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走基层】谁为梨花香满路——鞍山气象部门服务南果梨生产侧记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谁为梨花香满路

——鞍山气象部门服务南果梨生产侧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向旬

    南果梨被称为“果中王后”,在东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主产区在辽宁省鞍山市郊区和海城市的几个乡镇。对于当地果农来说,南果梨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据农业部门统计,在2011年,南果梨产量比往年增加了10%,在春节期间,南果梨售价大幅飙升,果农得到了增产、增收带来的实惠。而这背后,是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周到服务和科学指导。

跟踪服务效果好
    “近年来,我们对于南果梨的生产采取了跟踪气象服务。”鞍山市气象局副局长李宝章告诉笔者,从2009年开始,鞍山市局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南果梨产区,从其花期到收获期,进行全程跟踪气象服务,并掌握了气候特点对南果梨生长的影响。
    2010年,鞍山地区出现了罕见的低温冷害,南果梨花期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气象技术人员依据跟踪服务所掌握的气象资料,指导果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了经济损失。
    2011年,在南果梨花期出现的低温霜冻、生长期的土壤墒情监测和采摘期遇到的气温突变等关键时间节点,气象部门都做了大量的预报和服务工作。此外,鞍山市局开展的人工防雹和增雨作业也取得了显著效果,近三年来,在保护区内没有发生明显的雹灾和旱涝灾害。

科技支撑作用大
    “科技支撑的作用很大。”李宝章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气象部门开展了“鞍山南果梨产区气候条件研究”课题,并已立项,获得了十万元的项目资金。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在果园内建设自动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并通过查询历史资料,掌握了大量物候学资料,这些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都在2011年的专项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产品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获得了果农的好评。
    笔者了解到,正在推进的“两个体系”建设,对于提高鞍山市局的经济作物服务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李宝章说,鞍山市的自动气象站以及土壤水分和设施农业观测体系已经基本布设完成。在南果梨产区,每个乡都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所有镇都设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部分村安装了大喇叭,气象信息员也已配备到位,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南果梨产区的气象灾害监测水平,增强了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扩大了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覆盖面。

气象服务很给力
    在南果梨产区果业公司的冷库门口,笔者见到了果业公司经理王学军。由于库藏南果梨已经售卖一空,王学军很高兴,他向笔者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我们果园的南果梨产量比往年有了大幅增加,气象服务太给力了。”王学军说,果农最怕的是冰雹和低温这两种气象灾害。以前,在南果梨的花期和采摘期,果农每天晚上都要守在电视机前,等着收看天气预报。现在,乡里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每天都更新天气预报,这对果农安排生产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气象部门还通过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随时发布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
    王学军告诉笔者:“近年来,气象部门在我们果林区的四个方向都设立了防雹炮站,如今,我们这里的雹灾已经很少了。气象部门在每年春季,都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避免了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如今,我们果业生产、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气象服务,可以说,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果农增产、增收的‘保护伞’。”

(责任编辑:韩青)

 


 

  “高寒禁区”的气象人--走进黑龙江省呼中区气象局

  中国气象报记者任桂林

  2月6日,正月十五,记者顶着严寒探访被“大烟炮”笼罩着的黑龙江省呼中区气象局。

  呼中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麓,四面环山,中部为呼玛河谷。呼中区气象局是黑龙江省乃至是全国最为艰苦的气象台站之一,有着“高寒禁区”之称。2010年1月31日,该局位于大白山风景区的一个自动气象站传回了-50.1℃的极端气温,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个不起眼的地方。龙年春节期间,大白山风景区又以-49.4℃的最低气温让人咋舌。

  为了做好低温天气应对服务,春节期间,气象职工一直是在加强天气跟踪监测、发布预警信息中度过的。呼中区气象局通过当地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出提示,提醒居民尽量减少出行,如有外出则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此次寒冷天气过程预报及时准确,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称赞。

  50岁的关凤歧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他见证了呼中气象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曾经人们口中的“小关”已经变成了“老关”。当年一起工作过的老同事有退休的、有调离的、有升职的,几乎都不在这里工作了,而他却一直坚守着这块曾经抛洒过青春与汗水的土地。去年,“老关”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单位同事心疼他,不想安排他值夜班,但是“老关”却说,“上岁数了,觉少,不值班也睡不着。你们年轻人晚上好犯迷糊,还是我值夜班吧”。以前的“老关”嗜烟如命,晚上值夜班基本上是靠香烟打发时间,如今大夫不让抽烟了,他的兜里就揣几块糖。犯烟瘾了就吃几块;困了,就到观测场转几圈。

  与“老关”同期参加工作的王美华指着翻出来的老照片对记者说:“那时候我们单位6个人,只有他一个男同志,不过我们各项考核在全区始终名列前茅。”照片中“五朵金花”簇拥着“老关”这片宝贵的“绿叶”,“老关”笑得格外开心。

  随着三名大学生的到来,呼中区气象局这种“阴盛阳衰”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三个小伙子有知识、有朝气、有活力、有热情,他们给这里带了生气,带来了希望。说起刚来这里工作的岁月,三个男生不禁感叹这项工作的“严苛”。不过很快他们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如今,三个小伙子都已经成长为局里的业务骨干。善于钻研的胡本刚已经是局里的网络维护专家,成熟稳重的齐振洋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已经成为“三人决策”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寡言少语的邹继英也担起了防雷检测的重任。

  今年,是他们在这里度过的第五个春节,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

  局长刘铭是2010年接过呼中区气象局“帅印”的。刘铭坦言,接手这样一个有着诸多荣誉的先进集体确实有压力。但是这位行伍出身的年轻人有着军人特有的不服输的劲头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不能让‘先进’的牌子砸到我手里。”刘铭暗下决心。于是,上任第一天,在全局大会上,刘铭表态:“我们大家是一家人,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刘铭与副局长吴淑琴两人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两年来,呼中区气象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及“6·26”扑火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社会需求变化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准基本工作定位,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刘铭这样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毛艳)

  


  

  田中布触角 险中获效益——探访榆树饲料玉米气象服务

  中国气象报记者 颜昕 陈丹 通讯员 王美玉

  “在大家都知道的安全最佳期播种算不上有本事,抢在风险与效益最大化之间播种那才叫厉害。最合适也是最危险的时机,被我们抓住了!”日前,记者在吉林省榆树市采访时,饲料玉米种植大户张建民看着家中安装的气象服务平台软件终端,颇为得意地说。

  气象服务平台软件终端是榆树市气象部门本着“规定动作求规范、自选动作求特色”的原则,积极开展特色服务的“高招”。登录该终端,村民可以随时查看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天气预报、监测实况以及重大天气专项服务信息,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为张建民和气象服务平台软件终端“牵线搭桥”的是他的老熟人徐丽萍。徐丽萍还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我家大棚旁边的值班室就有电脑,什么时候来给我装?”得知气象部门想试点推广气象服务平台软件终端后,张建民迫不及待地主动要求安装。

  下一步,榆树市气象局还将根据农业气象人员收集的反馈信息,在这个平台上添加互动性极强的经验交流与案例收集版块,如同无影的触角,深入田间地头。

  “我不想在‘家’看见你们。”这是榆树市气象局局长徐学军常对农业气象人员说的一句话。如今,这句话一年也没机会说几次。榆树市气象工作者早已明白,深入田间地头不仅在于次数的多少,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花青素太可怕了,牛的胃不能消化,最后变为致命的氰化物。”张建民提起花青素时心有余悸,“霜是产生花青素的主要原因,所以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对我们非常重要。”

  了解到这一需求后,榆树市气象局及时开展全方位的专项跟踪服务,关注每一个相关联的节点。由于饲料玉米生长周期比食用玉米长,播种期显得尤为重要。气象部门的服务要从播种前开始,并开展全周期跟踪、对比实验、专家联盟服务和初霜预报等一系列服务。

  “多赚了45万,你说我高兴不?”张建民乐得合不拢嘴。今年4月10日,榆树市气象局提出了“适时抢种”的建议,张建民在4月12日至22日完成了播种,这具有决定意义的10天加上9月17日气象部门的初霜准确预报,为张建民带来了每公顷比去年增产7.6吨、总增收45.22万元的大惊喜。

  350公顷的种植量,使张建民成为了目前榆树地区的示范大户,前往“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但350公顷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张建民的目标。气象服务的险中求胜,也只是榆树饲料玉米气象服务的开始,更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小缩影。

  (责任编辑:苏杰西)  

  


  

  一位气象局长的喜与忧——永清县气象局为农服务印象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帅 记者孙祎

  听说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气象局为农服务工作很有特色,我们近日专程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永清县位于京、津之间,历史上是传统的农业县。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该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环首都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联系县” 和“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

  在这众多“光环”中,没有气象人的名字,但却有气象科技的内涵。永清县气象局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新布局中,直接为种植大户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欢喜——特色服务作用大

  永清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淼曾经赞扬说:“县气象局为现代农业和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先到县蔬菜局采访。县蔬菜局副局长郭永利闻讯赶来,颇有“反客为主”的架势:“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确实是大事,近两年,我们县陆续建立、完善了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实现了各单位预案联动、信息联动和措施联动。”

  这时,在旁边一直笑而不语的县气象局局长路广插话说:“现在全县逐渐建立完善了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县气象局还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专家联盟’组织,定期到蔬菜大棚、田间地头开展农业调研和实地服务活动;形成了乡村信息员体系,并纳入全县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在灾害易发区制作安装了气象灾害警示牌……”路广如数家珍。

  路广举例说,以前大风、雨雪天气来临时,只能通过发传真,下乡挨家挨户进行通知,无法提前做好防护准备。自从气象部门建立了预警信息平台后,灾害性天气到来前便可以通过短信等现代手段及时通知到农户、合作社,指导农户做好防范。气象部门还定期走访乡镇服务站,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听取服务站工作汇报,指导下一步服务工作。无疑,这些努力都有力地推进了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的进程。

  见闻——农民朋友广认可

  眼见为实。永清县局的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我们决心去大青垡村实地考察一番。

  大青垡村是农业部“中德合作ESIA”项目区,全村以生产无公害蔬菜为主要经济收入,现有高标准“廊坊40型”日光温室500个,新型冷棚50个,主要栽培黄瓜、番茄、甜椒、茄子、豆角等蔬菜。

  面对我们的提问,村党支部书记吕清元乐呵呵地告诉我们,为了普及科学防灾知识,村内建有标准的农民培训教室,每周都有蔬菜专家、气象专家来授课;在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内,最有代表性的黄瓜和番茄棚中设有两套小气候观测站,收集温度、湿度等数据;农户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时查看有关气象资料;有条件的村民家中还安装了大棚小气候观测平台。

  在吕清元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这里,LED显示屏和气象信息大喇叭广播系统配套使用,深受农民欢迎。“每当有大风或雨雪等灾害天气来临,大喇叭、显示屏、手机短信、网络甚至气象微博等多种手段齐上阵,农户‘闻风而动’,可解决大问题了。”老支书兴致勃勃地说。

  在地处永清县的恒都美业现代农业园区,记者又亲身感受到气象服务的魅力。在园区蔬菜大棚中,小气候观测仪“亭亭玉立”,在棚外的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实时温度、湿度等11类相关气象信息,一目了然,清晰明白。“我们每天都要看几遍,心里才有底。”这里的农民朋友如是说。

  隐忧——工作短板待提高

  秋阳暖融融的,轻风吹拂,我们耳边再次回响起郭永利对气象工作的评价: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的完善很给力,对于本地农业的发展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评价,给路广本该喜悦的心情带来了一丝忧虑。20多年来,永清县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以及质量可以称得上是“河北的寿光”,这一切都离不开气象部门的相互配合。但是,如何使农村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工作可持续发展,保持后劲?路广也在不断地思考。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只是刚刚起步,现有的服务能力还远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下一步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如小气候气象观测站、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气象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定期保养维护等保障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还应进一步健全预警联动机制等。

  “在2011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提出了‘业务现代化、工作政府化、服务社会化’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给基层台站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只要按照这个目标去努力,形成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的合力,就会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气象服务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说到这里,路广仍信心满满的。

  (责任编辑:毛艳)  

  


  

  

    精细服务打造特色农业“指挥棒”——江苏省句容气象为农服务走笔

  

   中国气象报记者何孟洁 朱卫星 通讯员局小虎 

   
  11月的江南,阳光沁在微凉的秋风里,轻轻地将梧桐叶的裙角掀起。在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张小虎葡萄合作社,本应到了农闲的日子,几名种植户却在设施大棚下专心劳作着,熟练地从葡萄藤上剪下一串串绯红色的“美人指”。

  

  11月中旬,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张小虎葡萄合作社的“美人指”仍然挂满枝头 何孟洁摄影

  
  “这两年我们从国外引进了美人指、矢富罗莎等优质葡萄新品种,运用整形修剪、品质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使葡萄成熟期由露地栽培集中在8月拉长到7月初至11月。”葡萄园种植大户张小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填补了当地早熟、晚熟葡萄品种的空白,即便入了冬老百姓也能吃上果型大、色泽口感好的鲜食葡萄。
  往葡萄园的深处走去,小径中间一套白色的仪器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小虎说,这是句容市气象局专门设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观测大棚内的气温、相对湿度、地表温度以及浅层低温。“这些亚欧品种葡萄最怕的就是雨水,我们这边的雨季正好在葡萄关键育果期,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大量病虫害,直接影响到收成。”他说。

  

  

  自动气象站“住”进了葡萄大棚 何孟洁摄影

  
  气象局的技术人员到葡萄园多次实地考察后,针对葡萄生产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在大棚内、外分别装上自动气象站,并在合作社办公楼前安装了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建立起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这样便能适时看到对比监测到的棚内外气候状况,接收气象部门每天发布的5次天气预报,直抵田间的现代化服务为在葡萄生长各阶段提供了专业气象保障。
  “今年雨水多,尤其是几场风,让我们心里着实着急了一回。”张小虎说。不过,在台风影响期间,他们提前收到气象局发布的台风和暴雨预警信号,抢抓时机进行管理,“由于预警及时,我们农户几乎没有遭受损失”。

  

  句容市气象局在雷击事故多发的村庄建立避雷亭,保护农民安全,为农民普及防雷知识 何孟洁摄影

  
  张小虎葡萄合作社种植了3500余亩葡萄,而在整个句容市,葡萄种植达到数万亩,生产基地10余个,农民个体生产散户更是数不胜数。“葡萄种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气象服务在葡萄生产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句容市农业部门的相关人员介绍。
  “气象部门做的都是实在事,为我们致富提供了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使我们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农户们给气象局写来这样的感谢信。
  近年来,句容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高效特色规模农业,一批特色、科技和高效农业园区崛起,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生产种植户。作为江苏8个防御自然灾害体系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省级示范县(市),如何谋划为农服务新模式,创新为农服务手段,成为句容市气象局的重要工作。

  

  张小虎葡萄园的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何孟洁摄影

  
  句容市气象局局长范义芳介绍说,根据本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产业分布特点,他们将一些镇、村列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点,如白兔镇为高效农业示范镇,茅山镇为旅游农业示范镇,丁庄村为特色农业示范村,赤山湖为生态农业示范点等,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句容“两个体系”工作。
  句容气象部门与当地特色农业——葡萄、茶叶等生产基地建立起密切联系,制定出不同农作物的气象服务方案,并推出适合本地的精细化服务产品,将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从葡萄延伸至蔬菜和有机水稻等特色农业生产。
  为了让气象信息在田间地头“流淌”得更加顺畅,在老百姓之间传播得更加快速广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句容市气象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探索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建立农信通(短信)平台、兴农网、大喇叭,将气象信息及时发布和传送给服务对象;在各乡镇服务站、村办公室、社区及学校、重点企业设置气象电子显示屏,用无线传输手段适时发布灾害性天气等气象信息;在每个乡镇设置自动气象站,在“96121”增加为农服务自动咨询信箱,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建设。

  

  在句容各个乡镇,我们都能看到气象科普宣传栏,结合当地实际农业生产普及气象知识 何孟洁摄影

  
  值得一提的是,句容市气象局还利用内部专有网络平台, 建立起“句容气象预警电视”服务系统。每天通过预警电视滚动播出天气预报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片,定期播放农用天气预报,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该预警电视今年在全市各乡镇推广使用,在政府的支持下,明年将覆盖到各村,真正做到气象信息全面覆盖。”范义芳说。
  在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已经确定。在句容,“风调雨顺、福地句容”的服务口号正在广为传播。
  目前,句容市政府已经成立了“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市长尹卫东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在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正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在句容调研时所言,句容市气象局将“两个体系”建设充分融入到地方政府公共职能建设中,已经走在全国前面。未来,精细化、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三农”效益还将发挥得更广、更深、更好。

  (责任编辑:孙祎)  


  秦岭深处的“气象阁”——走访陕西省镇安县气象局

   

     中国气象报记者徐丽娜 通讯员闫靖靖 陈道辉

  
  在陕西省秦岭南麓东段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美丽的小城——镇安。它地处南北气温0℃分界线和800毫米降水线上,南北气候共存,南北生物皆有,南北景观荟萃。虽属长江流域,但有黄土风情;虽归西北地区,却有江南美景。
  11月4日,迷蒙夜色中,驱车195公里,记者第一次走进了这座山环水抱的美丽古城,只为一个神秘的名字——气象阁,一个大山深处的花园台站。晚上7点左右,我们到达镇安县城,穿过繁华的街道和熙攘的人群,车子沿着公路盘坡而行,直奔日矶山。气象阁就建在这山顶的绣屏公园里。

  

  真情微笑
   
  在漆黑的天幕下,一座三层的仿唐建筑古朴而典雅,将天地相连。镇安县气象局就在这气象阁里。“哇,好美哦!”同行的人不禁赞叹到。在镇安的日子,不仅气象阁的秀美令人沉醉,而且气象阁里气象人的微笑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
  当晚,最先见到的是一个叫滕秀的甘肃姑娘。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她的微笑总是那么腼腆,似乎还有点怕生。去年从兰州气象学校一毕业,滕秀就远离甘肃老家,来到这大山深处。刚工作一年,她就从测报学徒变成了业务股长助理。说起思乡之情、初来的陌生和工作的困难,她总是腼腆一笑,轻描淡写带过。她说她喜欢镇安的山山水水,喜欢气象阁,喜欢大家同甘共苦的每一天。
  正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镇安县气象局局长陈道辉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气象阁。当时已是晚上10点多。看着他快意的笑容,同事们猜到陈局长今天肯定“搞定”了一件大事。原来,陈道辉最近一直在为争取地方政府经费支持忙得马不停蹄,今天他终于带回了好消息,“政府明年给咱增加8万元的预算应该没问题了!”陈道辉兴奋地说,“政府现在对气象工作越来越重视,已经连续三年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气象工作,对气象预警信息网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河道洪水视频在线监控建设、尾矿库视频在线监控建设等的投资达300多万元。”

    文化入心
    
  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味这座“花园式台站”。
  在通往气象阁的小山坡上,常青柏栽植成的象征风云的气象LOGO和“中国气象”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在气象阁周围的台阶和甬道上,天气现象符号、气象预警符号、二十四节气图案等被深深刻在石板上;在气象阁室内、走廊、楼梯等地方,廉政图片、警示语句随处可见……
  好的工作成绩离不开好的环境氛围。近几年,镇安县气象局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党章学习教育等“五项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全局职工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通过“比学习、比贡献、树新风”活动、文明职工评比、文化建设活动、科技知识学习活动、争创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业务质量年活动等六项活动,一次次在县气象局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文化助推行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如今大家干起工作来是越来越卖力。”县气象局职工梁海燕如是说。
  “文化助推行动”使广大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业务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2010年,镇安县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表彰为“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单位”,被商洛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亲如一家

  
  “秦岭最美在商洛,商洛最美在镇安。”今天的镇安气象人都这么自豪地说。镇安的美在灵山秀水,更在人心。镇安县气象局成立于1957年10月,为国家基本站,属于五类艰苦台站。现有的16个职工无论是上级气象编制、地方编制,还是原来三八鞋厂的安置职工和外聘职工,都亲如一家。
  6年前,郭涛大学一毕业就背井离乡到这里工作。老局长余秉社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吃、住。郭涛说:“偏僻的环境与我大学刚毕业时那种豪情壮志的设想相比,落差特别大。老局长待我就跟自己孩子一样,我了解并喜欢上了气象后,就舍不得这个‘家’了。”现在的郭涛,不仅是测报能手,而且已经是镇安县气象局的副局长了。
  1997年,程卫红和他的爱人梁海燕作为三八鞋厂的安置职工被安排在县气象局工作。一转眼,十四年过去了,现在的程永红已经是防雷专家,梁海燕已经是测报骨干,多次获得“百班无错情”和“250班无错情”。梁海燕说:“刚来的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全靠这里的老师傅细心教、耐心带,才有了今天。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我们工作得很开心,为上级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观测数据比多挣钱重要。”

  

   不甘人后

  
  镇安县山远地偏,但是这里的人却从来不甘人后。“正是因为我们抓住了三次重要机遇,才奠定了镇安县气象局今天的发展基础。”回忆起县气象局的发展,余秉社感慨万千。
  从1984年中国气象局组织第一届劳动竞赛开始,镇安县气象局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百班无错情”。在他们的观念里,“人少事多”“工作条件差”“生活环境苦”都不应该是业务差的借口。27年过去了,县气象局的业务从不掉队,累计获得“百班无错情”210个、“250无错情”21个。
  1996年至2005年,镇安县气象局再次抓住了国家台站综合改革的机遇,按照10年不落后的标准,超前规划。气象观测实现自动化,修建了三层共450余平方米的业务办公大楼,解决了水、电、路、围墙、排污等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使台站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镇安县气象局又抓住城市规划建设的机遇,一举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旧办公楼改造成了如今在西北首屈一指的花园式台站。在这鸟语花香的公园里工作怎能不舒心?种下了这棵美丽的“梧桐树”,还愁凤凰不来栖?

  
    (责任编辑:孙祎)

  


  

  你的精神永远挺拔——走访内蒙古海力素气象站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薇薇

  
  汽车驶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区,途经两个旗,都市的繁华渐渐被抛在身后,阴山赫然立于眼前。“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翻过这座山,后面就是广袤无垠的乌拉特牧区了。而国家一类艰苦气象站海力素气象站,就驻扎在这茫茫戈壁腹地,距离巴彦淖尔市府所在地临河160公里,周围常住人口不足20人。
   
  那条路

  

  山路崎岖,但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的司机小刘并未放缓车速,对他来说,这段山路的每一道弯都了然于胸。
  “这条路,我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小刘告诉我们,就在前天晚上,海力素气象站一名职工突发急症,站里打电话到市气象局请求支援,小刘以最快速度赶到站里,并将病人送往市医院,已是凌晨4时。经检查,职工田双奎是关节炎久未治愈,近期发病后又没有条件及时进行治疗,硬“扛”到疼痛难忍,差点出大问题。“在海力素那地方,就怕得个急病。周边别说医院、大夫,连个人都难见到。还亏得这条路修好了,要不然更是麻烦。”小刘轻轻叹息。
  当然,眼前这条崭新的柏油路是多么好啊!就在2009年,我们第一次前往海力素时,这条年久失修的砂石路到处坑坑洼洼,我和另外一名女同志坐在越野车后排,脑袋一个劲儿地往车顶上碰。大家打趣说,这岂止是“搓板路”,简直就是“弹簧路”。但到了站里,站长贾文逸却说,有条砂石路走就不错啦,三四个小时能到临河,这要是在20年前,那没有路的“路”,得走整整一天呢!
  曾经,因为路,职工们很难出山,有病得不到及时救治,有个小伙子20岁就因中风导致面部神经麻痹,留下永远的后遗症;因为路,职工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冬储的酸菜能吃到次年五六月份;因为路,职工们不能及时获取外界信息,报刊、信件往往一个月以后才能抵达站里……而今,路平了,路顺了,即使地处偏远,海力素不再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那棵树
   
  出得大山,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乌拉特草原,因为气候恶化及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戈壁、枯草、大风,一副塞外苦寒之地的景象。几年前,市里施行“退牧还草”政策,草原上的大部分牧民都转移到了山前的城镇。海力素所在的巴音温都尔苏木,如今只剩下了气象站4名职工、边防站战士和几户牧民。
  看到海力素气象站的同时,几棵河床边的老榆树也跃然眼前。“海力素”在蒙古语中就是“榆树”的意思,而那几棵光秃秃的歪脖子树与海力素气象站职工有着很深的渊源。过去条件差,或者因为艰苦,或者因为想家,或者因为难以排解的寂寞,“男职工喝了酒就爬到树上唱去了,女职工难受了就跑到树底下哭去了”。如今海力素气象站的原职工旧地重游,必然要来看看这几棵曾经承载了他们许多情感的老树。
  到达气象站时,站长贾文逸迎了出来,手里还抓着一把嫩绿的豆角。他刚从温室大棚里摘完菜,额头上满是汗珠:“看看我们这新鲜蔬菜,多好!”原来,区气象局直属单位气候中心与海力素气象站结对帮扶,去年资助他们建了一座大棚。今年投入使用,这都吃了好几茬菜了,有豆角、青椒、西红柿、萝卜……贾文逸像是夸耀自家孩子般如数家珍。要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站里都得拉回成车的土豆、白菜,作为一冬的主要菜品。如今,守着菜园子,再不用坐着隔日发的进城班车,来回好几个小时去买菜了。
  我跟贾文逸开玩笑:“你现在还去歪脖子树底下哭不了?”他哈哈一笑:“哭甚了,我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挺满意,领导一直重视、关心艰苦台站,特别是去年又提高了艰苦地区津补贴和值班费。现在我们站里这4个人,都是主动申请到海力素工作的。”
   
  那些心愿
   
  “30年前,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能喝上一口‘甜’水。”曾经在海力素工作过的赵国生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两口辘轳井。两井相距不过10米,其中一口井的水涩,用来浇地、洗衣;另一口井的水好些,用来饮用。其实,距离如此近的两口井,水质能有多大区别?后来,安上自来水,仍是苦、咸,有害物质含量超标。2008年,站里安装了净化水设备,不光厨房的饮用水经过过滤,就连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也经过了净化。困扰海力素气象站几十年的水质差问题,终获解决。
  “日伴孤影叹阴山,夜闻哀鸟望天河”,站长贾文逸曾作诗《大漠指标站》,倾诉海力素的寂寞孤苦。“以前站里的生活真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职工们业余生活匮乏,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被当作宝贝,就一个频率信号还时有时无,那时候只盼着能看上电视就好了。”职工刘子成工龄30年,一直在艰苦台站工作。1994年,海力素气象站安装卫星“锅子”,可以收看多个频道电视节目;2008年,互联网接通,为海力素人又打开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如今,站里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要问海力素气象职工还有什么心愿没有实现,贾文逸首先说:“学车,一定要学会开车。”前几天职工田双奎突然发病令他心有余悸,更加坚定了学车的想法。目前海力素气象站职工年龄偏大,均为50多岁,无人会开车,因此站里也没有车。“不能总给市局添麻烦,以后万一遇到什么事,会开车也可以应急。”贾文逸的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开始实施。
  “测报员,甘为事业先。白栏小界测天地,小路复转千万里。默默写四季……”贾文逸的一首《测报员的苦与乐》,曾获全区气象部门征文比赛一等奖。一首诗浓缩了海力素气象人对气象事业的热爱和坚守。从1957年建站至今,几代海力素气象人离开、老去,但海力素所秉承的气象人精神,必将薪火相传,永远挺拔。

  

  (责任编辑:孙祎)


  四季的守候——探访东山国家基本气象站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敬涛 高琳 通讯员 郑彬

  
  车刚驶过高速公路东山县收费站,一股夹杂着海水咸味和鱼虾腥味的风便扑面而来。穿过县城,又行驶了20多分钟,来到一座石头山下,这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气象局。汽车停在半山腰,我们步行前往位于山顶的气象局办公楼和观测场。

  由于是周末,办公楼略显清净。局长吴钦生带着记者来到了三楼的大气探测室,这里是测报员工作的地方。

  
  “比孩子还难带”

  
  一个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孩坐在电脑前,紧盯着屏幕,并未注意到我们的到来。她叫祝秋萍,是年纪最小的测报员,来到东山站已有两年。
  小祝告诉记者,整个漳州市只有两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东山站便是其中之一。东山站每天除了要发布8次天气报之外,还要向北京、汕头和南京发布24次航空报,每小时一次。虽说值班的时间和次数与其他台站一样,但工作量却多得多。东山的天气情况比较复杂。夏季,台风来袭,暴雨、大风都是令测报员们最头疼的事情;冬季,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大风可以刮两天都不停歇。
  “这个工作太具挑战性了!”祝秋萍感慨道,“每次大风来了,我们要发危险报;风停了,要发解除报。眼睛都不能眨一下,要是回头和别人说句话,再看屏幕数据,风停了,解除报没发,就出错了。” 东山每年平均大风日数有109天,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发布大风危险报和解除报,测报员的工作量和压力可想而知。小祝笑着说:“我们上厕所和吃饭都是跑着来回的。单位没有食堂,中午都是发完12时的报之后,飞快地跑到山下,随便吃点东西,再飞快地跑回来。遇到复杂天气,就只能在电脑前吃泡面了。”
  问及她的家人,小祝有些无奈。小祝的家位于距离东山县100多公里的龙海市,丈夫住在那里,家里还有个10个月大的女儿。基本上,半个月左右小祝才能抽空回一趟家,长期过着夫妻两地分居的日子。为了不让女儿过于依赖自己,小祝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给她断了奶,“其实挺想回去的,想自己带着女儿长大”。
  突然,小祝面前的电脑开始报警,原来是需要观测了。“哎,这比孩子还难带!真不好意思,我得先去观测了。”小祝说完,便带着观测记录本和笔走向了观测场。

  
  “干一行,爱一行嘛”

  
  知道我们来东山站蹲点,老测报员黄来和找到大气探测室和我们聊天。老黄今年56岁,在东山站工作了31年,从1980年开始就一直从事测报员的工作。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台风袭击时,东山站的观测设备几乎没有坏过,观测数据也没有缺失过。这是因为东山站有“备胎”,出现意外情况,备用电供上、备用观测设备启用,“一定得保证观测数据不缺失”。
  “如果五六个人轮班的话,十天半个月之后,肯定有人病倒。有工作了两三年的测报员仍无法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和强度,他们对夜班都产生了恐惧心理。”因为这里的夜班是不能睡觉的,不论天气状况如何,每小时都要发布航空报。现在东山站有8个测报员,在8个测报员都到位的情况下,值一次班可以休息两天;然而,现实肯定不是理想状态,有人出差,有人进修,有人生病,“一般也就六七个人可以同时轮班,值一次班休息一天就很满足了”。
  老黄说,来东山站工作的大学生,最多干不过两年就离开了。一是测报工作本身就很枯燥、辛苦,二是东山站的测报工作是最枯燥、最辛苦的。对于31年的坚持,老黄微笑着说:“干一行,爱一行嘛!不能因为苦、累,就不工作。”

  
  “工作量太大,值班费太少”

  
  1954年,东山气象站建站,开始观测、记录天气,是漳州市建起的第一个县级气象台站,现已成为福建省三个重点台站之一。建站初期,这座石头山附近是大片的坟地,非常荒凉;没有淡水,老干部们就在山下挖井。1959年,东山县气象局的第一栋办公楼才在石头山上建成。
  聊到东山县气象局的人员状况,吴钦生说,现在局里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在编人员14人中有11人50岁以上。“现在,县级的气象局留不住年轻人。毕竟县城的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年轻人的发展空间也较小。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们也会给大家一些鼓励和奖励。比如‘百班无错情’‘250班无错情’,从省到市再到县,对测报员都有奖励措施。”吴钦生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东山站获得的“百班无错情”“250班无错情”在整个漳州市是最多的。“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们站有8个‘百班无错情’,两个‘250班无错情’!”
  东山县气象局夜班的值班费是3.5元,这个上级制定的标准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局里也考虑到了夜班的辛苦,贴钱将夜班值班费调整到6元。吴钦生说:“我们也向上级呼吁,在职称、待遇方面应该向这些从事24小时测报的人员有所倾斜。他们实在是太辛苦了!”

  

  (责任编辑:孙祎)

  


  红尖山巅耀沧海 闽西赤胆献忠情——探访福建龙岩红尖山气象雷达站

  

  中国气象报记者赖敏 通讯员王法健

  火红的日出、苍茫的云海、漫山遍野的杜鹃、神奇的雾凇、蜿蜒盘旋的山路……矗立在福建龙岩城区东南30多公里处的红尖山,在很多人眼里似乎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而在龙岩气象雷达站4名机务员眼里,这座海拔1486.9米的高山是他们的阵地。这里,没有诗情画意,更与浪漫无缘,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守望,年复一年的坚守,借助他们日夜守护的“千里眼”,捕捉风云变幻,看透风霜雨雪。

  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在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上颠簸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红尖山之巅。

  

  

  从山顶俯拍蜿蜒盘旋的山路。王法健摄影

  

  初探高山上的红尖山

  登上山顶,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抬起头,一座仅两层高的白色小楼立于眼前,墙体洁净透亮,楼顶上巨大的球状雷达天线罩分外醒目,这便是红尖山雷达站了。

  “红尖山雷达站是国内首台建立在高山上的世界先进天气雷达,四周遮挡仰角基本小于0度,净空条件十分理想,是全国净空条件最好的雷达站点之一。” 机务员向记者介绍道,它能将半径460公里范围内的天气系统演变尽收眼底,覆盖福建全省、赣南、粤东以及包括台湾全岛在内的海峡地区及南海北部。

  步入大厅,墙壁上着悬挂一幅幅气象科普知识展板,厅内的设施还算齐全,液晶电视、木质沙发、取暖器、烧水壶等一应俱全。原来近几年,为了解决职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市局特地为雷达站添置了新的被褥、取暖器、床垫等生活用品和家具,2009年还对雷达站进行了外墙装修,难怪有数十年历史的雷达站现在看上去依然派头十足。

  

  

  大厅全景。王法健摄影

  

  走进小厨房,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个方便面包装盒,袋装或罐装的咸菜、辣椒酱。因为山上值班人员每周换班一次,能带上山来的东西十分有限,所以这些便捷的食品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必备之物。

  虽然生活物资不像一些艰苦台站那样匮乏,但是红尖山顶上恶劣的高山气候着实常年考验着站里4名雷达机务员。由于海拔较高,红尖山一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大雾弥漫,衣服也干不透,到处都湿漉漉的;山上的气温比城区平均低5摄氏度左右,每年冬天都要结冰几次,水管被冻住,用水只能靠蓄水池;到了夏天,一遇到雷电,所有的电器都要关掉……然而从他们口中,这些困难只是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可对于肩负的责任,倒立马一丝不苟起来:“这个雷达站的数据十分重要,只要能保障它全天候正常运转,别的都无所谓。”

  

  

  寒冬里雷达站,美丽的雾凇成为了山上一景。李国景拍摄

  

  平静、单调、紧张的“三味”生活

  随着攀谈的深入,记者也逐渐了解了雷达机务员的生活工作情况。

  李国景,在红尖山上一呆就是十年。记得他刚刚到红尖山气象雷达站的时候,从山下带了一条小狗陪伴着他。小狗平时很乖巧,附近一旦有什么动静,它就会狂吠。休闲时间,李国景喜欢带着它满山逛,慢慢地,他们培养起了深厚的感情。此后,只要李国景下山,或者到山上游玩,小狗总是跑在前面,非常忠心的样子。

  

  

  杜鹃花开的季节,在半山腰仰拍雷达站。林秋摄影

  

  老家在上杭县的赖作英也已在站里多年,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心中唯一的遗憾就是常年离家太远,思乡之情迫切。去年春节,他出于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只能待在山上过年,40多岁的他遥听远处热闹的炮竹声,眺望山下闪烁的万家灯火,想念妻儿的心情无法平复。得知他的心事后,今年5月,局里将他的妻子黄红英也招聘到红尖山上,负责后勤工作。这样夫妻俩又能在一起,相互有个依靠,一家子的生活也稳定下来了。晚饭后,夫妻俩总喜欢在雷达站门前的空地散步,看看璀璨的晚霞,呼吸清新的空气,觉得这样的小日子也别有一番惬意的滋味儿。

  然而,看似单调的日子却也不乏挑战。每到夏天干旱或是台风来袭之时,他们的神经就会紧绷起来,因为一到灾害性天气,雷达就要24小时开机。再加上人手紧张,为确保它正常运转,他们几个人就要几天甚至一星期连轴转,困了就稍微躺一下,饿了吃点方便面扛一扛。“这都是本职工作,况且只要不出什么差错,我们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机务员赖作英检查雷达运行情况。王法健摄影

  

  主席情意深 赤胆气象魂

  提起近年印象最深刻的事,几名机务员不约而同想到了2010年春节,胡锦涛主席到龙岩慰问的场景。“胡主席与我们闽西人民共度佳节,这在当地可算是一件大事啊,新闻联播里都播了好久呢!”当时,为了保障整个慰问过程顺利进行,市气象部门做好了充足的气象服务准备,在综合分析天气信息后,依靠红尖山雷达对天气系统进行密切跟踪和准确探测,并应用“龙岩短时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系统”做好保障。除夕当天,在绵绵春雨中,准确预报了降水间歇时段,确保了胡主席与当地群众迎春联欢等户外活动顺利进行,市委领导为此还专程向局长发来短信表示感谢。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闽西儿女,胡主席在春节时期特地来慰问,让我们体会到了国家领导人对闽西人民的关爱,我们也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守护好雷达站这个特殊的‘千里眼’,为我们龙岩防灾减灾,保护百姓一方平安尽最大的努力。”机务员诚恳的一番话,道出了闽西气象人对党和国家的一腔赤诚,也道出了对气象事业的无限热爱。

  

  

  外墙装修后的雷达站。王法健摄影

  

  思绪从回忆中逐渐拉回,环顾四周,不由感慨万千。“春来云雾缭绕,夏至雷鸣电闪,秋时狂风呼啸,冬日雨雪风霜”,这红尖山依然年复一年地存在着,而山顶上的雷达站相比过去却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招聘了年轻的科班生,人员配置逐渐走向年轻化、知识化……不知不觉,勤劳聪慧的闽西气象人以雷达的“火眼金睛”为眼,以雷达的“纵横千里”为手,已守护着这片红色热土走过了十个春秋,相信未来他们势必以“闽西儿女能揽月,八闽骄子敢擒龙”的雄才和胆魄,继续创造闽西气象事业绚烂的明天。

  (责任编辑:孙祎)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