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伊犁鼠兔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者按 长着一张“萌泰迪”脸,时隔22年才再次出现的伊犁鼠兔,一经媒体报道,就红遍全球。

  伊犁鼠兔是一种外形美丽、发现很晚的古老、残留的兔形目珍稀动物,仅分布于我国天山高海拔裸岩区。国内外科学家已证实伊犁鼠兔和很多同类一样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不断升高的气温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求。为了寻找生存领地,它们向高处迁移,生存环境险恶和高度片断化分布导致种群繁衍困难。

  2008年,伊犁鼠兔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之中,但目前,其种群高度片段化,数量不足1000只,持续衰退,濒临灭绝。

  伊犁鼠兔的命运牵动人心。为此,本报记者连线采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新疆生态学会副秘书长李维东。他是伊犁鼠兔的发现者和命名人,也是“萌泰迪”照片的拍摄者。

伊犁鼠兔,不说再见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

  每一次追随伊犁鼠兔的踪迹,李维东都失望而归。伊犁鼠兔的种群数量比30多年前首次发现它们时减少2/3,已处于极危(CR)的边缘。时隔22年,李维东终于和它们再次邂逅。一张珍贵照片的定格让伊犁鼠兔“萌”化了整个世界。

  2014年7月9日,李维东说是他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日子:他在天山科考布设红外相机时,终于发现了伊犁鼠兔。

  这一天对于李维东,甚至比1983年他首次发现、1986年正式为其命名为伊犁鼠兔时更为激动。

  1983年7月,在伊犁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工作的李维东偶然发现了岩石缝里钻出一只像老鼠又像兔子的小动物。由于负责伊犁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李维东对当地啮齿类动物非常熟悉。这个小家伙却是从未见过的。后来,他将这只小动物制成标本,查阅大量文献,没找到这种动物的任何记载。于是,他和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马勇研究后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新物种。

  为排除个体变异,新物种的确认必须采集足够数量的标本。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李维东才采集到第二、三号样本,最终在1986年,将该物种命名为伊犁鼠兔。从此,世界动物史册上又多了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动物。

  这也改变了李维东的命运,他从本已有所建树的医疗领域转向生态学研究,尤其是对伊犁鼠兔、藏羚羊、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中,一干就是20年。

  令人遗憾的是,1992年之后,李维东就再也没有亲眼见过伊犁鼠兔了。22年间,他通过伊犁鼠兔特有的、绿豆粒状的粪便,它们在石头尖留下的用以标志领地的粪便和白色尿迹,以及过冬贮存的草堆判断它们在部分区域中还没有消失。

  2002年时,李维东在最早发现伊犁鼠兔的新疆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已找不到其踪迹,只能寻找到一些陈旧的粪便,但后来到2006年再去时,一点踪迹都找不到了。

  伊犁鼠兔是古老的物种,在李维东发现它时,就很稀少。20多年前,李维东在伊犁鼠兔栖息区域布设了14个观测站点,估算出大约有3000多只伊犁鼠兔。2002年重新评估时,发现种群数量减少了一半多。此后,每四年进行一次野外调查。到2014年时,据推测伊犁鼠兔种群数量下降了2/3以上,只剩不到1000只。

  有好几次,李维东找到新鲜粪便和雪地上的足迹,他都以为一定会看到伊犁鼠兔。但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再次看到这个20公分长的小家伙时,李维东几乎要跳了起来!他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举起准备了多年的长焦相机,拍下了红及全球的照片。

  他等这一刻,已经22年。

 

  是不保护不干涉,还是建立保护区。李维东在伊犁鼠兔保护上走过弯路。究其原因,伊犁鼠兔已经基本不能适应当前自然环境,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加剧了它们消失的速度。

  伊犁鼠兔火了。但是,李维东很快就不那么高兴了。

  他陆续接到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电话,每个人都想亲眼见一见伊犁鼠兔。

  很多物种都处于“越宣传、消失却越快”的尴尬境地。例如,生活在天山和阿拉套山的新疆北鲵,怕光怕热,白天躲在石板下面。在被媒体大肆宣传后,每个来此旅游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翻动石板寻找北鲵。北鲵很快也成为濒危物种。为此,李维东很担心:“鼠兔的发现地点是要绝对严格保密的。”

  2002年之前,伊犁鼠兔很少走进公众的视野,原因正是如此。1992年前后,李维东在青年科学家论坛上,提出“不建保护区、不宣传、不干涉”的保护原则,让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活下去。但这一方法并没有奏效。2002年,在等待10年之后,鼠兔的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下降。

  李维东分析了其中原因。伊犁鼠兔是高寒动物,喜欢生活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的区域,气候变暖使得伊犁鼠兔向上攀爬寻找合适的温度。在伊犁鼠兔生活的天山顶峰,海拔只有3300米左右,只有东部可达4000米。越来越少的区域能够满足它们生存的温度需求。“多数观测不到鼠兔的站点都在海拔相对低的地方。”李维东说,这证明它们的确向上攀爬。

  从另一方面看,伊犁鼠兔栖息在裸岩缝隙中,海拔越高的裸岩越孤立,分布在每一座山山顶。“这么多年,从没见到两只伊犁鼠兔一起出现。在一大片山头考察时,最多只能发现三只。”李维东说,它们的种群很难繁衍,有的只能近亲繁殖,导致种群机能退化。

  “为什么那么萌?近亲繁殖让它们傻乎乎的。”李维东回忆,1987年,他们使用老式大摄像机对伊犁鼠兔进行拍摄,开启机器后需要转动录像带,开始鼠兔会躲起来,但听习惯后,竟然从李维东的脚上爬了过去。这并不是美好的记忆,鼠兔缺乏躲避危险的意识,让李维东很担忧。

  目前,伊犁鼠兔已经高度片段化,这是物种灭绝的征兆。“它们进化到现在已经基本不适应当前的自然环境了。”早在1989年,李维东就做过伊犁鼠兔灭绝假说的论文。“但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暖加剧了它们消失的速度。”

 

  伊犁鼠兔保护区域已经划分。保护伊犁鼠兔,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自补能力差的高山生态系统。近些年,我国保护力度加大,很多濒危野生动物数量都在恢复中。

  自2002年起,李维东就呼吁建立伊犁鼠兔保护区或保护小区。

  高度片段化的物种,再不进行人为保护,消失的速度会更快。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域,其中的一些矿产逐步被清理,后期的修路规划也尽量避开了保护区域,李维东的愿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今后,在保护区,可能会采取人工繁育等方式,维持并回升伊犁鼠兔数量。同时,伊犁鼠兔对气候变暖的定量化响应也会得到进一步研究。

  但是,保护区域的管理机构、职责等还在进一步商讨中。李维东担心,如果保护区域管理工作执行主体不清,各个机构都能参与其中,到头来相当于没人真正进行保护。

  在青藏高原北侧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伊犁鼠兔同样位列濒危级别的还有柯氏鼠兔。它于1884年首次被发现于新疆和西藏交界处。在此后的整整一个世纪,科研工作者再没有找到其踪迹,直到1984年为建立保护区进行考察时,才再次发现其踪迹。1999年,李维东在高原野外考察时专门做了研究,柯氏鼠兔是草原栖息型,喜欢在沙壤地驻窝。由于窝很浅,容易被肉食动物袭击,近年的数量也在减少中。

  “每个高原物种濒临灭绝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李维东说,但是人类介入原本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其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早些年,人类为了动物毛皮进行盗猎;如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旅游资源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人踩踏草地,使土壤板结或流失,影响植被生长,并影响了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和觅食行为;同时,人为破坏增加了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改变了动物取食习惯。

  拯救高原濒危物种,是在挽救它们本身所特有的基因价值,相当于保护高寒生态系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等特殊因素,高海拔区植物生长较慢、动物相对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补能力差,一旦一两个物种消失,小区域生态就可能处于崩溃边缘。

  30年来,李维东及很多环保团队致力于保护高原生态。上世纪90年代,他们和国际组织一道,与藏羚羊盗猎分子周旋,揭穿了不法分子编造的“牧民收集换毛脱落的羚羊绒编制成‘沙图什’披肩”的谎言,其曝光的“一条‘沙图什’披肩需要杀害3只藏羚羊”真相,让国际社会禁止“沙图什”披肩交易。

  高原生态保护已经卓有成效,原来没有雪豹的区域出现了雪豹,藏羚羊、野驴等生物的数量也在回升。

  但是,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维也纳大学的研究显示,三分之二的草地物种以每10年4米的速度,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迁徙;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气温升高3℃,已知高山植物中的三分之一至一半都会灭绝;植物学家马克·艾伦说,即使气温停止上升,高山动植物仍然处于风险之中。


延伸阅读

警醒鼠兔消失背后的推手——气候变化

正在进行野外考察的李维东。

  3月11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时隔22年再次发现伊犁鼠兔,这绝对是历时最长的捉迷藏游戏。

  如果不是李维东碰巧赢了这场捉迷藏的游戏,伊犁鼠兔也许还不会大规模走进人们视野,隐藏在其背后的幕后推手——气候变暖,也许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

  这一次,人们终于直观感受到气候变暖给生态圈带来的影响。“萌泰迪”不得不为了找寻更低的温度艰难地向上攀爬。如果气温继续快速变暖,它们终究会失去家园。

  更值得警醒的是,气候变暖对生态圈的影响不仅局限于高寒物种,它给陆地、海洋里的一些生物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在本世纪内,在中等至高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的程度和速率可造成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湿地)的构成、结构和功能面临发生突然和不可逆转的区域尺度变化风险。

  报告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毁林和生态系统退化,在21世纪,很多地区树木死亡和相关的森林枯死情况都会增加,很多森林动物都将处于由于栖息地减少而灭亡的危险境地。

  海洋生物也不能幸免,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洋物种空间变化将造成高纬度地区发生物种入侵,热带和半封闭海域会出现较高的本地物种灭绝率。最低含氧区和缺氧的“死亡地带”逐步扩张,将进一步缩小鱼类栖息地。

  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对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工作,通过加强野外巡护、栖息地恢复、救助伤病个体、实施放归自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濒危动物种群的扩大。但由于气候变暖是个缓慢的、长远的、不确定性较大的变化过程,在保护、研究濒危物种的过程中,这一因素容易被人忽略,相关基础科研工作薄弱,也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因此,动物保护工作者应当加紧气候变暖对物种影响的基础研究工作。同时,在气候变暖与物种进行栖息地拉锯战的过程中,公众应该做到不与濒危动物争领地。人类栖息地扩大、旅游业不断发展,这些同时存在的驱动因子可以对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交互、复杂和放大的影响。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在美国5372米的高山上,研究人员看到融化的积雪、向上迁移的野生动物,以及当地居民紧随其后、不断扩大的种植区,而人类的这一行为可能加速迁徙动物的消失速度。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4月17日八版 责任编辑:刘佳)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