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气象要闻

中国航天日:
气象卫星“南拳北派”各显神通 助力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长征、嫦娥、北斗、风云等经常霸屏的航天利器,不仅是霸屏,其服务最终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一起去看看气象与航天这对为大家带来美好的小伙伴吧。

  “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气象卫星数据服务覆盖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用户可了解大气、海洋和地表相关信息。气象卫星用户遍布96个行业,架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桥梁,参与区域气候治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防灾减灾服务。

  国内外公众获取数据途径多样,可通过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所属“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FTP数据共享、“风云海洋”APP、“风云”卫星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卫星数据、图像和产品,而气象行业工作人员可通过CMACast、卫星直收站、卫星数据资源池、FTP内网等方式获取数据。

  “风云”气象卫星应用于防灾减灾

  台风、暴雨、洪涝、大雾、高温、地质灾害、城市热岛......种种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灾害要靠气象卫星来监测。气象卫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是最牛“地球摄影师”,每天24小时、2555天无休在空中“执勤”,观测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

  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250米,为生态与环境遥感、洪涝、干旱监测、积雪监测、森林与草原火等自然灾害的动态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可提供半小时一次的高频次观测资料,是动态监测各类突发灾害性天气的有力工具,是短时预报和临近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不是参考 而是“发令枪”

  对航天而言,运载火箭、发射场建设、气象保障条件等缺一不可。所有型号火箭的发射都与气象条件有关。气象条件不是参考,而是“发令枪”,只有在符合发射的气象条件时,火箭才能点火上天。距地20公里至100公里的“临近空间”是航空与航天的结合部,目前除了运送载人飞船的火箭外,这片空域仍是人类飞行的禁区。未来,对临近空间的开发与探索势在必行,这也要气象部门提供大量空间天气数据和保障服务产品。

  2018年中国航天日

  2018年主题:共筑航天新时代

  4月21-29日,“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展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分专项以及航天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就,科学普及航天知识。

  (新气象网综合 责任编辑:颜昕)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