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网讯 日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国家防总要求各地强化防范工作。中国气象局于26日8时40分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各地气象部门也相应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加强预警监测与联动,全力应对强降雨
湖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响应应对暴雨
针对26~28日较强降水过程发生,湖北省气象局于26日10时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预计此次较强降水过程中,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小到中雨,其他地区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过程累计雨量,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10毫米左右,鄂西南南部、江汉平原南部、鄂东南50~80毫米、局部150~200毫米。29~30日还有一次降雨过程,雨带逐渐北抬西移,以中到大雨为主。
湖北省气象局要求,受影响地区气象局、省局有关单位立即进入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做好实时监测、滚动预报、准确预警、业务监控、跟踪服务和影响评估等工作。并要求应急响应单位严格执行Ⅲ级应急响应工作规定,每天报送天气及灾情实况、预警预报信息、服务情况、应急响应组织工作情况以及后期天气趋势等情况,随时上报出现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向上下游通报重大气象灾害信息。
江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6月26日上午,江西省气象局召开全省气象部门电视电话会议,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的命令,全面部署江西省暴雨气象服务工作。
会议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尤其要警惕强降雨引发的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二是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密切跟踪,上下联动,加强会商,提高预报准确率、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三是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和部门联动,做好预报服务的提前量和及时性,建立健全并发挥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动机制。四是强化预警信息发布,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等广泛发布暴雨预警信息。五是强化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化工作,加强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会商,检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六是强化气象科普宣传,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稿等多种方式,强化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安徽:启动暴雨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命令
6月26日10时30分,安徽省气象局向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安庆、池州、铜陵、宣城、黄山市气象局,黄山、九华山气象管理处,省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预案Ⅲ级响应。
要求各单位立即进入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状态,严格执行24小时局领导带班和预报员值班制度,按照《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省局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加强监测、预报,要特别关注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水库汛情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各市气象局要充分发挥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的作用,通过乡镇信息员及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上传灾情等信息。在应急响应期间,省气象台、气候中心、气象科学研究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黄山气象管理处、九华山气象管理处及启动应急响应的各市气象局每日15时前将《应急响应工作情况报告表》报省局应急与减灾处。
浙江: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迎战强降雨
6月26日12时,浙江省气象局启动暴雨Ⅲ级应急响应,省级应急响应指挥部成员、各小组单位、各市气象局迅速进入梅汛期气象业务服务Ⅲ级应急响应状态。
自6月23日以来,受梅雨带影响,浙江北部地区出现分散性暴雨天气。浙江省局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近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工作。26日上午全国天气大会商后,浙江省局就做好当前强降雨过程预报服务进行再部署: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和中国气象局部署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强降水天气过程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和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业务值班制度和领导带值班制度;二是提高预报服务主动性和敏感性,突出抓好山塘水库安全度汛、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暴雨内涝防御的预警和服务工作;三是畅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做好气象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准备工作;四加强部门联动联防,充分发挥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和联络员作用;五是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湖南:提前部署做好转折性天气气象服务
近期湖南天气由晴热转为降雨多发时段,湖南省气象部门密切跟踪天气形势,抓准抓好主汛期此次重要转折性天气过程,提前部署,全面做好预警预报服务工作。湖南各地气象部门及时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刊、手机短信、微博、96121主叫服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发布最新气象信息,并提醒公众降雨过程可能伴有雷雨、大风及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须加强防范。25日下午16时30分至17时30分,暴雨红色预警6度拉响。同时,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与省气象台联合发布《湖南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醒湘西北大部分区域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加强防范。据统计,6月23日13时至25日18时,省气象局向社会公众、全省五级防汛责任人、国土、交通、海事、气象信息员等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息46次,预警范围覆盖135万余人次。
此次过程,决策气象服务准确、超前。早在6月21日,省气象局就提前向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指出湘西、湘北将进入雨水集中时段。随着天气形势的转变,6月25日,湖南省防指组织召开全省防汛抗灾工作(视频)会议,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参加会议并通报了最近天气形势,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张硕辅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当前防汛抗灾严峻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此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宁波:多方位服务应对近期多发雷暴天气
6月25日,受强对流云团影响,宁波中南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电,13时24分宁波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据宁波雷电监测网统计,截止下午16时,共发生地闪2500余次,其中地闪最大强度达到-160KA。对于近期雷暴多发的天气情况,宁波市气象局充分利用新近完善的雷电监测站网和“宁波雷电预报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和预警,提前在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单位报送的决策服务材料。
市局根据此次雷电点多面广的特点,加强组织和预警,多方位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向专业用户发送短信报告雷电实况提醒注意防范雷电灾害,向各重点危化企业进行电话服务;宁波防雷官方微博及时向公众公布最新的雷电监测数据,提醒公众注意防雷安全;中国气象频道(宁波应急)及时播报雷电预警信息及防雷安全特辑;与国土部门多次会商,提醒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的巡查和监测,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此外,通过广播、网站、微博、声讯、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雷电预警及其灾害防御建议等各类气象服务信息,提醒市民注意防范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江苏:积极做好沿江地区强降水预警服务
6月25日早晨开始,江苏沿江地区再次出现强降水。6月25日05时~15时,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南通等地区有18县(市)累计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有4县(市)超过100毫米,扬州市区达152.0毫米;另据自动气象站资料,有236个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48个超过100毫米,最大出现在仪征刘集,达到156.3毫米。
此次强降水过程期间,省气象台每3小时发布1期《强降水快报》,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应急办、水利、交通、民政、农委等部门发布最新降水实况以及天气预测,并通过决策短信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6月25日08时25分,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1时35分变更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扬州、南京先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沿江的泰州、镇江、南通、常州等地分别发布了暴雨橙色或黄色预警信号。为积极应对此次强降水过程,省气象局及时作出部署,加强与广播电视、通信管理、电信运营企业的联系合作,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各地均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责任编辑:王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