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记者在一线

【记者在一线】抗旱防汛两手抓 双线作战保安澜
——十堰市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记者 唐悦 通讯员 陈明秀 邬昀

  虽已立秋,湖北却依旧被高温笼罩。晴热高温带着“胜利”气势重返湖北,省内各地温度迅速回升。

  刚刚经历了一场艰巨“烤”验的湖北山城十堰,旱情刚刚有所缓解,又面临高温蔓延趋势。

  据统计,7月该市平均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偏少六成,37℃以上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多个站点突破40℃。十堰市气象局启动高温应急响应,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深入服务缓旱情

  “真没想到,市、区两级气象专家能到我们山沟里来,真是把服务送到家了!”7月30日,面对冒着高温前来开展气象服务的农业气象专家,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关帝村核桃合作社工作人员王传霞说。

  由于前期持续高温天气,该合作社300多亩山地核桃还没完全成熟,就已开始大范围落地,这可急坏了工作人员。郧阳区气象局得知此事后,立刻联系市农业气象专家,第一时间赶来合作社,仔细查看核桃落果情况,对比土壤墒情等数据,并结合后期天气趋势,有针对性地向农户提出科学种植建议。

  在竹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记者看到,自动气象站和电子显示屏直接“走”进了茶叶、烟叶种植园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得准确及时,今年的旱情和坨子雨对我们这里影响不大。”田家河村村主任张克友从2009年起兼任气象信息员,至今已近10年,说起气象工作对保障农民增产增收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他一脸自豪。

  大“烤”当前,除了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有针对性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外,十堰市气象局还要求各级人影办进入临战状态,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作业。7月14日以来,气象部门先后在竹山、房县、郧阳、丹江口等地抓住有利作业时机,开展人影作业10余次,作业区域出现小到中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旱情。

  近日,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充分肯定了该市气象部门在应对高温干旱工作中作出的贡献。

  “双线作战”保安澜

  十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余脉形成的喇叭口处,由于空气水平流动少,所以风速小,白天升温快。

  “高温极易引发局地强对流,需防汛抗旱两手抓。”十堰市气象台台长夏金说,由于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山区影响尤为突出,所以当地气象服务的重点不仅是抗旱,同时还要严防坨子雨、冰雹和雷电大风等。

  7月28日,竹山县的得胜镇1小时降雨量90多毫米。“超出短时强降水标准4倍多。”县气象局局长郭德钧说。

  面对严峻的天气形势,郭德钧带领业务人员坚守在一线,不敢懈怠。

  作为今年十堰受高温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竹山旱情严重且局地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除了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和服务产品外,郭德钧每天通过手机在竹山县政府乡镇长群里发布最新的气象信息。虽然短时强降雨来得猛烈,但由于预警及时、应对得当,当地未出现人员伤亡。

  竹山县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只是十堰市气象部门防汛抗旱“双线作战”的缩影。自7月中旬启动高温应急响应后,市气象局先后发布高温、雷电等预警信号41期;通过重大气象信息专报和专题气象服务材料,向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深化与应急、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增强防灾减灾的及时性和针对性;通过“十堰天气”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应对高温干旱和局地强对流天气的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8月8日,湖北省气象局在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中指出,8月中下旬至9月,湖北又将面临高温少雨、干旱发展加重的局面。十堰市气象部门将严阵以待,力争打赢这场抗旱防汛战。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8月14日2版 责任编辑:栾菲)

相关新闻:
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