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扎根气象沃土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写在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开幕之际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2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金秋九月,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拉开帷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分析气象科技发展新形势,为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凝聚共识、探讨思路。

  科技创新并非灵光乍现,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必须要有围绕核心问题的基础研发积累和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研发储备,必须要有充分激发活力的体制机制,必须要有踏踏实实的科研队伍。

瞄准方向谋划长远

构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攻关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

  今年6月1日至7日,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四版、雾-霾数值预报系统、中国气象数据网等多项气象科技成果精彩亮相。这些科技成果,无一不凝聚着气象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

  其背后更为坚固的支撑,则是中国气象局党组明确的发展思路。气象部门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气象事业发展重要位置,着力建设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高屋建瓴谋划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出台气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举措,打通科研服务于气象现代化主线的通道,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气象事业发展。

  回首以往,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进步与气象科技的重大突破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建设历程,就是不断强化科技引领、不断坚持创新驱动的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筚路蓝缕干事创业之时,气象部门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从1956年《气象科学研究十二年远景规划》制定,到1978年《1978-1985年气象科技发展规划》出台,至1984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出炉;从1991年召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会议,到2000年和2006年两次召开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从2007年联合多部委发布《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到2009年出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年)》和《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气象部门在继承、传递、冲刺中不断积蓄着创新的能量。

  而如今,站在新的路口,气象事业发展需要更加强劲的科技创新作为动力。气象科技创新不仅要“顶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破译未解难题,还要“立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更要“惠民”,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为百姓与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毋庸讳言,我国已发展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气象大国,但离实现气象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气象科技创新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存在一些重大气象科技瓶颈,气象科技创新总体水平特别是原创能力还较弱。纵览全球气象科技前沿,对比发达国家气象事业发展,我们在以数值预报模式为代表的气象关键核心科技领域亟须奋起直追。

  在全球气象科技创新的版图上,中国气象该如何立足?答案唯有创新。在激烈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之基建得越深越实,创新之塔才能够垒得越高。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紧盯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不动摇,高度重视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每年都专题研究气象科技创新问题,每次全国气象局长会议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部署。

一张图了解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点击了解更多)

  对于已经看准的创新方向和领域,中国气象局党组谋划顶层设计,毫不犹豫、一鼓作气、坚持不懈,争取抢得先机。一直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顶层设计。先后印发了《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意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2014-2020年)实施方案》和《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针对专业研究所、国家级业务单位、部门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所改革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性文件,完善了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管理、科技评价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管理办法,气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

  自此,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不断优化,各级科研院所明确科研定位、优化学科布局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气象局面向202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凝练关键科技问题,制定实施四项研究计划。启动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明确了“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三大攻关任务,力图实现国家级气象业务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大力建设一流气象科研院所,不断强化气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期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国气象创新资源,协同攻关,共同提高气象科技整体水平。

疏通经纬勾勒蓝图

体制改革激发活力 海纳百川汇聚人才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气象事业发展的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随着中国气象局深化改革举措的推进,科技创新的点火系将日趋完备,创新驱动引擎将全速发动。无论是业务、服务、管理,还是政策、环境、制度,都是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都要统筹考虑,协同改革。

  在气象科技创新百舸争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当前气象科研院所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还不够大,科研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气象科研体制机制,用活用好国家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机制,引导高校与科研院所为气象科研服务,继续壮大气象科研队伍,激发气象科技创新活力。

  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蓝图”中,中国气象局党组画出了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改革“施工图”。推动各级科研院所明确科研定位、优化学科布局取得初步成效,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注重协同,引导研发力量向优势领域发展、向核心业务技术攻关聚集。启动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气科院围绕核心技术优化了学科布局,完善了绩效分配制度;沙漠所增加了编制,组建了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印发《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国家级业务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业务单位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业务应用效率不断提高。以围绕业务、突出特色为目标,推动省级科研所改革,强化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

  同时,气象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扫清跑道上的阻碍,助力气象科研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向国际一流冲刺。中国气象局初步建立了以科技创新质量、业务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开展了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真正从制度和政策上确保科技创新改革的深化。

  在科研中,人才毫无疑问是第一生产力。如何为优秀的科学家松绑,给予他们自由宽松的科研氛围、合理的个人报酬、调配资源开展研究的自主权力等,是当前科研管理的关键问题。

  2007年,中国气象局党组提出由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思路,并将现代气象业务作为核心任务,将科技和人才作为“双轮驱动”,强调大力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2009年,下发《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意见》;2010年,下发《关于加快气象培训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2013年,下发《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科技领军人才管理实施细则》。

  在各项人才举措的推动下,中国气象局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强化科技领军人才的遴选和使用,围绕核心科技任务加强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截至2015年底,中国气象局两院院士达9人、正研级专家698人、首席预报员60人、首席气象服务专家26人;引进特聘专家17人,遴选气象科技领军人才35人,选拔青年英才44人;组建了3支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攻关团队,在气象事业发展其他重点或急需领域,也建设了多支不同层级的创新团队;3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80多人次获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表彰奖励。


MICAPS4.0 全国业务化版本推出,多项创新成就强大功能。(点击了解更多)

打破藩篱寻求突破

攻克科技成果转化关卡 破除孤岛合作共赢

  科技成果只有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其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

  要让科技成果转化“三级跳”更顺畅,就要坚决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诸多关卡。

  2015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出台相关办法和意见,全面梳理科技成果产出-认定-登记-评价-中试-业务准入(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奖励激励-组织实施等环节的重点工作,提出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具体措施。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和学科专家优势,加强学术交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设立“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和“气象科技进步成果奖”。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在业务中转化应用,特别是直接面向业务需求的科研项目(行业专项),效果更为显著。围绕提高对我国天气气候演变规律的认识所开展的第三次青藏高原、干旱气象、南海季风等大型科学试验在国内外产生良好影响。

  在努力打通科研与业务服务之间通道的同时,气象部门还致力于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气象科技创新离不开开放发展,加强多方合作,让人才、设备、项目、思想充分流动起来,让气象科技创新不再孤掌难鸣,而是相望相助,更加合拍。

  “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与高校、外部门、其他国家的合作迈上新台阶,真正形成气象科技创新的新合力。“十二五”时期,围绕气象业务核心技术,气象部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5所高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高校总量达21所。在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南京、上海率先建立了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共建了3个联合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京市气象局入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在一步步破除气象科技创新藩篱的同时,气象部门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纵观“十二五”期间,气象科技创新在关键环节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平均可用时效达到7.3天,超过T639业务模式,GRAPES区域数值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由15公里提升至10公里,实现了卫星导风、掩星折射率、地基GPS-PW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同化应用的零突破。BCC_CSM全球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进一步改进完善,提升了东亚地区气候、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能力;模式集合预报和动力-统计预报相结合的气候预测系统增强了气候预测能力。天空地一体化观测探测技术跨上了综合、定量应用新台阶;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取得较大进展,实现了基本气象要素和能见度观测自动化。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推动了气象业务的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4.0投入业务应用,为精细化预报服务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向高科技附加和精细化、多元化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发展了以位置服务、移动交互、智能定向为显著特征,以中国天气通等手机APP为代表的气象信息服务技术。人工影响天气机理、模式技术等研究成果和“新舟60”型增雨飞机探测作业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当下,气象科技创新任重道远。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东风已吹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气象部门将坚持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发展,把气象现代化建设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科技引领放在创新的核心位置上,转观念、抓改革、促开放,为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积蓄力量,使气象创新发展落地生根,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9月22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