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倪永强 通讯员奚立宗报道 9月20日,西北区域气象科技创新研讨暨科技成果交流会在兰州召开。中国气象局、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协、中科院寒旱所、兰州大学以及西北区域四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共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上,甘肃、新疆、内蒙、陕西、青海和宁夏六省(区)就如何进一步创新气象科技的机制和制度、如何从区域层面共同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如何发挥业务单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强化区域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能力进行了研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沙漠研究所和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四省(区)气象研究所就如何寻求突破约束气象科技创新发展因素的措施,寻求破解气象科技创新发展难题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更加有力地支撑“四个能力”的提高,更加有力地推进区域气象现代化的进程就进行了交流。
西北区域气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气象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西北气象部门要从形成优势学科领域、探索科技创新新体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快科技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科技能够在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结合,从而提升自身能力快速健康发展。
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指出,自2009年起,甘肃省气象局分别在沙城暴数值预报技术、冰雹预警监测及指挥作业系统、气候变化对旱作农业影响应对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些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区域性地区的农业等多个领域,并且在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他强调,增强区域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进一步深入改革气象科技体制,创新气象科技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区域气象科技创新布局。一是要在区域创新主体、创新效能、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等方面统筹部署,密切合作,形成开放式的区域产、学、研、用气象科技创新大联盟,以强化区域气象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二是要坚持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突出区域气象业务特色,发挥区域气象科技优势,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全面发展的区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提升对区域重大气象科技问题的攻关能力。三是既要充分发挥区域业务单位对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也要突出区域气象科研院所、大专院、省部重点实验室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气象科技创新布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杨兴国说,区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特色农业为主的地区,气象部门针对宁夏特殊的气候条件进行科技创新,在枸杞黑果病的流行气象条件及预测研究、枸杞品质气候形成条件研究、优质酿酒葡萄的形成气候条件及小气候控制调节技术等方面,依托区域科技创新成果,深入研究气候的检测和预报等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产值、农作物的品质以及农作物受到病虫害影响的程度。
(责任编辑: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