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信 相信科学 闰八月与自然灾害没有必然联系
来源:SRC-461   发布时间:1995-03-27
分享到:0

    中国农历有闰月。闰八月即是这种闰月历法的产物。提起闰八月,不少人往往会同过去对照,尤其对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记忆犹新。今年又是个闰八月年,于是有人又重新提起了“闰八月年是否灾难多”这一话题。

    一、闰八月不是自然现象

    在对闰八月存在模糊认识的人中,有不少人其实还不知道,闰八月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人为的计时历法安排。

    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所用历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阳历亦称公历,为现行国际通用历法。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共计365天5小时48分46秒。由于地球上的四季冷热变化主要取决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所以阳历能反映出天气气候的季节特点,例如在北半球,1月总是相应冬季气候,7月总是相应夏季气候。

    阴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大致是29.5306天。中国农历的月就是采用这种计时办法,但是用这种计时办法计年时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也要反映出天气气候的季节特点,使四季冷热变化在这种年历里保持固定的时间。如果简单地像公历那样用12个月计为一年,那就会乱套了。阴历的12个月累计约354天,比公历一年约少11天。不难想像,如果不是农历采用了闰月的办法,那么农历春节所对应的公历日期按每年错位11天计,大约不到34年,农历春节就会在公历的12个月里各出现一次。这就意味着同一地区有的年份春节在隆冬里度过,有的年份在酷暑中度过,有的年份春节时秋风送爽,有的年份春节时春暖花开。这种计年办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借助于闰月把阴历的月和公历的年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阴阳合历,这就是中国农历,也叫夏历。这种历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既能使农历的月与月亮圆缺保持一致,又能使农历的年把四季冷热变化放在固定的时间。

    那么闰月是怎么安排的呢?这里必须首先讲一下二十四节气。长期以来,不少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产物,其实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固定位置确定的。人们规定,地球在360°的公转轨道上从0°起每转动15°处为一个节气。0°为春分,15°为清明,30°为谷雨,依次排下去得到二十四个节气。可见二十四节气是公历的产物。农历规定,立春、惊蛰、清明等十二个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等十二个为中气,每月都要有固定的中气,例如雨水一定要安排在正月,春分一定安排在二月……冬至一定要安排在十一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按照公历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计算,12个中气之间的平均间隔约有30.5天,而阴历的一个月平均只有29.5天,这样一来,两个中气之间的天数要比农历平均一个月多出一天,结果中气和节气的日期在农历中要逐月推迟一天,一年累计推迟11天。由于农历只有30天(大月)和29天(小月)之分,所以在中气的日期推迟到月末(如在某月的第29天或第30天)时,下个月就可能没有中气。农历规定,排不出中气的月份就是上个月的闰月。例如1976年农历8月30日是秋分(八月中气),下一个中气(霜降)要排到30天以后,这样其后一个月就没有中气,这个排不出中气的月份就是1976年的闰八月,这年的霜降排在农历九月初一。

    从对1841-2049年的228年期间的农历闰八月排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每间隔一年或两年有一个闰月年,每19年有7个闰月年。闰八月没有严格规律。

    二、闰八月与自然灾害没有必然联系

    既然农历闰月只是历法上的一种记时手段,而非自然现象,因此它本身绝不会为祸人类的。以较为人们关注的闰八月为例,近200年的统计结果表明闰八月与自然灾害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闰八月年的气象灾害

    从1841年到1995年,闰八月年只有1851、1862、1900、1957、1976等五年。根据对历史气象灾害资料的考证,经过有关专家评估,这5年中1900年为差年景,其它四年均为一般年景。

    此外,有关专家还对1951-1994年的气候条件进行了系统评估,所评出的13个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中,只有3年是闰月年,但均不属闰八月年份。

    所以从统计上找不出闰八月与气象灾害之间的必然联系。

    2、闰八月年其它自然灾害

    不少人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心有余悸。由于这年与闰八月巧合,因此担心今年这个闰八月年会不会发生其它自然灾害。

    根据对1841-1980年的100多年里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前述5个闰八月年中1851、1862和1900年均无7级以上大震,1957年在台湾和黑龙江发生过2次7级以上大震,唯独1976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频繁(6次),灾情严重。如果把1976年这种个别现象作为普遍规律来看待,显然是牵强附会的。我们还统计过,1841-1980年期间中国发生过10次比唐山地震更强烈的8级以上地震,除两次发生在台湾以外,其余8次发生在西北地区或西藏地区,这10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没有一次发生在闰八月年。

    除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对人类危害严重外,火山爆发也是人类生存所关心的重大自然现象。据统计,1883-1982年的百年期间,全世界监测到39次火山爆发,没有一次发生在闰八月年。

    大量的统计事实可以说明,闰八月与自然灾害没有必然联系。说闰八月灾祸多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是缺少事实根据的。闰八月是中国农历历法的特殊产物,外国人没有闰八月一说,自然灾害照样光顾,这是自然灾害自身的发生规律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历史上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程度不同的的自然灾害发生,1995年也决不会例外,这当然不是闰八月的缘故。到目前为止,谁也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可以预言1995年会发生什么意外的特殊灾害。

    统计结果还表明1995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内不再有闰八月年份,这决不意味着未来50多年内不会有大的自然灾害,而可以放松防灾抗灾意识。

    三、对于闰八月的错误认识应该纠正

    人类历史上在认识领域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它有着复杂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比如,人们在灾祸发生后习惯于回忆事前的迹象或征兆,把灾祸与其它现象联系起来,希望得到经验和教训,这是一种积极态度,也是人类能够进步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所得到的认识都是科学的,多数错误认识经过实践检验或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得到纠正,但也有一些错误认识似乎还有一定的市场,比如对于闰八月的错误认识就是其中之一。

    在农历中两次闰八月年时间间隔最短的是11年(1851-1862),间隔长的在半个世纪以上(如1901-1956)。这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能够遇上闰八月的机会是有限的,从1941-2050年的200多年里只有当代人有幸遇到1957、1976、19953次闰八月,1957年以前和1995年以后甚至有人一生中没有机会遇到闰八月,因此可以说,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拥有对于闰八月的丰富的实践经历,那么关于闰八月的错误认识只能以讹传讹传下来的,而人们通过亲身经历去纠正这种错误认识的机会太少,这大概是对于闰八月的错误认识还存在一定市场的原因之一。

    但是,认识领域里任何非科学的东西都是无形的精神枷锁,必然产生有害的社会效应,它同迷信之类的愚味现象一样有时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地利用。谁要是由于闰八月而精神沮丧、听天由命或紧张兮兮,那就难免误事或出事;误事或出事以后反过来又归咎于闰八月,只能使闰八月蒙上更加神秘的色彩。

    纠正关于对闰八月的错误认识,既有提高科学认识的问题,更对我国的安定团结是有益的。

(来源于1995327 中国气象报 作者:杨义文;黄朝迎)