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黄迪南: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 张静

  在刚刚过去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巴黎协定》明确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减少碳排放。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巴黎气候大会时,明确提出积极谋求构建国际能源供应体系的新格局。对此,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迪南建议,要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清洁和绿色发展”纳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方案”。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5年排放差距报告》估计,到2030年,如果要把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全面无条件实施“国家自主贡献”和最低减排要求之间的排放差距为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相当于2014年全球碳排放量的40%。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能源消费的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双增”态势很难改变,以我国为例,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是美国的2.3倍,日本的3.8倍。”黄迪南表示,由此可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必须从能源供给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

  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具有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等显著优势,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目前,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政府实现碳减排的共同选择。水能资源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黄迪南表示,仅开发其中万分之五就可以满足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这些资源是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输送的主导能源。

  “因此,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势在必行。”黄迪南称,在国内率先构建能源互联网,将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自身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并在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和每五年进行一次的自主减排行动审查中赢得主动。

  “同时,要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我国实现碳减排承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方案”向世界各国公开,争取各方形成共识,共同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黄迪南强调。

  “不仅如此,还要加快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比例,加速我国碳减排进程。”黄迪南称,大力发展我国特高压电网和智能电网,优化电网发展格局,全面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互动服务水平;推动西南水电、西部北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资源大规模开发,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局部地区大气污染。

  (责任编辑:赖敏)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