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中国气象局高性能增雨飞机首度开展结冰探测试验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崔国辉 王瑾 通讯员戴艳萍报道 3月9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下简称人影中心)、上海市气象局、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商飞公司等单位在安徽池州、安庆联合开展飞机自然结冰探测试验。“新舟60”增雨飞机飞赴九华山机场参加空地协同探测试验,并成功探测到结冰个例,开创了增雨飞机为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气象保障的先河。


执行科目试飞任务的新舟60飞机。

  飞机自然结冰试飞是商用飞机必须进行的各类试验试飞科目之一。中国商飞公司的ARJ21飞机的结冰试飞科目是在加拿大完成的,国内是否拥有较好条件的自然结冰试飞区域,何时何地具有适宜进行结冰试飞的条件等,必须通过飞机自然结冰试飞试验来确定,其中用飞机开展探测试验是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关键环节。


试验中飞机探测到结冰现象。

  “飞机自然结冰的基本前提是空中存在过冷水,而过冷水正是人工影响天气冷云作业的关键区域。空中过冷水的预测监测是飞机自然结冰和人工影响天气共同的关键环节,也成为中国气象局和中国商飞公司合作的基础。”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副主任陈添宇说,“中国气象局在长期的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和作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飞机自然结冰的气象条件保障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技术优势。”

  3月3日,人影中心根据天气预报判断3月8日至9日将有一次强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届时将在安庆地区和浙江衢州地区形成有利于自然结冰的天气条件。为此,人影中心迅速与相关单位共同策划形成冰云观测试验方案。“此前,通常是地方人影飞机在某个省域内进行中短途作业,而此次跨省、跨战区转场作业,需要与民航、空军等部门进行大量沟通协调,对飞行方案进行周密的规划。”人影中心飞机运行中心负责人常骏对记者说。

  3月4日,人影中心召开飞机自然结冰探测试验协调会,就研究空域协调、空地勤保障、飞机转场、上机队伍、飞行方案和实时指挥等事宜进行研讨。并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根据专家建议的试验窗口期,完成了试验前期所必需的联合团队组建、机场比选确定、军民航任务申请、空域协调、指挥模式与协调机制建立等工作,为此次试验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为加强试验气象保障,人影中心在北京实时监控气象实况和结冰条件变化,上海市气象局在安庆安装微波辐射计,派出了X波段双偏振移动雷达车进行气象保障,安徽、浙江省气象局分别在安庆、衢州进行加密探空观测。同时,在整个试验期间,合肥、黄山、金华、安庆等地的多普勒雷达都在进行全天候24小时观测。

  3月9日,试验按计划成功完成了两架次共约6小时的空中探测飞行。飞机按飞行计划和地面跟踪指挥指令进行了平飞和垂直探测,联合地面探测仪器,对过冷水、结冰等云物理参数进行采样,收集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资料。

  下一步,人影中心将组织各方专家尽快开展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高空结冰情况与预报结论、地面观测数据等的关系,为大飞机结冰适航飞行找到适合的试飞地点并准确捕捉试飞窗口期提供科技支撑。

空地互动指挥 有效捕获过冷水区

中国气象报记者崔国辉 通讯员戴艳萍

  3月9日,国家高性能增雨飞机首度开展结冰探测试验,而科技创新是试验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试验期间,决策指挥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为这次积冰试验的高效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地空联动的指挥保障大大地提高了指挥的科学性,使得云的寻找更加高效精准。


试验气象测试设备安装。

  据人影中心业务首席专家、正研级高工周毓荃介绍,此前,我国乃至国际上的人影作业都将地、空指挥分离了。但在人影作业期间,云系是不断变化的,地面跟踪指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此次探测试验的决策指挥保障,人影中心利用现代化建设成果,启动了刚刚投入业务运行的国家级人影业务指挥平台,在完成天气过程研判、作业预案制定、云条件预报和监测识别、飞行方案设计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空地互动指挥。指挥平台可以综合地面观测资料、遥感资料和人影飞机传回的探测资料等,瞬间作出指令,预测和识别过冷云区,精准设计飞行航线,科学指挥飞行,使飞机有效捕获到过冷水区。

人影技术人员根据监测资料实时调整探测飞行航线。

  试验使用的“新舟60”增雨机为国家首个区域人影能力建设项目——东北区域人影工程建设的高性能增雨飞机。中国气象局在国产“新舟60”客运飞机上建设了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探测平台,加装云物理微观探测系统、云宏观影像系统、催化剂播撒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并进行了高度集成,形成一体化任务操控平台,是人影高效作业和云物理科学探测的综合飞机平台,也是全国人影人才培养的平台。


人影技术人员利用云模式预报产品预测探测区域云降水结构。

  “新舟60”增雨机于2015年9月底交付,随后人影中心组织部门内外人影飞机专家进行系统查验和试飞,春节后,增雨机转入试运行阶段,此次外场试验也是国家增雨飞机在组织运行、空域协调、人员调配以及联合探测、空地通信、实时指挥、后勤保障等全方位的实战测试,为制定飞机业务运行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为国家增雨飞机的运行管理、飞行指挥、探测试验和通信传输团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多家单位联合召开工作协调会。

  目前,两架“新舟60”增雨机尚在“备战”状态,继续捕捉有利天气条件,随时准备开展多机联合增雨作业、空地一体化探测等试运行任务。人影中心正与合作伙伴对试验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提出我国飞机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区域和季节,为商用大飞机提供适航性气象保障。

  (责任编辑:张林)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