地区有8级至10级、局地11级左右的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不排除发生龙卷的可能。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严格落实应急响应工作状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联动服务,全力做好气象保障服务。
6月26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提示26日至27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北部、江汉、黄淮等地有较强降水,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天气,黄淮地区局地具有龙卷风可能性。与此同时,北方地区高温已持续数日,全国天气呈现“北热南雨、雨热同台”的现状。
6月24日7时至25日7时,四川盆地大部及川西高原东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美姑候播乃拖耿木站日累计降水量达134.3毫米,攀枝花市仁和区布德老村子站最大小时降水量为33.9毫米。
6月24日17时,湖北省气象局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应对新一轮强降雨过程。根据最新气象数据分析,预计6月25日至27日湖北中西部地区大雨到暴雨,东部地区小雨到中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18日20时至23日20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遭遇入汛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全县30个监测站点中,3站累计雨量大于200毫米,15站超过300毫米,8站超过400毫米,4站超过500毫米。针对此次过程,雷山县气象局严阵以待,精准预报,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本次过程雷山县无一人伤亡。
“快跟上,现在雨势小点,等会儿又要下大啦!”6月21日14时,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南河镇王家道村党支部书记王磊根据收到的气象临灾警报信息,抓紧降雨间歇时段带领群众进行转移,全村31户72人转移成功。6月19日至22日,英山县出现入梅后首轮持续性强降雨天气,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英山县气象局积极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强化重大气象信息报告和“叫应”机制,利用靶向发布系...
“829毫米的特大暴雨下,气象预警为我们争取了至少6小时的转移窗口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主任,不得了,河水快漫过老堤了!杨树坪低洼处,水都灌进院子了!”6月19日凌晨,曲尺河村河道巡逻员浑身湿透,打着手电筒踉跄冲进村委会,嘶哑的喊声划破雨夜。村主任心头一紧,抄起铜锣:“快,按预案行动!一组,敲锣喊人;二组,跟我去背老人,一个都不能落下。”受上游五峰、石门特大暴雨叠加效应冲击,卸甲坪南河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短短一小时陡涨4米。...
自6月18日以来,贵州出现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22日,全省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的观测站达262个,降水量最大为雷山县永乐镇开屯441.6毫米。降水覆盖全省,部分降雨区域重叠,致灾风险高,加之贵州复杂的地形、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摆动的副热带高压,多种干扰因素使得强降雨落区预报存在的不确定性更大。
“停运!”6月13日20时,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呼铁局”),经过会商研判,作出停运铁路集通线部分路段客车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参考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报送的“内蒙古集通铁路部分路段将遭遇持续性强降水”的重要气象提示信息。
今年湖北梅雨期首轮强降雨来势汹汹,自6月18日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遭遇历史最强降雨,太平镇站累计雨量达659.7毫米,连续两天占据全国24小时降水榜榜首。“快开门,涨大水了!”6月19日晚,鹤峰县容美镇杨柳湾社区“尖刀班”班长满曦,在收到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送的暴雨红色预警后,立即快步跑向社区重点防范区域、高风险居民点排查转移人员。
雨势猛烈、预警频发、受灾群众紧急转移……自6月18日8时起,强降雨侵袭湖南,湘西北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湖南气象部门先后启动暴雨三级、二级应急响应,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在风雨中筑起安全防线。
雨势猛烈、预警频发、受灾群众紧急转移……6月18日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6月18日08时至20日08时,全市共有145站(78乡镇街道)出现降雨,平均降雨量达223.9毫米,达500毫米以上共4站。面对极端强降水,张家界市气象局干部职工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研判,精准预报,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6月20日,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在雨中拉开帷幕,9.84万考生走进考场。在武汉市蔡甸区幸福路中学考点,道路整洁干净,交通畅通有序。蔡甸区公安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夏警官介绍,“天气预报提示清晨有强降水,为确保考点附近交通安全畅通,我们提前到岗引导车辆,设置提示标牌,确保考点周边通行安全顺畅。”
6月18日下午至19日白天,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出现入梅以来首场强降水天气,松滋市西部山区出现大暴雨。松滋市气象局依托“631”递进式预警机制,精准预报、靶向发布,与多部门高效联动,提前转移群众581人,成功应对卸甲坪乡重大山洪险情,实现人员零伤亡。
“太原镇人民政府提醒:县气象台6月18日17时50分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18日17时50分至23时50分,太原镇等乡镇可能出现1小时降水量达90毫米以上极端强降水……”手机上的预警信息让重庆市彭水自治县麒麟社区党支部杨孝超心头一紧。此刻,太原镇香树坝村的累计降水量已达123.8毫米,致灾风险极大。
“澧水张家界站已达洪水编号标准!”“湘西州龙山兴隆街道降雨突破当地历史极值!”“常德石门白云镇小时雨强最大达到102.3毫米!”6月18日8时开始,强降雨侵袭湖南,湘西北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湖南气象部门先后启动暴雨三级、二级应急响应,强化值班值守,靠前部署指挥,在风雨中筑起气象服务保障的安全防线。
6月18日,闷热的空气在湖北上空凝聚,一场暴风雨蓄势待发。傍晚时分,狂风裹挟着暴雨袭来,湖北省气象预警大楼里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在紧张地忙碌着。21时,省气象局紧急召开全省天气加密会商会。各地气象部门汇报当地天气实况和预报结论。会议结束后,省气象台预报员们围坐在电脑屏幕前,熟练地操作着天气分析与预报系统、智能网格预报应用分析平台等专业工具,分析天气系统...
过程期间,四川省气象部门共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会商3次,通过集体会商、综合研判,不断提高预报精准度和时效性,确保各部门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准备。省气象台强化“1313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滚动发布灾害性短临预报11期,指导市(自治州)、县气象局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实现了从中短期预报到短临预警的无缝衔接,同时通过蜀智天气APP等渠道,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
6月17日夜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江淮、黄淮一带出现强降雨天气。截至20日早晨,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出现强降雨,中央气象台于20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受强降雨影响,南方多地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广西、湖南、湖北等局地出现洪涝灾害。预计未来三天,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汉、江淮等地仍有强降雨过程,雨带将如何移动?恰逢周末,公众出行...
6月18日至20日,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淮阳区气象局周密部署、精准施策,以“早、准、快”的工作要求,全方位做好暴雨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区气象局加密天气监测频次,每小时跟踪雷达回波和降水实况;加强与市气象台的联合会商,科学研判天气形势。6月17日9时,区气象局第一时间向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16个部门发送《重要天气...
6月19日起,江苏自北向南出现一次强降水天气。19日5时至20日5时,全省556个站的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最大降水量达169.4毫米。6月19日10时,江苏省气象局启动暴雨、强对流三级应急响应,针对6月19日夜间至22日全省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部署防范。
6月18日开始,山东出现今年入汛以来首场大范围降水天气。18日15时至20日11时,全省大部出现降水,平均降水量为44.7毫米。针对此次降水过程,山东气象部门提前部署,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与部门联动,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省气象台加密会商频次,滚动发布降水实况和最新预报。6月17日17时,省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预报,指出此次降水过程总体有利于增加土壤墒情并缓解旱情,但需防...
6月19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9日至21日,中东部地区还有强降水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需防范降雨叠加效应。中央气象台预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和北部、江汉、江淮、黄淮及广西西部等地为主要降雨区,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其中需要尤其注意的是苏皖北部、湖北东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在10...
据贵州省气象台预计,6月18日傍晚至21日上午,贵州省自北向南有强降水天气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雨量达50至12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超100毫米。此轮强降雨影响时间长、范围广、局地雨势强、累计雨量大。
6月18日15时,湖北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积极应对入梅首轮暴雨过程。最新气象数据分析显示,预计6月18日晚至21日湖北自西向东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省气象台已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6月17日至18日,四川遭遇入汛以来首轮较大范围强降雨天气,盆地中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小时雨强突破极值。四川省气象局以“早、准、快、实”的服务机制,提前8小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联动多部门构建防灾减灾防线。
6月17日4时4分,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6月16日20时至17日5时,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最大累计降水量达276.9毫米。
气象预报显示,陕西省宝鸡市陇县17日夜间至18日上午,将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县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陇县气象局提前部署、快速响应,积极应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
6月16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16日8时至17日8时,景洪市勐旺乡科联水库降水量达115.9毫米。针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景洪市气象局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和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服务,助力勐旺乡安全转移群众共7户27人。
|
|
科普 • 防御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