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9-09-05
分享到:0

  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在气象上的定义为: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可以客观测量并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

  能见度作为一个复杂的物理量,主要取决于悬浮在大气中各种微粒引起的大气消光系数。消光系数是光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能量衰减,是由大气对光辐射吸收、散射所引起的,包括分子吸收、分子散射、气溶胶吸收和气溶胶散射。其中,分子对光辐射的作用极其微弱,气溶胶吸收和散射是光辐射在大气传输中衰减的主要原因。

  能见度测量值的大小还受制于观测者的对比阈值ε,即人眼将目标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最小亮度对比。对于给定的大气条件,较小的值可得到较大的能见度估算值。对于航空飞行而言,一般取较大的ε作为对比阈值,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ε取0.05。兼顾航空业界的安全考虑,世界气象组织也将0.05规定为能见度的计算标准。实际上,作为区分目标物和背景的主要依据,目标物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会影响能见度实际值,典型的情况是夜间能见度的测量。例如,在夜间机场,跑道灯光的亮度等级直接决定了背景灯光所形成的照度,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背景亮度表实时测量天空背景的亮度,从而用天空亮度对比值来代替固定的值。

(来源:《中国气象报》8月30日四版 作者:吴鹏 责任编辑:申敏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