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现代化起航的路标
来源:   发布时间:2008-12-16
分享到:0

  30年前的春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在会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气象事业,搭载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冲开险滩恶浪,重起现代化的航程。

被搁浅的现代化建设

  “在建国初期,我国气象科技发展水平还是比较好的,虽然与国外有差距,但我们瞄准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然而‘十年动乱’中,气象事业不但停滞不前,而且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大批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遭到迫害,大批懂气象的专业人才被‘下放’;气象观测项目被迫中断;气象观测资料遗漏不全;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气象队伍人心涣散,气象业务服务质量明显下降。”前中央气象局副局长骆继宾回忆道,“1973年,世界气象组织正式恢复我国席位后,我们通过参加世界气象组织会议,与各国代表交流,并实地进行考察,了解国外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大批专业气象人才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1979年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气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提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移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9年,中央气象局党组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气象事业长远发展规划,1980年7月,成立了以邹竞蒙、程纯枢为组长的“长远规划领导小组”和14个专业组,并设立了技术发展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

  骆继宾回忆道:“在进行气象现代化建设规划时,我们明确了两点:第一,过去的路子不能走,我们要进行科技现代化;第二,进行现代化,就必须要有气象卫星、数值预报等。当时,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认真总结了我国气象工作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了中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规划。”

  曾经参与《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制定和撰写工作的气象出版社前总编辑纪乃晋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和领导班子的调整,气象部门领导开始着重思考气象事业的发展方向。当时,‘长远规划领导小组’经常研究分析国外国内情况以及二者的差距,最后把现代化建设的参照系定在了美国,因为美国的国土面积、气候条件、地理纬度和地形等都与我国差不多。

  1978年11月,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等一行在赴美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第七届会议后,对美国的现代化业务进行了调研。回国后,写了调查报告《参观美国几个气象机构情况的综合报告》,这对了解国外气象现代化的状况很有价值。”

  自1980年开始,各专业组翻译了许多国外资料,并翻阅了大量国内外气象现代化建设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期间大大小小的会议召开了67次,共计800多人次参加。1980年11月,起草了《现代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发展规划设想》(简要稿),其后又经过198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国家科委气象专业组扩大会议和国家气象局党组前后两次扩大会议的讨论,两次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征求意见。

  历经3年多的调查酝酿,4年多的起草和多次修改,1984年,《纲要》正式被提交给当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

《纲要》:重新起航的路标

  《纲要》是气象部门制定5年计划、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依据,又是团结和鼓舞广大气象工作者向现代化进军的动员令和号召书。《纲要》明确了新时期气象工作的基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分阶段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勾画出20世纪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蓝图。

  《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要建成适合我国特点、布局合理、协调发展、比较现代化的业务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由5大系统组成,即由各种探测手段有机组合的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多层次结构及多种通信手段并存的综合气象电信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气象资料自动处理及信息检索系统,以数值预报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预报方法而形成的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综合运用各种气象服务手段及现代传播工具的气象服务系统。5大系统的提出对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纪乃晋说:“《纲要》提出的5大系统中,最有特点的是气象服务系统。当时认识到气象服务是很关键的,就算预报再准确,如果没有手段及时传送出去,也不能发挥作用,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增加财富,给人民提供服务。”

  “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后,我们认为《纲要》可以根据要求、部署进行调节,有伸缩余地,避免被动。”纪乃晋回忆道,“《纲要》不同于长期规划,是可以执行的、先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正确发展道路。《纲要》出台后,各省气象部门对《纲要》的评价都很高,认为它为各省制定和出台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提供了依据。”

飞速前进的现代化进程

  1984年初,国家气象局大力抓紧《纲要》的实施,全力推进计算机、中期数值预报、气象卫星等气象现代化重点骨干工程和省级气象现代化的试点推广工作,并迅速取得了进展。

  1985年,我国气象部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国产银河巨型计算机开始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中大显身手,1991年,我国第一个“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成并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使我国天气预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天气预报的时效从3天延长到7天,预报产品不断增加,准确率不断提高。

  2006年,国家气象中心全球集合预报模式投入运行,气象工作者开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演全球风云变幻。

  1988年,我国拥有了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气象现代化建设飞速前进,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的:“我从电视上看到中国的气象卫星,就可以想象到你们气象现代化水平。”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未来十二年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计划》,气象卫星的发展有了持续的经费支持。2008年5月27日,“风云3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目前发射运行的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静止气象卫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国家。

  1991年,中国气象局党组与时俱进,成立了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开始修订《纲要》,编制了《气象事业发展纲要(1991-2020年)》、《气象事业发展规划(1991-2020年)》,此《纲要》和《规划》于1993年获得通过,提出了气象部门到2000年和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当时气象事业快速发展,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30年弹指一挥间,重温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进程就会发现,1984年出台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无疑是指出气象现代化建设前进方向的一个醒目的路标。《纲要》出台后,气象人始终坚持气象现代化不动摇,使得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水平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气象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中国气象现代化的新规划和新目标符合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气象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并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开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

  特别感谢骆继宾、纪乃晋和朱振全同志对本文的宝贵支持。

  特别感谢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李黄对本文的宝贵支持。(来源于2008年12月16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毛艳 高巍 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