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杨玲报道 奔腾不息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水库,恰如“长藤结瓜”。湖南共有各类水库1.3万多座,占全国水库总数的七分之一。水库科学调度,在调蓄洪水、水力发电、抗御旱灾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水库调度牵涉到上下游、左右岸等各方防洪安全,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更考验幕后气象“参谋”的科学预测。
“气象部门实时预报详尽、预警及时、准确把握雨季规律,为优化防洪调度提供重要依据,更为科学调度发挥了参谋作用”。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调度处的常世名说道。7月4日,湖南省防指发出防汛抗旱简报,在总结科学调度五强溪等大型水库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同时,充分肯定气象部门的“参谋“作用。
6月21日至28日,湖南遭遇连续两次强降雨过程,强降水从湘西南转战湘北、湘西北,气象部门准确预测,省防指科学决策,水电部门联合调度,大型水库蓄泄兼筹,为后期用水高峰储备了宝贵的水资源。7月以来,湖南进入盛夏,全省电力供应平稳,其中水电出力占了50%以上。
准确预测,超前部署。早在降雨发生前5天,湖南省气象局对降雨的覆盖范围、历时和强度作出了准确预报,将《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题汇报》、《气象专题预报》等快速发往防汛抗旱相关单位。省气象局提前分析省内中小河流域水位和水库水位,并对强降水区域的防汛形势进行预评估。根据预报,省防指商请电力调度部门加大有关大型水库的发电出力,通过满负荷发电消落库水位,增加水库调蓄库容。
精心联动,安全调度。在6月25日至28日这一轮强降雨中,气象部门预计降水落区集中在湘西北和湘北地区,如何避免强降水的叠加引发中小河流洪水成为防汛重点之一。面对复杂的天气形势,湖南立即启动全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湖南省气象部门启动突发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先后拉响暴雨预警信号139县次,同时加强强降水的监测、预报、预警及灾情收集上报,并加强与国土、水利、电力和农业部门的联合会商,向电力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水库调度和安全防御工作气象建议。
科学研判,利用雨洪。气象部门分析,此轮降雨后,湖南将出现晴热高温天气。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时适量拦蓄洪尾将对应对后期发电和灌溉用水高峰十分有利。省防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五强溪、柘溪、皂市、欧阳海等大型水库实施动态控制调度,适度提高水库的控制水位。五强溪、凤滩、柘溪、皂市水库累计多蓄水13.29亿立方米,增发电量1.6亿千瓦时;双牌、欧阳海等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库科学拦蓄洪尾,为后期抗旱储备了宝贵的水资源。
目前,湖南气象部门将继续做好监测预警预报,同时充分利用跨领域共建的电力专业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业务平台,为夏季电网安全、水电生产、电力负荷预测等各个环节发挥更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