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敬涛报道 8月12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未来十天,云南西部、贵州等地降雨日数仍较多。而西南地区一季稻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关键期,夏玉米处于抽雄至灌浆阶段,持续的低温阴雨寡照将对上述秋收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气象观测资料显示,自7月下旬以来,西南地区大部阴雨日数较多,云南、贵州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其中,云南平均日照时数为64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26小时,为1961年以来第5少年份。”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侯英雨介绍说,“持续的阴雨寡照导致云南、贵州等地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7月21日至8月9日,云南省平均气温为20.9℃,较常年同期偏低0.8℃,为1961年以来第9低年份;平均降水量为18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4.7%,为1961年以来第6多年份。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西南地区降雨日数仍较多,累积雨量有50毫米至70毫米,其中云南、贵州、四川东部局部地区可达100毫米至15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
“光热不足、较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将影响云南、贵州等地的秋收粮食作物产量的形成。”侯英雨表示,抽穗扬花期的水稻可能出现颖花退化,吐丝授粉期的玉米出现花粉量减少、花粉活性降低、影响正常受精造成不育,最终导致结实率降低、空秕粒增加;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及玉米生育进程推迟,光合积累少、灌浆慢;连阴雨天气十分利于稻穗瘟、稻曲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的发生,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避免或减轻低温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专家建议,各地要重视水稻和玉米等秋收作物的后期管理,采取措施减低低温寡照危害;加强田间管理,去渍除湿;需抢晴天、抓雨水间隙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赵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