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人影工作积极护航生态与农业建设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SRC-767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目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快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与能力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和国办44号文件精神与工作部署,新年伊始,各地气象部门就积极行动起来,精心部署,加快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和加强人影创新团队建设,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农业防灾减灾以及森林防火等提供科技支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各地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影响工作,山西、河南、北京、新疆等地政府部门已出台有关加强人影工作的相关意见和人影管理办法等。

  青海:加强监测服务 科学实施人工增雨
  
据气象资料显示,入冬以来,青海省各地气温偏高,致使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部分地区出现旱象。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干旱、雪情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科学组织实施人工增雨等工作,有效降低了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并为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和初露的旱象,2013年以来,气象部门在西宁和海东两个地区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作业后出现不同程度降雪天气,其中2月17日至18日作业区及影响区内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小雪。充分利用地面监测站网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连续开展雪灾动态监测、预警气象服务工作,先后发布都兰、河南、泽库等地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发布雪灾监测信息2期,积雪卫星遥感监测信息12期,干旱监测信息2期,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信息。青海省气象局精心组织,及时与省森林、草原防火办进行沟通协商,通报全省火险及未来天气形势及存在隐患。在寒假和元宵节期间分别以省森林、草原防火办名义发布两次手机短信温馨提示。1月28日发布森林、草原黄色预警信号后,根据春节期间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的趋势预报,将森林、草原黄色预警信号上升为橙色信号,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2月17日全省大范围出现降雪后及时解除预警信号,将降雪中心、范围及时进行了通报。
  气象部门将加强土壤墒情、旱情、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象干旱情预警信息;加强与农业、水利、草原、林业等部门的沟通,深入了解服务需求,及时通报旱情和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抗旱备耕气象服务工作;同时,已经做好了全省飞机人工增雨准备工作,将抓住有利时机在西宁、海东及环湖地区等地有效开展春季地面和飞机人工增雨工作。

  陕西:部门合作协调2013年省级飞机增雨作业
  
近期,陕西省召开2013年度省级飞机增雨(雪)作业协调会,会议围绕2013年度飞机增雨(雪)计划任务进行了部署和动员。
  自去年秋冬季以来,陕西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尤其是去年12月以来,全省除部分地区出现少量较弱降水外,大部份地区无有效降水过程,渭北及关中大部区域持续缺墒,咸阳北部及关中腹部区域重度缺墒,已经对作物安全越冬造成影响。持续的气候干燥使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流感等季节性疾病滋生。
  今年1月至2月,全省组织了两次较大范围的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整体旱情没有得到解除,当前关中和陕南的旱情已经引起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近期天气情况省人影办提早动手,积极部署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一方面组织各市、县人影办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选择一切有利时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同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了2013年飞机增雨用机计划,同相关协作单位进行了积极磋商、得到了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飞机已进驻值守场站,能够根据需要及时开展飞机增雨作业。

  山东:2013年人影工作将实现“四化”“三转变”
  2月28日,2013年山东省人影作业空域协调会召开,人影办常务副主任赵健强调,山东人影工作将实现人影作业科学化、服务效益化、站点规划化、管理法制化。同时,实现从季性增雨防雹作业向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等常态化作业转变,从注重作业规模向注重强化基础保障能和、提高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依法、科学、规范管理转变,推动人影工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
  据悉,做好关键农事季节、作物需水关键期、冰雹灾害高发期等增雨抗旱和防雹减灾作业为农服务,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和开发力度,有效增加水资源供给,加强重点水库汇水区、水系生态建设重点区、生态脆弱区增蓄水性作业,做好生态省建设保障服务,做好应急作业服务保障列入全省人影重点工作。
  赵健表示,2013年将重点加强省市级人影作业协调指挥,组织开展跨省区、市区联合作业,充分发挥人影工作的总体效益。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完善人影业务系统上,适时开展黄河三角洲防雹试验、鲁西南平原增雨试验和半岛冷流降雪云物理观测试验。 

  四川:启动跨部门跨省区飞机增雨保春耕
  今年四川省预计实施飞机人工增雨44-55架次,飞行作业时间115至130个小时,增加降水19亿立方米左右。这是记者2月26日从2013年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席会暨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启动会上获悉的。
  去冬以来,川西高原南部及攀西地区降水偏少6至9成,盆地大部地区偏少2至5成,盆地丘陵区浅层土壤相对湿度下降至60%左右,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下降至70%左右。今年,该省将把四川、重庆、云南北部、贵州西部和西北部作为飞机跨区作业重点区,实施增雨作业,有效减缓西南区域干旱损失。
  四川省政府强调,要切实解决制约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的问题,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经费、物质保障,空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飞机增雨作业的支持力度。气象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一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
  云南:积极开展抗旱及森林防火人工增雨作业
  近期,云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云南省气象局要求各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努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抗旱增雨。2月17日以来,部分州市已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
  2月17日19时24分至18日14时,大理州12县市共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28点次,对扑救17日大理苍山突发的森林火灾起到了积极作用。2月17日上午,迪庆州、县气象局抓住有利天气条件联合作业,使迪庆州境内发生的多起森林火灾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在火灾区域最大限度地增加了降水量,极大减轻了灭火人员的压力。
  据云南省人影办统计,今年以来,云南全省共有大理、丽江、怒江、临沧、玉溪、保山、普洱等7州市23个县实施了增雨作业,其中增雨86点次,森林防火48点次,库塘蓄水2点次。作业影响区增雨效果明显。云南省目前做好了立体人工增雨的准备工作,全省720个地面作业点已严阵以待;飞机增雨准备工作按计划进行,增雨飞机定于2月底前抵达昆明长水机场。

  甘肃:部署飞机人工增雨抗旱服务工作

  2月25日,2013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在兰州召开,会议就2012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2013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和抗旱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兰州军区空军、兰州机场公司、西北空管局甘肃分局、中航油甘肃分公司等部门和协作单位的4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指出,2012年,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大力配合和全体人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甘肃省飞机增雨(雪)工作为全省的农业丰产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年飞行作业历时8多个月,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6架次,累计飞行125小时。

  与会代表就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纷纷表示会继续一如既往的对人影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解决人影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人影工作正常开展,为甘肃农业丰产丰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河南:围绕需求 人影工作将实现四大转变

  近日,河南省政府正式批准2013年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要求2013年河南省人影工作要由季节性作业向常年作业转变,由应急抗旱型作业向防旱型、蓄水型、生态型作业转变,由注重作业规模向注重提高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转变,由独立作业向区域联合作业转变,为全省抗旱防雹减灾保丰收、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服务重大社会活动等做出贡献。

  计划提出了2013年人影作业的重点任务和详细方案。主要围绕农业生产需求,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积极开展以防旱、抗旱为重点的空中飞机和地面高炮、火箭、高山焰炉联合立体人工增雨(雪)作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针对烟叶和林果等生产需求开展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业,减少雹灾损失;针对库容不足的现状,在水库集水区,积极开展空中飞机和地面高炮、火箭、高山焰炉人工增雨(雪)作业,增加水库蓄水量,缓解水资源紧缺;在太行山区、伏牛山区重点做好空中飞机和地面高炮、火箭、高山焰炉人工增雨(雪)作业,降低林区火险等级、保护林区生态环境。

  为切实提高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益,今年河南将租用1架空军运-8或运-7飞机和1架民航运-12飞机,在春季、秋季及冬季开展全省范围的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使用全省现有的283门高炮、382部火箭发射架和43台高山焰炉,全年实施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同时还将协调周边省份,积极开展区域联合作业。

  (责任编辑:孙祎)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