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暴雨

干旱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2011年2月11日,由于长期没有有效降水,山东省旱情在持续加剧。目前全省受旱麦田达3000多万亩,其中重旱近400万亩。一些地区的麦田出现大面积干裂,麦苗已经枯黄。2月9日,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金屯镇杨西村,一位农民在展示干枯的麦苗。由于长期没有有效降水,山东省旱情在持续加剧。目前全省受旱麦田达3000多万亩,其中重旱近400万亩。一些地区的麦田出现大面积干裂,麦苗已经枯黄。新华社/CFP 供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永庆)  

  


  

  

  干旱: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干旱灾害就是在较长时间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面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干旱的分类有很强的学科性质,根据不同学科对干旱的理解,干旱可分为四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气象干旱不等同于干旱。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在自然界,气象干旱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气候、海陆分布、地形等相对稳定的因素在某个相对固定的地区常年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这类气象干旱也可称之为干燥或气候干旱,另一类是各种气象因子(如:降水、气温等)的年纪或季节变化形成的随机性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称为大气干旱,在多数情况下所说的干旱通常指这类干旱,也称气象干旱。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干旱危害及防御措施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干旱年份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高达75%。旱灾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使农业受灾,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此外,干旱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因此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旱抗旱工作: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等。

  

  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及关系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农业干旱以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状态为特征,是指农业生长季内因长期无雨,造成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无收。

  农业干旱的发生程度除了受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影响外,还与土壤性质、种植制度、作物种类、生育期等有关。在发生气象干旱后,假如能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或采取其他农业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则不会形成农业干旱。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先兆,降水与蒸散不平衡使土壤含水量下降、供给作物水分不足,最终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灌溉设施不完备的地方,气象干旱是引发农业干旱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干旱往往滞后于气象干旱的发生,同样在出现降水后干旱解除,农业干旱也滞后于气象干旱。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